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辨证对了,但用药效果不好?

 

对症不等于对证...



辨证论治这个词,作为羊粉,肯定不会陌生。辨证论治到底是啥?勇于求知的妈妈们在跟随羊爸的过程中,逐渐破解了这个法门,于是,辨证成了其日常爱好。



学过羊爸爸B课程的学员对一些常见中成药的应用场景也比较熟悉,也知道中成药的使用是建立在对疾病的准备辨证的基础上。所以B课程与其说讲中成药的辨证使用,不如是在教大家疾病的简单辨证方法。

实际上,我们也发现学习B课程的学员在孩子生病后,大多数都能根据列出的十问对孩子的病情进行一个相对准确的辨证。

在我看来,辨证准确性与医生的诊疗差距在于临床经验。而父母的优势在于对自家孩子的了解。无论是对孩子的饮食、护理、体质、平时身体健康状况的了解,还是对孩子生病前后的病因、症状、变化,都比医生要更清晰一些,因为对孩子的关心,许多细节都会记在心里,这一点是医生达不到的。



排队看诊的时候,几分钟的问诊有时候在这样的对比中显得真的很有限。而医生的优势在于看到病例多,比较会抓关键点,还有就是对药物的熟悉使用方面。所以我们说,一旦家长开始学习一些对疾病的诊疗方法,那么许多时候是可以顶上大半个医生了的。家长们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

只是,懂了辨证以后,用药效果还是不好。问题出在了哪里呢?

答:辨证是找病因,用药是找工具。辨证和用药的关系就像螺丝和螺口,只有两者的完美配合才能将一个零件完美地吻合。那么如何来寻找更合适的“工具”呢?

“对证”以及“对症”的区别:

治疗疾病的疗效一半在于辨证,一半在于用药;

而用药的一半在于对证,另一半在于对症。



“证”:是各种致病因素即病邪与人体防御功能即正邪相互斗争过程中出现的一组病理体征和主观症状的综合。常可反映出疾病的属性,病变的部位,疾病的病因病理和正气的虚实。

可以理解为综合的证。

症:是指疾病的某一临床症状,是疾病引起患者主观感觉不舒适、不正常的现象,如头痛、发热、腹胀、泄泻等等。是表象的,局部的证。

证是由症状组成的。但它不是若干症状的简单相加,而是透过现象抓住了具有本质意义的辨证指标(症状),弄清其内在联系,从而揭示疾病的本质。可见,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一个证里面可能包含很多症状;一个症状也可能出现在多个证里面。

举个例子:太阳伤寒,就是证,其中包含的症状可能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鼻塞、喷嚏等;那另一方面恶寒这个症状仅仅只出现在太阳伤寒上吗?并不是,它也可能出现在太阴证上,也可能出现在少阴证上。

为什么辨证对了,用药也对证了,疾病效果还不是很好?答案是,用药可能对“证”了,但是没有更对“症”,什么意思呢?比如有个人受寒后拉肚子,辨证属于太阳太阴,我们自然可能会想到藿香正气液,结果可能效果不好。于是我们寻求医生的帮助,医生也是辨证的太阳太阴,但是很有可能医生却用的姜汤水和理中丸,然后病情就缓解了。所以我们说用药除了对证还要对症,就像辨证成太阳太阴的不是只有藿香正气液,也可能是通宣理肺丸,或者是风寒感冒颗粒加参苓白术散。

区别只在于疾病的症状到底是如何表现的。学习中医,有一定的规律、规则可以遵循,比如六纲辨证的分析;但是思维也一定要打开,不要死守一种用药模式,要学会变通,随机应变。一定要学活,活学。

所以第一点记住了,中成药的选择除了要对应辨证结果之外,也要注意选择有针对症状的药物。

我们强调辨证的重要性,即保证用药的大方向不错;但是要想疗效好,又是还是要抓“症”的细节。疗效的不同,可能更多的就在于这些细节层面。

买药之前要学会看药品说明书

非处方中成药因其具有方便、安全、有效的特点成为许多家庭去药店买药的首选。中成药虽然不像中药汤剂那般严格讲究药物的君臣佐使得配伍,但是大多数中成药的制作还是在经方或者时方的基础上加减而来,里面的药物也是有主次之分的。



主要的药物一般都会在说明书组成的开头列出来,或者是以主要药物的名字命名。中药汤剂可以根据医生的诊疗增减药物,但是中成药却不可以。

所以在必要的时候我们会搭配使用两种或者以上的中成药,以期待达到更好的疗效。但是这些搭配不是随便搭的,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心里有数,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药以及这个药和其他药物有没有冲突等等。

