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笔记 为什么我们会想午睡?午睡有哪些好处?

 

研究表明,午后的短暂睡眠能够有效提高我们的精力,不过,即使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段,短暂的睡眠都能够起到这样的效果。...



中午过后大家肯定都有疲乏嗜睡的感觉。这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而且与我们是否吃午饭无关。实际上我们机体在下午1点到3点之间会出现自然的倦意,因此,如果午后想打个盹而刚好周围有可以睡觉的环境的话,不妨去睡一觉吧!

这段短暂的睡眠能够充分缓解我们的疲乏感,而且能够在清醒后的数个小时内提高我们的精神状态,此外,还会有其它一些好处。

为什么我们会想睡午觉?

人们睡午觉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想把缺的觉补回来,避免后续精力下降以及纯粹的享受睡眠等等。睡午觉是十分常见的现象,50%的人称自己每周至少睡一次午觉。在希腊、巴西以及墨西哥等国家,人们在午后都会有回家睡觉的习惯。在这些国家,人们午睡的比例更高一些(72%的人每周会有四次午睡的习惯)。

午睡的好处

午睡不仅仅能够让我们更加清醒,而且能够提高我们的认知功能,反应灵敏度、短期记忆以及情绪。一项研究表明,具有长期午睡习惯的人相比没有午睡习惯的人在下午时间会更加精神。另外一项研究则表明,有午睡习惯的人在睡醒后的运动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都会有显著的提升。事实上,午睡的好处与摄入咖啡因相似,但同时不会产生其它的负面效果,例如药物依赖以及破坏正常睡眠节律等。
午睡的时间多久合适?

午睡的时间基本取决于我们有多少空闲时间,我们午睡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当天晚上的计划。一般来说,午睡的时间越长,那么醒来之后能够保持精力的时间也就越久。

每天中午睡1到2个小时会让我们变得更加清醒,从而晚上更加不容易入睡。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花比平常更多的时间才能入眠。如果我们希望当天晚上熬夜,或者晚点入睡也能够接受的话,那么中午可以睡1.5小时。这是正常的睡眠循环,即1个小时的深度睡眠加上半个小时的浅睡眠。

在浅睡眠阶段醒来会让自己感到精力充沛,而从深睡眠直接醒来则不会。如果睡眠时间过久,错过了浅睡眠阶段,那么在醒来之后反而会觉得迟缓以及头脑不清醒。因此,如果醒来之后有昏昏欲睡的感觉的话,也不必担心,这种感觉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消失的。

另外一个选择是短暂的"充电"式睡眠。短暂睡眠即10-15分钟,它能够显著提高我们的性轻度以及细微能力,持续时间长达几个小时。这种充电式睡眠的好处在于不用在醒来之后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恢复期。
研究表明,午后的短暂睡眠能够有效提高我们的精力,不过,即使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段,短暂的睡眠都能够起到这样的效果。

原文出处:

1. Lack LC, Lushington K. The rhythms of human sleep propensity and core body temperature. J Sleep Res. 1996 Mar;5(1):1-11.

2. Brooks A, Lack L. A brief afternoon nap following nocturnal sleep restriction: which nap duration is most recuperative? Sleep. 2006 Jun;29(6):831-40.

3. Nicole Lovato, Leon Lack, Helen Wright. The Napping Behaviour of Australian University Students. Plos One. 2014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113666

4. Reimão R. Siestas among Brazilian Native Terena adults : a study of daytime napping. Arq Neuropsiquiatr. 2000 Mar;58(1):39-44.

5. Lovato N, Lack L. The effects of napping on cognitive functioning. Prog Brain Res. 2010;185:155-66. doi: 10.1016/B978-0-444-53702-7.00009-9.

6. Tietzel AJ1, Lack LC. The recuperative value of brief and ultra-brief naps on alertness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J Sleep Res. 2002 Sep;11(3):213-8.

7. Hayashi M, Ito S, Hori T. The effects of a 20-min nap at noon on sleepiness, performance and EEG activity. Int J Psychophysiol. 1999 May;32(2):173-80.

转载自生物谷

好朋友不嫌多,欢迎洽谈合作、来稿

联系邮箱:wnutrition@163.com




    关注 营养发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