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研究院 荐书:在行旅之间与书共眠

 

在书架上找到最深刻、最宽广的快乐。...

《意大利读画记》



冯骥才著,青岛出版社2017年6月版

“画家看画,看画上边的东西。作家看画,看画后边的东西。”该书作者冯骥才采用游记笔法,在行旅之间,兴之所至,有感而发,以画家兼作家的双重身份,从中国文化的视角探寻、解读意大利名画、名家以及意大利文艺复兴,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文化和历史尊重的情怀。

推荐人:艾舒(专栏作者)
《近代中国的乡土意识》



佐藤仁史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版

近年来,从地方视角研究中国晚近历史的著作越来越多。本书就是从嘉定、吴江、川沙等几个地方切入,来考察晚清民初各种行政和财政制度、新文化如何深入基层、乡土意识如何生成、社会内部如何变化等问题。用王汎森的话来讲,这是一本由“下”而“上”出发,所做研究中的一部好书。

推荐人:方韶毅(媒体人,文史写作者)
《午夜异语》



冯杰著,河南文艺出版社2018年1月版


彰显时代斑驳世相,打捞乡村生活意趣。冯杰善于把荒诞不经与庄重风雅糅于一体,谈笑间抖露出乡村生活俚俗中的诗意、荒唐里的逻辑、艰辛中的趣味、卑微里的光芒、憨懵中的灵异。中国乡土特有的精气神,被冯杰表现得古灵精怪、纹理如刻,关键还有独树一帜的文本。

推荐人:胡竹峰(媒体人,作家)
《悬命遗书》



[阿根廷]费德里科•阿萨特著,权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年1月版

阿萨特是阿根廷新生代作家中的翘楚,其长篇惊悚小说《悬命遗书》在全球出版界引发了一场不小的旋风:在西语版本正式出版前,便已售出10个国家的版权,截至目前,已经售出35国版权。该书之所以会一鸣惊人,主要还是因为这本书的作者十分擅长与读者斗智,整部小说情节悬念丛生,反转不断,是一部读来十分愉悦,掩卷之后仍然不断心悸的作品。

推荐人:黄昱宁(翻译家,作家,出版人)
《东汉文坛点将录》



徐公持著,中华书局2017年11月版


东汉刘秀时期的文人群体是怎样的处境?刘秀对于当时的文人又是怎样的态度呢?此类信息多来自范晔的《后汉书》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徐公持在此书中,不仅提到了桓谭、冯衍、班彪、班固、班昭、崔氏家族、杜笃、贾逵、王充、傅毅,还说到了黄香、梁鸿、张衡、王逸、朱穆、马融、王符、秦嘉徐淑夫妇、郦炎、高彪、延笃、赵壹、蔡邕、应劭、郑玄、荀爽、孔融、祢衡等人。东汉文坛,似乎还应该提到刘歆、扬雄这些从王莽到光武帝之初的大人物吧?点将录,这一样式,似乎颇为流行。

推荐人:雷雨(作家,评论家,出版人)
《丧失》



[英]约翰•鲍尔比著,付琳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8年1月版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在心理学界影响深远。他系统研究了母爱剥夺对人格发展的不良影响,提出了婴儿与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依恋关系的质量决定孩子一生的发展。依恋理论不可缺少的一环是丧失,鲍尔比详细探讨了家人离世后个体的丧失感,特别是母亲人物的暂时性或者永久性丧失对年幼儿童的心理影响。读了这本书,你就能理解成年后的人际关系相处模式、恋爱方式实际上都受到早期依恋、分离和丧失感的影响,也就能理解为什么有的人爱无能,因为爱就意味着总有一天你会失去,不爱就不会失去。

推荐人:李峥嵘(书评人,媒体人)
《青年斯大林》



[英]西蒙•蒙蒂菲奥里著,徐展雄译,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7年2月出版


作者历时10年,走访9个国家23座城市,掌握了大量权威档案,还原了一个更接近于真实的青年斯大林:他不但是个革命家、诗人、修鞋匠的儿子、神学院的学生,还是个多情的男人。斯大林的青年时代经历了跌宕起伏,而正是那段岁月,成就他后来接手至高权力,并得以应对权力所带来的辉煌和悲剧。无疑,斯大林是多面的、矛盾的,正如历史在十字路口或转弯处也经常是多面的、矛盾的。

推荐人:罗文华(媒体人,作家)
《考古四记》



郑嘉励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年1月版


郑嘉励是一位年轻的考古学者,主要从事浙江地区宋元考古和瓷窑址考古发掘与研究。本书记述了他对古墓葬的研究发现,通过探析古迹、展现器物之美,以及古人造物的匠心独运,切实感受到考古工作艰辛之趣。本书兼具学术韵味与田野气息,展现了一位考古工作者多年的心路历程和发现之旅。

推荐人:绿茶(书评人,作家)


(青岛市全民阅读研究院主持推荐)



由青岛市全民阅读研究院开出的“阅读研究院”专栏鲜明立起阅读的旗帜,挖掘汇集最具深度的阅读思考,打造关于阅读的深度媒体平台,为城市成为更加适宜的阅读之地而摇旗呐喊、思考助力。

编    辑 |  孙悦姿

美    编 |  孙悦姿


    关注 商周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