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科普】剃龙头、吃龙食、盼好运!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二月二  龙抬头

大仓满   小仓流
二月二也称为龙头节
按照旧时的民俗,要过了“龙头节”
整个“过年”才算结束
从龙头节开始,万物开始复苏
新的一年开始了!
为什么农历二月二才能算是龙头节?
这里面又有哪些传说和习俗呢?
来和小编一起扒一扒!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
1
传说一


有一个皇帝因为耽误了祭天的时辰,被玉皇大帝罚三年无雨,因此人间河干沟竭,树枯苗死,人们难以过活。司管天河的龙王心中不忍,在阴历二月初二这天私自给人间降雨,因而受到责罚。人们用炒熟的玉米花、豆子供献龙王,报答其救命之恩,因此感动了玉皇大帝,允许龙王继续为人间降雨。以后二月二祭龙王,相沿下来成为节日。
2
传说二


传说古时候关中地区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命令东海小龙前去播雨。小龙贪玩,一头钻进河里不再出来。有个小伙子,到悬崖上采来了“降龙水”,搅浑河水。小龙从河中露出头来与小伙子较量,小龙被击败,只好播雨。后来有了“龙不抬头天不雨”的谚语。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
民间习俗都有哪些?
引钱龙

我国一些地区过春龙节,用灶烟在地面上画一条龙,俗称引钱龙。俗信引龙有两种目的:一是请龙回来,兴云布雨,祈求农业丰收;二是龙为百虫之神,龙来了,百虫就躲起来,这对人体健康、农作物生长都是有益的。
“不干活”

妇女们在这一天不能做针线活,因为苍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用针会刺伤龙的眼睛。妇女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有的地方妇女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等。
敬奉文昌

二月初三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诞辰日,该日文人雅士敬奉文昌,求科举登第。旧俗,儿童在二月二这天行开笔礼,表明开始正式学习。过去,读书人要行四个礼,即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和状元礼,其中,开笔礼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礼。开笔就是开始写文章,仪式主要有拜孔子像、讲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赠文房四宝等内容。
剃龙头

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而中国人素以龙为图腾,这一天“剃龙头”,体现出人们祈求神龙赐福的美好愿望。
吃“龙”食

二月二这天,各地的饮食虽各有不同,但名字却都与龙相关。吃面条叫做吃“龙须面”,吃饼子叫吃“龙鳞”;吃饺子的称为吃“龙牙”、“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龙,在古人心目中占据着非常特殊的地位。是祥瑞灵兽,是呼风唤雨的龙王,是天之子,是人间的帝王。所以各种食物以龙为名,也是希望自己沾上一些不凡之气,能有所出息。
读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有一种身为
炎黄子孙、华夏儿女、龙的传人的骄傲
龙抬头”这一传统节日的流传
不仅代表着古代人民对于“丰收”的祈盼
反映出了农耕文明时代中国古人的勤劳和智慧
而这种勤劳和智慧
随着“龙抬头”习俗的流传而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中
凸显着中华文化的无限魅力


来源:综合整理自网络

【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本平台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本公众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关注 龙城科普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