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错告一段落,便利蜂要专心好好做便利店了

 

便利蜂试错告一段落。...







作者:王彩霞

当业内有人说便利蜂是个怪胎,一脚踏进便利店、无人货架、共享单车三个风口领域意欲何为之后,当经历了无人值守货架更换成了智能货柜、大量货架撤站(据说布点超过5万)之后,便利蜂似乎冷静了下来。有钱,即有试错之资本。试了,知错,及时止损,一切还来得及。

公开资料显示,便利蜂由去哪儿网前CEO庄辰超创建于2016年12月,首期储备资金 10 亿美元,以开设 24 小时便利店为主,旨在打造线上线下融合、“互联网+”便民服务新零售模式。2017年2月14日首批5家店开业之后,急速扩张,至 2018 年 3 月,门店数量已超过100家,覆盖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多个一线城市。

2017年,便利蜂在急速扩张门店数量的同时,还买断了北京7-11鲜食合作工厂呀咪呀咪,收购了无人便利店领蛙,推出了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单车……一系列的“大手笔”被外界难以理解,甚至视为“不务正业”。

经历了多个领域的“试错”之后,在2018春节前夕门店数量达到100家之后,便利蜂这个有着“豪华创始团队阵容”的便利店“新手”,决定集中精力于便利店业态,从开启北京以外的地域门店扩张开始。

业界认为,便利蜂由来自7-11和邻家的王紫任门店运营操盘手,运营上还是比较内行的。也因此,便利蜂有一定的7-11痕迹。已开出的门店大多在100多平米,SKU数在两三千左右,自有品牌和鲜食占比基本与7-11、罗森和全家等日系便利店差不多。

记者获悉,便利蜂日前上榜科技部评出的164家独角兽企业名录,作为北京本土品牌也成为北京市海淀区商委积极团结和支持的对象。3月27日下午,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围绕“改善营商环境”到独角兽企业做调研也去了便利蜂。这对便利蜂来说,绝对是利好。在北京,便利蜂似已成为“受宠的孩子”;在上海,便利蜂也已成为准许热餐的第一批便利店品牌之一。

就着便利蜂频频传出的积极信号,龙商网&超市周刊记者最近逛了逛北京中关村创业街附近的便利蜂天使大厦店、苏州街银科大厦店、长远天地店,想看看便利蜂的门店做得究竟怎么样。

商品方面下了功夫



便利蜂在增强商品力方面还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其便利店出售的商品,既有定点贴牌生产的自有品牌爆款比如面包,又有进口商品比如休食,还有网红爆款如奇葩说“米未小吃部”的粑粑瓜子、薯条等。其中自有品牌“蜂质选”,虽然刚刚起步,但品类已涵盖休闲食品、饮料、个人用品、家居用品等,达几十个品种。这做法,便利蜂一出手又是大手笔。



 最新爆款商品



商品很新鲜,一是不同于传统便利店的少见,二是品质优鲜



网红商品卖得很火





“江小白”式的创意新商品



自有品牌“蜂质选”商品

与此同时,便利蜂借助热餐打造自己的特色,不断提高热餐在店铺整体经营中的比重。比如,店铺搭载便民安全营养早餐,提供品类丰富的午餐、晚餐服务,并且不断研发新的品类。另外,还有特色现磨咖啡、特色萌煮、自制特色面包、自制特色三明治、自制特色饭团等全天供应,以有效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

互联网基因有优势

       便利蜂的独有优势是拥有近千人的技术团队,强大的大数据后台,做到了让每个店的优惠商品、优惠幅度都不一样,以增强商品周转率,提高运营效率。



便利蜂通过APP打通了线上线下。这不仅能获取用户数据和流量,还有利于提高单店坪效。据了解,便利蜂单店日销高的能达到1.5~2万元,接近于7-11的日销平均2万左右。这个业绩已相当于行业的一线水准。

便利蜂充分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用数据驱动高效运营,用技术敏锐捕捉消费趋势变化,用科技改变传统零售服务,实现按需定制和“千店千面”,提升用户体验。庄辰超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所有的布局核心是基于对门店辐射区域高频用户的数据获取与分析进行展开,并在数据跑通之后,根据数据调整第二批店的经营策略,最终做到“千店千面”。

