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论坛 给这个世界多一重想象力 ——瑶湖读史社“读史论坛”第5期活动通讯

 

想象力是什么?你有想象力吗?快点进来看看吧~...

给这个世界多一重想象力

——瑶湖读史社“读史论坛”第5期活动通讯
2018年3月13日下午两点,“读史论坛”第五期活动在名达楼2629瑶湖读史办公室如期举行,本学期的“读史论坛”正式拉开了序幕。本期坛主由17级世界史研究生徐欣蕊同学担任,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杨长云老师为指导老师。本期阅读书目为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

首先,坛主徐欣蕊对《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的主旨及其作者背景作了一个简单介绍。此书被视为米尔斯最重要的代表作,主要批判了作者写作年代社会学的主流研究方式以及使用这些方式的社会学家,米尔斯也因此受到主流社会学家排挤。
本期阅读书目作者 赖特·米尔斯


接着,徐欣蕊同学由书名“社会学的想象力”切入,介绍本书的主要内容并结合自身感受进行了具体、深入的分析。她指出米尔斯在书中所说的“社会学”并非是学科意义上的社会学,而是“社会科学”也可以说是“社会研究”,“社会学的想象力”指的便是“社会研究的想象力”。米尔斯写作本书的目的是“揭示今日社会科学的性质与用途,并点到即止地谈谈它们在美国当前的情况”并“就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必备条件给出一些建议”。与此相对应,本书主体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当时社会学研究中的几股流行趋势进行批判;二是对社会科学研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想法。随后,徐欣蕊同学就这两部分内容展开进一步说明。

“宏大理论”、“抽象经验主义”是米尔斯在书中重点批判的两种方式。米尔斯厌恶理论家们用晦涩难懂的语言叙述华而不实的“宏大理论”,也反对不结合社会结构,盲目模仿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从事调查的“抽象经验主义”。在他紧接着批驳的“实用取向”、“科层气质”和“科学哲学”中也有“宏大理论”与“抽象经验主义”的影子。“实用取向”结合“科层气质”形成米尔斯极为不喜的情况。这类学者受到政府或公司的委托,从事某一方面的研究,以达到实用的目的,但与此同时,他们推崇自然科学,或者说是技术,并以此作为自己从事的社会科学研究的标杆。米尔斯对这种现象十分警惕,在“科学哲学”中阐发出自己的担忧“在我看来,以‘自然科学’的名义限制我们该研究哪些问题,其实是一种令人不解的胆怯。”破而后立,米尔斯在批判之后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这些建议正是培养“想象力”的方式:注重研究对象的“多样性”,用“历史的眼光”研究问题,调动“理性”而不是“合理性”。由于本书完成于冷战时期,米尔斯专门讨论了政治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关系。

本书最后的内容是米尔斯写给初学者的附论,徐欣蕊同学就此也分享了本书带给她的感受以及从中受到的启发。她认为米尔斯以多重身份著成此书,作为一名社会学家,他阐述了社会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的建议;作为一名社会科学研究者,他对社会科学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建议;而作为一个生活于当时社会中的有文科素养的人,他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焦虑、不安,并告诉人们应当如何面对这个局面。此外,此书也给她带来了几点学习上的启发:第一,研究都应该基于自身的体验;第二,研究的东西不能是空泛的,而是要有实际的内容;第三,我们要养成阅读与写作的习惯,有条理地进行阅读和记录。最后她还补充道,虽然米尔斯对于自然科学影响社会科学相当排斥,但我们还是要在坚持人文学科修养的基础上吸收一些自然科学的有益成果。
徐欣蕊、毛旭翀


在讲述完自己的理解后,徐欣蕊同学邀请在座的各位对此谈谈自己的理解。毛旭翀同学联系从课堂上得来的例子,由费孝通先生著《江村经济》的故事谈及“研究应该基于自身的经验”,她也认为实际上学术与自己的感悟和经验之间的距离很近。潘恩源同学则就现实根据坛主前面的讲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关于如何界定失去灵魂的服务和合理的服务。杨老师对此给出了解答,并提到了米尔斯的观点,社会科学需要更加负责任的态度。

经过坛主徐欣蕊同学的讲述及大家的一番讨论后,杨长云老师挑出了书中的一些重要观点与大家一起进行分析,并对前面徐欣蕊同学分析的部分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剖析与解读。
杨长云老师


杨老师先通过书中的一句话“他们所需要的和他们感到所需要的,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全貌”阐明米尔斯对 “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回答。

接着,杨老师对本书的几个重要部分进行了深度解读。在“宏大理论”部分中,杨老师认为米尔斯所表达的是,理论和事实依据都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要用事实依据去解释概念,而非用概念去解释概念。“抽象经验主义”部分是对于“宏大理论”的继续反思,米尔斯认为对于概念的过分崇拜,导致人们对形式、空洞的东西着迷,因此也导致失去了社会和历史结构。 “实用主义”的部分,主要谈到的便是文化滞后的现象。米尔斯认为社会发展中出现文化滞后发展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技术本身只能考虑到当前的实用性,而无法预料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因此也带给我们一个启示:做事要考虑长远的发展,是否会产生后续的问题。在此部分,米尔斯结合美国本身实际的历史来谈自由主义的实用性,杨老师认为这是米尔斯对政治可能介入到社会科学研究的防御心理。“科层制”部分进一步表现出对政治、官僚、商业等介入可能对社会科学所造成干预的戒备。杨老师认为美国出现这样现象的,与本书写作的时代(1959年)背景有关。当然,米尔斯也强调除了科层制,社会科学离不开政治。“科学哲学”部分则主要批判了自然科学本身。这一部分探讨的是关于方法论的问题,米尔斯批判以某一种方法论为核心,套用在各个学科中。而是应该从日常的观察中,总结出自己的方法论。杨老师认为米尔斯所表达的思想就是进行批判的交流,积累出本学科的方法论,根据自己的研究,寻找想法和所需的材料。
论坛讨论现场
最后,杨老师回到了此次的关键词——“社会科学的想象力”。他认为历史学也需要想象力,学习历史学需要悟性。我们应该打通历史学的问题,而不能站在固有的立场上看待问题。

通过本次论坛,大家认识了“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也意识到了“社会科学研究需要想象力”。用我们的努力让历史学、也让世界多一重想象力吧!或许我们的世界会变得大不相同呢?



本期参与人员:


徐欣蕊、毛旭翀、雷志伟、成鹏、常帅、肖文翔、黄逍、蒋玉琪、董春宇、冯颖、刘斌、金明亮、刘林海、潘恩源、张欣怡
下期预告:
点击跳转可查看详情
点击回顾“读史论坛”往期精彩
第1期 |  第2期 |  第3期  |  第4期


谢谢阅读
报道 / 摄影 / 编辑:张欣怡

文字校对 / 责任编辑:徐欣蕊


    关注 瑶湖读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