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不负韶华!80后欧科微掌门人王洋:太空探索,我将孜孜不倦

 



“以梦为马,定将不负韶华”,他叫王洋,是一个80后,在航天圈里,他被称为探索外太空的少帅。2014年,王洋辞职并发起“集结号”,成功地网罗到一批拥有共同航天理想的人一起,成立了上海欧科微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科微)。四年时间里,这群年轻人以梦为马,潜心科研,最终,他们不负韶华,走在了中国商业航天的前沿。

王洋说 “我们是一群高冷的技术极客,很幸运地拥有敏锐的嗅觉,我们将孜孜不倦”。

视“梦想”为初恋,伴他度过艰难初创期

“暖男”是不少人给王洋贴的标签,除了暖之外,他给人的感觉还有点萌。特别是在和他聊天的时候,他总是用手撑着下巴,仔细听你诉说的神情,就好像一个邻家大哥。

王洋之前脖颈上有个挂件,同为高金班读DBA的同学曾一度理所应当地认为这样一个商业航天的创新领军人物脖颈上一定挂着的是卫星启动钥匙或者是发射器等高精端科技产物。然而王洋很淡定地答复:“哦,这是我的车钥匙,这样比放在口袋使用起来方便很多。”

虽然生活中的他很萌很暖,但工作中的他,却是一个坚持初心的人。王洋常打趣说“我有两个初恋,一个是我的太太,另一个就是我探索外太空的梦,我相信自己的感觉,坚持自己的初心”。

因为珍惜自己的梦想,王洋也为此拼尽全力。同样,梦想的力量也支撑他度过最艰难的初创期。王洋一直强调,开弓没有回头箭,成功的路上虽然拥挤且布满荆棘,但却只能一往无前,没有退路。

梦想一致的团队拥有超人般实力

梦想照亮王洋的创业路,不仅如此,也因为梦想团结了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

欧科微就是一个因为共同的梦想凝聚在一起、共同进步的团队。这支百余人的队伍,他们均由王洋亲自招至麾下。欧科微从成立初期就倡导“平等、严谨的工程师文化”,团队决策一经制定所有成员必须确保“执行力”和“战斗力”。公司的团队不是在工作而是众志成城打一场商业航天的战役,为了共同的航天梦,为可以在浩瀚的宇宙里添上一笔欧科微的浓墨重彩。团队都是一群怀揣着航天梦的80、90后,包括传统航天国家队的(五院、八院、中科院),也有来自500强企业的成员,“开放、平等”的公司文化是吸引这些“知识型员工”的核心原因,自我价值认同感极其重要,每一个加入欧科微团队的成员都是主动、自发认可“商业航天”这个方向的。欧科微的选材标准“真本事+高情商+认可团队作战”,在公司,团队始终强调彼此认同、包容和有效沟通。欧科微核心团队成立四年不仅无一离职,而且不断吸引着有共识的人才加入。
梦想很丰满,现实也并不骨感

人们常说,梦想很丰满,但现实太骨感。可这样的局面,在王洋的手中却成功逆转。80后的王洋有着工科专家中为数不多的跨专业商科学习经历,他带领着企业在商业和科研中找到平衡点,提升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一般商业航天投入周期长、市场能力较弱,但欧科微的卫星设备制造在2015年已实现盈利,且毛利不错。按照王洋的测算,欧科微星座第一轨道面部署完成后,就可以实现收入回流。当然还有其他盈利方式,比如50千克/100千克卫星平台技术优势很明显,可以在商业市场上作为现货销售;欧科微现有资质和以往军品交付中累计的口碑,使他们可以继续承担国家型号的分包工作;当然,还有星载单机产品、地面测试设备、多卫星系统云平台服务,等等。

避开了创业路上的荆棘,公司发展一切顺利,打造的“翔云星座”将在2018年开始组网,一共40颗卫星,3年内完成星座部署。星座的预期寿命是8年,预计2020年开始盈利。

“机会常常垂青有准备的人”,这句话用在王洋身上恰如其分。虽然在欧科微成立之初,中国的商业航天刚刚起步,但近几年,商业航天开始“来风了”:2014 年11 月国务院首个支持商业航天发展的政策出台,即60 号文《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中明确首次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卫星研制、发射和运营的全过程,并向全社会主体开放商业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和导航卫星应用领域。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动军民融合,蕴含着巨大的引领和激发创新作用,必将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

商业航天利好消息频传,这群年轻人在勇敢追求梦想的同时,也能收获美好的现实。
(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注 创业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