许多人买药都习惯直接看药物说明书上的功效介绍,很少会留意药物的组成成分。一部分是因为没有这样的习惯;还有大部分是因为看不懂。但是如果你开始学着了解中医,想要知道更多,那么养成看说明书看药物组成的习惯很有必要。即便是医生,他也是要看到药物组成才能确定这个药物的寒热属性、具体功效的。

养成看说明书的习惯,疾病好后,没事拿来看看组成,对照此次疾病的过程,分析下用了哪个药物以及用药后的反应来佐证你对疾病的判断。中成药品种类虽多,但是常用的就那么几个,尤其是小孩子的药,我们不需要记很多,只要记住几个常用的、效果好的就足以应付平时的这些常见疾病。

学会分析药物的组成结构,辨别药物的寒热属性:

看药物的组成不只是要记住某个药里面的组成成分,更主要的是要学会分析。现在的网络很方便的,中成药里面的每味药物是性味、功效,网上一查就出来了,所以用不着去死记硬背。那如何分析药物呢?



每味中药都有其独特是四气五味的特点。

四气指:寒热温凉;五味指酸苦甘辛咸这五味。中药治疗疾病主要利用的就是这个四气五味去调动身体的能量对抗邪气。四气我们再简化,就是寒热二性。我们可以将所有的药物都归为寒与热这两大类。寒药治疗热病,热药治疗寒病——又是一个阴阳的和谐。选择药物的时候,首先要知道这个药物里面寒药有哪些、热药有哪些。

比如说风寒感冒颗粒:寒药有葛根桔梗杏仁,热药有麻黄桂枝防风等;药物的寒热属性与疾病的寒热属性相匹配,是一个大方向,这个大方向对了,疾病的治疗已经好了一半。

中药还有个四性,升降浮沉。这个怎么解释呢?

就是有些药物它是轻的,往上走的,比如薄荷、比如柴胡,许多叶子啊花啊,质地很轻,所以他们的药性也轻,是往上往外走的;有些药物质地重,比如金石类药物,比如根茎类药物,质地中,沉降,往下往里走的。通常温热的药物、辛的药物也有升、浮的特点,想象一下蒸汽,想象一下葱白、生姜的辛味;而寒凉的药物、苦咸的药物就具有沉降的特点。

我们可以把这些四气、五味、四性放到阴阳这个大纲里面分类理解,比如寒热来说,热属阳,寒属阴;五味来说,酸苦为阴,辛甘为阳;四性来说,升浮属阳,沉降属阴。就是这样去分。



为了方便我们分析药物,我们大体做了这样一个图:四象五行图,羊爸爸基础课程的学员应该不陌生。对比人体气血的流动,温热的往上行,寒凉的往下沉,中间的相当于人体中焦,喜欢甘味的、温和的。

以风寒感冒颗粒为例:



左边的药物都是属于属于温-升,右边的药物属于凉-降,下边属于属于热要往上行,药性偏性不大的,药味不重的,不知道如何区分的,我们都可以将其放在中间。对于初学者我们就这样进行一个大概的分类就行,不用追求完美,面面俱到。但是提醒一点的是,某个中成药里面的关键药物一定要放准了。

就以风寒感冒为例,麻黄桂枝是主要的药物,一定不能随意放。所以这样的图一出来,我们很明显就看大这个药物的寒热属性了,药物多的,属性自然偏向那边。所有的药物我们都可以这样来确定大方向的治疗。哪怕以后我们遇到一个从来没有看到过的药物,我们都可以这样去区分。这样就不用再担心什么说某某疾病是寒性的,用药里面有寒凉药,是不是就不能用之类的问题。一定要学会看药物成分所占的比重。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很少有纯寒凉或者纯温热的药物。为什么?因为中药汤剂就很少有纯寒或者纯热的汤剂,中医讲究阴阳和谐,任何一方太多或者太少都不行,所以才有了中药汤剂的君臣佐使配伍,中成药始终是在中医的基础上来的,这一点也同样不会偏离。所以说,古人其实是很严谨的。中医的汤剂并不是臆造的。

 文 | 杜阳
编辑 | 郭莎拉
相关阅读
如何吃中成药才能没有副作用?
中成药的副作用为什么要写“尚不明确”?


    关注 羊爸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