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雅书单 科学的成功学

 

我一直认为,想成功,特别是想在金钱或事业上成功的人都搞错了方法,特别是读错了成功学书籍。...



我一直认为,想成功,特别是想在金钱或事业上成功的人都搞错了方法,特别是读错了成功学书籍。这些人中有些沉迷于历史或商界名人传记,从希特勒到乔布斯,从马云到刘强东,这些传记放在枕边,早请示晚汇报;有些则沉迷于正向心理暗示,每天早晨起来对着镜子高喊—成功、加油、我可以;有些则沉迷于关系攻略,从“人脉学”到“气场学”再到“说话的艺术”,一本不落,苦心研读;有些则沉迷于中国传统文化,从《易经》中寻找成功之道,从《论语》中学习管理法则,师从各种国学管理大师。

倒不是说这些东西一点用处也没有,而是说他们没有意识到成功学其实是社会科学的一个研究课题,确实有很多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研究这个问题——个人或企业的成功需要具备哪些要素。既然这是个社会科学问题,那么就要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而不能主观定性、张嘴就来。很显然上述几种成功学秘籍犯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几个大忌:经不住实验的反复检验、结论有可能倒果为因以及缺乏概率思维。

所以说,名人传记、人脉学、心理暗示以及传统经典,这些成功学结论都是不科学的。那么问题来了,要想成功究竟该读哪些书,或者说究竟什么样的结论才是科学的成功学结论。

关键要点是,结论得经得住大规模数据统计的考验。也就是说,把那些有关成功的品质一一例举出来,再找到足够多的成功人士,一一比对、排序,排名靠前的几个选项就是成功必备的素质。如果这样的话,毫无疑问乔布斯这种性格的管理者大多都是失败者,同样那些功成名就的历史人物中,也没几个熟读《孙子兵法》或《道德经》。

静雅思听其实有很多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其中有一大部分就是在探讨成功问题,自然我们能够保障,这些书中的结论都是经过社会科学家反复实验过的。
第一本是罗伊·鲍迈斯特和约翰·蒂尔尼合著的《意志力》,其中观点简单有力,更经得住大样本统计学的考验,貌似老生常谈,实则细思则恐:

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后天因素中,意志力排在第一位;

长期以来,意志力似乎是超凡人物才具有的美德;

意志力既不是魔法,也不是空洞的励志口号,而是让人生更美好的科学;

意志力像肌肉一样,经常锻炼就会增强,过度使用就会疲劳,这是为何人们会在一些时候难以抵挡诱惑的原因;

减少选择,就能减少意志力的损耗;把意志力放在最需要的地方,事半功倍;

当今世界,诱惑无处不在,人类的意志力时时刻刻在接受考验。一旦养成了正确的习惯,找到了适合的方法,自控就会更容易一些,人们就只需要较少的心智能量来回避诱惑。

第二本是杰夫·科尔文的《哪来的天才》,同样基于众多成功人士的样本统计,作者发现:

成功的人士,不取决于他们的天赋,也不取决于他们的基因,而是取决于他们坚持不懈地“刻意练习”;

如果要成为泰格•伍兹、温斯顿•丘吉尔、沃伦•巴菲特、杰克•韦尔奇、莫扎特这样的人,就必须埋头苦干?但事实并不仅如此,你还必须坚持不懈地“刻意练习”,你必须学会如何对结果进行分析,如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只要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练习”,每个人都有可能获得成功,而不是仅仅取决于你的智商或者是情商;

“刻意练习”的成功法则不仅适用于科学、音乐、艺术领域,就是谈判、理财等技能,也可以依照成功法则来习得。

以上两本,一本强调“意志力”,一本强调“刻意练习”,都关注的是个人因素对成功的影响。第三本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异类》,则是在肯定了以上两点的同时,又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认为成功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素质,环境、文化、运气等偶然因素同样对成功有着决定性作用:

英超球员的注册时间是每年9月,在同龄球员中,9月出生的人实际上比8月出生的人几乎大了一岁,一岁之差对他们的职业生涯影响巨大;

1955年前后正是计算机革命时期,出生太早,无法拥有个人电脑,而出生太晚,计算机革命的时机又被别人占去……因此,那些奇才异类得感谢机遇的眷顾;

另外,他们的成功还需要上辈人的文化熏陶,与文化传承息息相关:中国人的数学优势得益于中国人种植水稻的勤劳精神和汉字读音的简洁明了;

20世纪90年代初韩国较高的飞机失事率,也是由韩国上下级之间过于严格的等级制度造成的;

如果没有机遇和文化、环境因素,即便是智商超过爱因斯坦,也只能做一份平庸的工作;



三本书,侧重点从“意志力”到“刻意练习”再到“偶然因素”,综合下来,我们发现其实是一个人的个人素质和外界环境合力决定了其成功与否,绝不是说某一点做到了,一个人就必然成功,世界不是如此简单的线性关系。读读这三本书,并认真贯彻实行,才算是走上了成功的可能之路。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购买静雅思听书单~


    关注 静雅思听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