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中大,追求卓越 传承创新 育新时代外语英才

 

外国语学院积极贯彻落实学校的战略部署,继承优良传统,勇于改革创新,全方位拓展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广度和深度,推进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育人措施,成绩斐然。...



2015年11月,原外国语学院、外语教学中心、国际汉语学院合并,形成新的外国语学院。面对新时期的历史机遇以及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新局面,外国语学院积极贯彻落实学校的战略部署,继承优良传统,勇于改革创新,全方位拓展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广度和深度,推进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育人措施,成绩斐然,在各类竞赛中均取得丰硕成果。中山大学报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聚焦外国语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特色理念、优异成绩与未来规划。特此转载,全文如下:

记者(以下简称“记”):外国语学院是中大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多年来,外国语学院秉承着怎样的办学理念,有哪些办学特色?

冯芃芃副院长(以下简称“冯”):“外国语言文学”六个字的内涵是:内兼修、家情怀、妙天下、必有据、人思想、贯中西。近年来,围绕中大“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学院确立了以学术追求为导向、“立足本土,贯通中外,纵向传承,横向交汇”的办学理念。在公共外语教学方面,学院确立了“一个中心,两种结合,三分四化七模块”的教学模式,全方位拓展人才培养的广度和深度,使外语教育成为“沟通之道、学术之翼、文化之桥”,目标是学生有能力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发出响亮的中国声音。
记:为了促进人才的国际化培养,外国语学院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绩?

冯:为了实现中山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人才的国际化培养势在必行。学院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一是多方努力,将国际视野贯穿人才培养工作。学院各专业不仅制定了具备国际视野的培养方案,而且开展了丰富的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二是多方开拓,推进与海外高校的交流工作。各专业分别与20多所境外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国际交流机会。三是多方引导,鼓励毕业生出国深造。经过积极引导,学院优秀毕业生出国深造的比例逐年上升。

自2013年以来,学院不断深化公共外语教学改革。主要措施包括:一是拓展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外语教学中心相继建设了20多门核心通识课程,广受学生欢迎。二是开设各类学术技能课程,提升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将原本为研究生开设的学术英语课程向本科生开放,为学生出国深造打下基础。三是发挥英语语言优势,推进卓越人才培养。自2016年起,我们开始实施“英语卓越人才培育计划”,打造“专业素养+学术英语”双优的复合型人才。四是研制英语水平测试,提升人才培养标准。2016年起,我们开始研制“中山大学英语水平测试”(SEPT),并与国际化水平测试(托福、雅思等)相接轨,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分级和定级评定。
记:通过了解,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在各类竞赛中均取得不俗成绩。请谈一谈这方面的参赛经验和传统?

冯:外国语学院在各类竞赛中取得的成绩,是多年来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的结果。在竞赛组织与选拔方面,学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是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实现教学相长。优秀的师资是人才培养的保障。学院在公共外语教师业绩评价和职称评定上,均将教学能力纳入考核标准。学院为教师提供多渠道、多角度的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鼓励教师在逐步深化的教学改革中提升自我,让研究教学方法、关注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外语教学的一种文化。

二是以学备赛、以赛促学。区别于专门组织竞赛团队的做法,学院重视在日常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比赛竞争力,同时,每学期组织英语竞赛,以参赛为推动力,推动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和课程建设,提升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是建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的育人体系。在抓好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学院立足于构建“一心双圆”的第二课堂体系,围绕学业竞赛、学术能力提升建设相关第二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是依托课程团队,组织竞赛指导小组。学院发挥教师学术优势,组建各类竞赛指导教师团队,积极组织校园选拔赛。同时为各类省级以上竞赛配备单独指导老师,成为优秀学子在激烈竞争中突围的有力保障。
记:在中山大学创建“双一流”的新时期,请谈一谈外国语学院将具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开创人才培养新局面?

冯:学院将紧跟学校“双一流”建设步伐,注重向培养学术型、科研型人才转型。在三院合并后,人才培养工作呈现多元化趋势,既有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也有以留学生为主体的国际汉语教育人才,还要承担全校公共英语教学任务。

围绕中大的人才培养目标,学院重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人文情怀、领袖气质、学术追求”的学子,促进“三个面向”在外语学科人才培养上的落地。

在外国语言文学教育方面,提升生源质量,加强教学顶层设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区别于其他院校“听说读写译”的学习目标,进一步提出“听说读写译研”的要求,致力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端外语人才。具体人才培养目标包括:具备全面扎实的语言能力;拥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完善文史哲方面的知识结构、具有良好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精神;发展较强的现代创新意识和职场竞争力;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思辨能力;能够适应技术快速发展、国际竞争激烈、文化交流增多的全球化社会需求。

在留学生的人才培养方面,通过中国文学、历史、哲学、语言学等方面课程的熏陶,并配合导师指导下的汉语经典背诵、汉语经典阅读与赏析、学术写作等训练,全面培养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社会的了解和热爱。通过专业实习、当代中国社会考察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社会,培养留学生的知华、爱华情怀。

在公共外语教学方面,致力于培养“专业+外语”双优的复合型人才。具体人才培养目标包括:开展英语国际学术交流、英语学术写作、翻译、国际商务等高水平技能训练,并计划引入对口译能力的培养,增强国际化学术和职业竞争力;以英语为教学语言,强化经典阅读,提升人文素养,拓展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此外,学院将继续努力提升生源质量,加强教学顶层设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完善学院层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坚持优良教学传统和开拓创新教育模式两者相结合下,相信学院会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势头,向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外语学界的精英人才,为中山大学创建“双一流”的愿景添砖加瓦。


外国语学院2017年师生获奖一览


▲2017.12    2017“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大赛全国总决赛 冠军

▲2017.12    2017“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全国总决赛 二等奖

▲2017.12     2017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总决赛 冠军

▲2017.12     第二届“新世界杯”全国大学生日语演讲及综合技能大赛 二等奖

▲2017.10     第十届全国高校德语专业大学生辩论赛 亚军

▲2017.11    上海翻译家协会德语艺术歌曲/诗歌翻译竞赛 “得意之作”奖

▲2017.6  “德国你好”全国语言信使教学比赛 第一名

▲2017.4      第一届“汉教英雄会”   第四名、最佳人气奖

▲2017.3      第八届粤港大学生法语演讲比赛 第一名


特色学术活动
外国语学院率先提出“听说读写译研”的人才培养路径,将学术素养的训练与外语能力的提高有机融合,举办多种学术课程或活动提升学生的学术能力。

全面实行导师制。立足于我校综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的学术定位及发展规划,统一设置学术导向训练课程,让本科生接受学术能力的基础训练。

外院大讲堂。邀请国内外优秀学者来我院讲学,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强化本科生的文史哲通识教育。

本科生学术第二课堂。自2017年起,我院开展本科生科研培育计划,成立了四个本科学术课题研究组:口语演讲组、学术写作组、学术阅读组、一带一路跨文化组。团队已建成全球范围内取样规模最大、量化特征最全的“多模态口语演讲语料库”。

创意写作教学及中山大学作家写作营。我院英语创意写作教学和相关研究走在国内前列,以英语为通用语,提高学生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借鉴国外传统工作坊,每年举办一次“中山大学作家写作营”,邀请世界不同国家优秀作家来华,举行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大量开放的交流机会。此外,学生每年自主编辑1本故事集。

注:本文转载自《中山大学报》2018年3月15日(新)第413期第四版


    关注 中大外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