数据驱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智能选品系统: ERP系统通过对各大电商平台商品数据的搜集和筛选分析,选出更符合每个门店周边生活圈中用户需求的商品,保持了很高的商品更新迭代速度,可以不断贴近用户的需求;通过数据分析结果指导选品方向,辅助商品选品范围缩小10倍以上,即采购经理可以从过去几万SKU的人工筛选范围缩小到几千甚至几百SKU。

2、  智能订货系统。根据不断积累的过往销售状态、周边环境测算,结合日常天气、促销信息及重大节日等多个维度,对单一门店进行商品需求测算,给予门店人员指导性订货数量。同时店长可根据个人运营经验,做出优化调整,帮助系统不断学习,预测更准确。传统的资深店长需要1.5-2小时订货,现在有点经验的员工只需要半小时就可以完成。

3、  智能管理物流配送。便利蜂库房冷冻温度设定在0至 -19℃之间,严于0至-18℃的国家标准。所有冷库车辆都安装了“温度自动回溯系统”的独立监测设备,在门店和库房都安装了环境温度感应设备,全程24小时实时监控位置和温度,发现问题可以随时随地即刻处理。

4、数据支撑反补产品研发。例如便利蜂的甜品,最初售卖的是市场主流的大包装规格,经深入分析销售数据发现购买者多为女性,并且反馈主要问题是甜品太大吃不了又浪费,价格还偏高。因此便利蜂与多家上游供应厂商沟通,从模具研发开始,指导开发特制的小规格甜品,销售情况得到显著改善。



打造不一样的服务体验

       便利蜂要建设“一刻钟社区服务圈”,以互联网与实体零售的深度融合来打造全新立体服务体系。

目前便利蜂APP承载的功能主要有四个:线上会员支付、线下自助购物、线上购买后自提、送货上门。他们还在不断丰富服务内容,集成更多便民项目。如利用部分店内空间建立了图书角,定制了便民书架,并与图书馆打通图书共享,提升了顾客文化休闲体验;积极倡导绿色出行的理念,在店面前投放了无需押金的便利自行车,方便到店购物骑行;大部分店面配备了休息区,供市民暂驻歇息;不断探索推广共享充电宝、洗衣代收、快件代收代发、复印传真、代办交通卡等更多的便民服务功能。









2018年便利蜂计划在上海、南京各开店100家。北京现有便利店100多家,而资料表明,7-Eleve 2004年就进入北京,花了十几年的时间也就开出不到200家店;罗森2013年进入北京,目前为止也就70来家店。这说明便利蜂铺店速度够快,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做优质店,提高优质店的比率。

便利蜂目前仍然处于跑模式阶段,只要专心深耕,成为国有便利店品牌的前沿部队还是有希望的。

让“子弹”集中在便利店领域,认真做,做好这一块,是便利蜂眼下最该选择的路子。

图解便利蜂

































2018年便利店业态会继续爆发,便利店依然是风口,依然有巨大的的市场空间,这几乎是业界的共识。但便利店是重资产业态,有业内人士估算,单个便利店的运营成本就需要百万以上,越是在 CBD、商圈这种人流密集的区域,店铺租金、人力成本和物流仓储等成本就越是高企。因此,自营便利店需要投入的成本也必定是巨大的,盈利不容易,持续盈利、店店盈利更非易事。

需要便利蜂用心做好的事情还很多。
精彩荐读

RECOMMENDED READING
1.消费者不需要缺乏商品、服务、文化提升的充满功利运作的“新零售”2.苏宁高调吹响进军便利店业态的号角,北京10家苏宁小店同开,拉启了苏宁小店全国133店同开的壮观序幕

3.亲自挂帅多点Dmall,物美集团董事长张文中走向台前打造线上第三极4.专访湖北雅斯杜晓宜:雅斯是野性文化+胖东来爱的文化的结合体

编辑:艾米  执行主编:王彩霞
来源:龙商网&《超市周刊》
投稿合作:cszkpdl@163.com
广告合作:13521436424(邢老师)
国外考察:18500351765(王老师) 
培训合作:15010621527(陈老师)





    关注 超市周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