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写作:“我”何以安置

 

为遵循学术写作的规范,“我说”被“他说”取代,甚至基本消失。...



学术写作采用“他说”的言说方式,“我”选择退场。当学术写作日渐成为“套路”,“我”何以安置,成为学术写作中难以摆脱的焦虑。

 

在学术写作中,“我”通常是缺席者。

例如,在行文中,除了少量“笔者认为”,不允许“我”这种第一人称的表述方式。

采用“他说”的言说方式,避免“我”的出场,

可为学术写作的客观、中立、公允提供某种保障。

在文体类型、结构体例、格式规范等方面,

学术写作都要遵循长期沿袭而形成的共同约定。

这样,学术写作始终是在“他说”(学术共同体及其形成的、共同的学术规范)规束之下进行,“我”必然退场。

然而,“我”在学术写作中又无法缺席。

“我”是学术写作的主体,贯穿于学术写作的全过程。

不但学术研究的观点必须出自于“我”,学术写作也必然打上“我”的烙印。

“我”的研究视野、学术追求乃至审美趣味,都会融入学术写作中。

这样,不同的学者,会形成不同的学术写作风格。

在学术写作中,一味抹杀“我”的存在,学术论文就会失去灵魂。

即便观点新颖、深刻,读来也会味同嚼蜡。

当然,如果在学术论文中到处可以见到“我”的“身影”,

就会破坏学术写作的严谨性,甚至沦为“民科”式学术成果,就没有多少学术价值可言了。

为遵循学术写作的规范,服从外部律令,“我说”被“他说”取代,甚至基本消失。

学术写作作为学者一项主体性活动,“我”是学术写作的内在驱动力;

“我”的退场,就会消解学术写作的活力。

如此,在学术写作中,“我”无法缺席却又必须隐身,

那么,“我”当何以自处?这成了一个难题。

(待续)


    关注 读书阅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