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能减少尿毒症风险,普利和沙坦肾友们应该优先选谁?

 

原来它们有优先级?...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即ACEI)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即ARB)均属于RAS阻滞剂。

ACEI的代表药物如依那普利、贝那普利、培哚普利、雷米普利等,为了方便大家理解统称这类为“普利类”;ARB的代表药物如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等,统称“沙坦类”。普利和沙坦在肾内科使用广泛,都是“明星”级别的药物,想必伙伴们都不陌生了。

既然都属于同一种类型的“明星”,当然免不了我们评头论足---对咱们肾友而言,到底选普利好一些?还是沙坦好一些?有没有个优先级?



都是指南推荐的降蛋白尿一线药!
已经有许多研究表明,蛋白尿是导致肾功能恶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不论肾友是哪种肾病类型,也不论是早期还是中晚期肾脏病,把蛋白尿控制在一个低水平的状态(小于1g,更好的是小于0.5g),对保护肾功能、减少尿毒症风险都至关重要。

普利和沙坦类药物都能扩张肾脏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从而减轻肾病患者肾小球内高压力状态,肾内压力小了以后,蛋白尿排泄随之减少。
“减负”后的肾脏表示很开心




除了改善血流动力,普利和沙坦类药物还能通过保护肾小球的滤过屏障、对抗纤维化、硬化等其他作用机制,帮助肾友阻止尿毒症发生。

虽然在药品说明书上,普利和沙坦类属于同一类降压药,能治疗高血压,但因为它们同时还有强大的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因此两者都被KDIGO指南(全球最权威的肾病临床实践指南)推荐为肾病患者治疗蛋白尿的一线药物。不仅仅只是针对高血压用药而已,没有高血压的蛋白尿患者医生也可能会用到。

从疗效和安全性来说,普利和沙坦类药物都经得起考验,两个都是肾友的好帮手,需要用的时候用其中任意一个都可以。但非要分胜负的话,也能分!

优先谁呢?
在90年代,普利类药物就已经通过证据充分的临床试验奠定了自己的霸主地位,被证明能显著降低肾病患者尿毒症发生率,从而被临床广泛使用。而相比老大哥普利,沙坦类的药物是20世纪初才证实抗尿蛋白的作用,沙坦算是“新人”了。因此,从临床证据上面,普利类药物更多更充分。

为了对比它们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曾在AJKD上发表过一篇荟萃分析:



共纳入了119个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发现:
相比于其他治疗手段,普利和沙坦类药物都能显著降低肾衰发生率和心血管死亡风险但普利类降低肾衰竭、心血管死亡,或全因死亡的可能性更高,肾病患者可优先使用普利类。
从价格上面对比,普利类也比沙坦类总体要便宜得多。

比如同等疗效的剂量下贝那普利10mg=缬沙坦80mg,进口的贝那普利(10mg)大概45块钱一盒,一盒有14粒;进口的缬沙坦(80mg)差不多是41块钱一盒,一盒7粒,贵了差不多一倍。

因此综合性而言,普利类要牛逼一点!

可是普利对咱们中国人而言
也有个致命缺点


虽然两者副作用大致相同,但接受普利类药物的人,有5~20%左右的人在治疗后1~2周会发生干咳。在中国人的人群研究里,咳嗽副作用发生率可达50%,其中有部分人会因为严重咳嗽而被迫停药。目前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为什么有些人吃普利类药物会发生严重的咳嗽,可能跟遗传因素有关。
而用沙坦类药物则很少人会咳嗽,因此,对于使用普利类药物没办法耐受的情况下,换成沙坦类也不失为一个选择。


    关注 肾上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