浅谈“拖延症”

 

拖着拖着,就.........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其实,你与成功之间只隔了个拖延症。

——咸阳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
拖延症:指的是非必要、后果有害的推迟行为。

怎样判断你是否患有拖延症?

当"拖延"已经影响到情绪,如出现强烈自责情绪,强烈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伴生出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时,才能称之为"拖延症"。拖延的基础,实际上是对自身很高甚至不切实际的期望。

哥伦比亚大学组织心理学系的教授安吉拉把拖延症分为积极的拖延和消极的拖延,并且认为:"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情形"属于消极的拖延。

常与拖延联系起来的,还有完美主义。科学研究证明,某些拖延行为并非拖延者缺乏能力或不够努力,而是某种形式的完美主义或求全观念的反映,他们共同的心声是"多给我一些时间,我可以做得更好"。
拖延症的形成有这样几种情形:

1.由幼时的养成方式决定的。

许多青少年患者的拖延行为在幼年和儿童期就已经开始形成,而并非是在患了精神疾病之后才发生的。其中,父母或其他成年家庭成员对这些孩子往往采取娇生惯养和越俎代庖的养育方式,使这些孩子自幼缺乏自理生活的能力和习惯。这样的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多数不愿真正给其子女练习自理生活的能力。一方面,他们似乎总是觉得孩子还小,怕他们受劳累而不舍得对他们提出自理生活的要求,或者是觉得他们当前只要把上学读书的任务完成好就可以了,认为“船到桥下自然直”,待孩子长大了就自然而然地会自理生活。另一方面则可能是这些家长习惯于以不现实的高标准评估其孩子们的自理能力,认为其孩子难以很好地料理个人生活和其他事务,所做的任何事情都远未达到其认可的标准。他们往往会认为,与其孩子做不好,家长再“返工”,不如直接替孩子们做了,效率更高。在这样的养成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无论其是否患精神疾病,都会成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虫”。一旦面对要求高效率完成的任务,他们就可能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拖延行为自然是最合适的选择:“我会做的,别急,别催我。”

2. 由抑郁症畏难和逃避行为方式所造成。

无论是重抑郁还是轻抑郁,患者对以往本可胜任或应付裕如的任务也常感到力不从心,总是高估任务的难度、低估自己的能力,不敢迎接本非难事的挑战。一旦他们面对需要他们完成的任务时,他们既怕因拒绝而被人鄙视,又因自感难以顺利完成任务,而以低效率的工作状态来应对。

3. 与抑郁症有关。

只是造成拖延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动力、精力缺乏所致。这些患者既可能因为在此前启动当前所拖延任务时是“正常状态”甚至“超常状态”如轻躁狂发作期,也可能因为启动该任务时恰是抑郁较轻、动力或精力相对保持近正常水平的状态,随着抑郁所致的动力和精力的不足日重,很难重启被延宕下来的任务,或很难有效地进入完成任务的状态。

4.与社交恐惧有关。

因患者怵于与他人的社交性接触和交往,总是回避启动或完成那些理应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的任务。凡那些需要和他人建立联系、进行合作的任务,这些患者拖延行为最为突出。

5.与强迫症有关。

强迫症患者的拖延行为,无论是外在的表现,还是内在的病理心理体验,都是千奇百怪、千差万别。不过,其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强迫怀疑与强迫核查行为两者的各种组合。如有患者因为对前一个行为完成精确程度甚至是否完成都不能确定,即不能启动紧接下来的行为或活动。还有患者有非常繁杂的强迫核查行为,以致患者只能以极低的效率从事必要的活动。
  如何有效的克服拖延症?
一、分清主次 学会运用二八法则

1、分类:生活中肯定会有一些突发性和迫不及待要解决的问题。成功者花时间在做最重要,而不是最紧急的事情。把所有工作分成急并重、重但不急、急但不重、不急也不重四类,依次完成。

2、分解:把大任务分成小任务。

二、消除干扰

关掉QQ、微信等社交软件,关掉音乐,关掉电视……将一切会影响你工作效率的东西统统关掉,全心全力地去做事情。

三、互相监督

找些朋友一起克服这个坏习惯,比单打独斗容易得多。

四、设定更具体的目标

如果你的计划是"我要减肥,保持好身段",那么这个计划很可能流产。但如果你的计划是"我每周三次早上七点起床跑步",那么这个计划很可能被坚持下来。所以,你不妨把任务划分成一个个可以控制的小目标。当你的家里看起来像一个垃圾站时,让它立刻纤尘不染可能是一件不现实的事,但是花十五分钟把洗手间清洁一下却也不算太难。

五、不要给自己太长时间

心理专家弗瓦尔发现,花两年或者两年以上写论文的人总能给自己留一点时间放松、休整。那些花一年时间完成论文的人几乎每分钟都在搜集资料和写作。所以,有时候工作时间拖得越长,工作效率越低。

六、别美化压力

不要相信像"压力之下必有勇夫"这样的错误说法。你可以列一个设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的时间表,以避免把什么事情都耽搁到最后一分钟。

七、寻求专业的帮助

如果拖沓影响了你的前程,不妨去看看心理医生(心理咨询联系电话:029-33262215),认知--行为疗法可能会有效。


1
END
1


    关注 心理健康研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