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一号:玩家们,请以自己为豪

 



对于电影《头号玩家》,我在很早之前已经看过了它的原著《玩家一号》,所以直到今天都更习惯以书名叫它。



我对原著的印象并不好,里面充斥着数不清的梗和致敬,大多又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流行文化,而我在上世纪末才出生于一个中国小县城的平民家里,对美国文化毫无兴趣。

此后至今,每当我想起《玩家一号》,我一直都对它又颇为欣赏。我读不懂书中那么多的文化元素,而且就整体故事而言,仍然是一个穷吊丝逆袭大集团的网文路子。但它不仅符合文学创作的基本规范,还能把人物和剧情塑造的很有共鸣——尤其是一个游戏玩家的共鸣——我不喜欢,但很欣赏。

在电影《头号玩家》之前,2015年的9月,不务正业的索尼公司发行了一部同样以游戏玩家为主角的电影《像素大战》。电影中旧式的美国流行文化、经典的电子游戏、无聊又荒唐的成人世界被塑造成了喜剧风格,拍成了一部用电子游戏拯救世界的故事。



当年的观众们一边承认把电子游戏做成电影非常有趣,一边又对它拿着这么棒的点子却拍出了毫无内涵又敷衍了事的作品极为不满。在我认识的人里,只有我小学的妹妹对电影心生欢喜,还把它的名字写上便利贴  bia 在电视机旁边。那是一个十岁孩子对影视作品最高的赞誉。



到了今年的《头号玩家》,到底是斯皮尔伯格的功力啊,而且又有现成的质量不错的原著作为剧本,电影成功为观众呈现了一段在虚拟中拯救现实的精彩冒险。“改编电影必毁原著”的魔咒也终于被打破,可以说《头号玩家》不仅是一部成功的电影,它甚至可以直接向所有人表明:知道该怎么迎合当下文化市场的主流消费群体了吧?

和电影本身同样成功的还有颇为高明的宣传工作,至今我也没从各个媒体号的推送中算出,这电影究竟该有几百个彩蛋。有说一百多的,有说二三百的,还有说“只看这一个就够了”的……我的妈诶!



反正我是一篇都没点开……

如上所言,我是95后,生长在国内五六七八线的小县城。自小家里就坚决不让我碰任何电子游戏,况且那些神奇的游戏机我家也根本买不起。我的童年充满了写不完的字帖、读不完的作文、比不完的竞赛、吃不完的馒头辣根。以至于当我现在回顾到十年前,我难以相信那样一个又穷又乖的怂孩子,长大后会成为一名熬夜不休的gamer。



如今我等终军之弱冠,当我面对着俯瞰暴风城港口的雄狮之眠,当我跳进机甲举手投足化身钢铁泰坦。当我坐在喷着卡通少女的跑车晃荡在洛圣都街头,当我指挥着造价惊人的无畏舰驶出空间站,为联盟里因癌症逝世的战友点亮诱导力场,耳机中传来联盟指挥官哽咽的声音:诱导已亮,欢迎回家。它们于我来讲,于一个gamer来讲,早已超脱了电子游戏的本质概念,它们是世界之下的另一个世界,是时间之外的另一条时间。

每当这种时刻,我会感激小时候学不完的描字帖,看不完的大部头,它们让我在接触这许多精彩的时间线之前,就拥有了十一二岁的小屁孩能得到的最成熟的心智。

我的母亲曾因为我玩《红色警戒》而大发雷霆,那时的我其实早已明白,就像《头号玩家》里说的一样——也是《头号玩家》之所以让人欢呼叫好的主旨——游戏的世界精彩无比,但如果我想吃一顿美餐,我想拥有自己的爱情和友情,只有在现实中才能做到。



这也是《头号玩家》及其原著《玩家一号》最能触动我的地方。对于一个gamer这种触动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燃,它是一种自己所爱之物终于被明面肯定的感动。

对国内文化市场的主流消费群体来讲,他们(其实是我们)大都分布在20-30岁左右的年龄,成长经历充满了各种精彩又经典的电子游戏,也充满了这些游戏伴随着的,来自社会、家庭、甚至自己对自己的反对与质疑。

十几年前电子游戏刚刚进入中国,立刻被视作洪水猛兽,电子毒品。十几年后的今天,仍然能看到这两个词汇被用来形容它们十几年前就在形容的东西。作为文化产品的一个类型,电子游戏在国内既缺乏成熟的管理体系,更缺乏一个正常的买卖市场。玩家们的口味和制作者的水平互相促进着,以一个势不可挡的劲头逐渐低俗恶化下去。本应起到监管引导作用的一方力量对此毫无办法,他们既不愿意接受曾经亲口反对的观点,也不愿意对新生产业负起任何责任。素质低劣的游戏和玩家们,裹挟着整个行业和受众,就这样在国内被由内而外抵制了近二十年。



国产游戏《没人知道的大冒险》,由单独的一个人开发制作,极有意思。这种“独立游戏”俨然已经成了国产优秀作品的一个重要前提

所以当《头号玩家》上映,并且向观众们表明,电子游戏不仅不是毒品,作为一种现代社会下必然的文化产品,它同样有它自己的责任和意义,我们这帮终于长大了的二三十岁的玩家们,立刻如潮一般引爆了它的好评。



年仅11岁的头号玩家一出场,满眼都是我们当年的影子。

60岁的冯小刚,他的怀念是《芳华》。一米四的郭敬明,他的G点在《小时代》。具体到我们的父辈,他们每年有聚不完的同学会,叙不尽的战友情,一言概之:那是他们那个时代,孩子们长大过程中的独家记忆。再到我们这些二三十岁的gamer身上,我们有的已经组建家庭延续血脉,有的还在学校咬牙攀登,陪伴我们长大的独家记忆是什么?紫绿色的初号机、帅气的高达、盟军的闪电风暴、永远打不中人的那把“沙漠之鹰”。

电子游戏让整整一代独生子女拥有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精彩岁月,也为gamers带来了前人理所当然的质疑和诋毁。但就像上面说的,每一个时代背景下一定会有专属它的文化娱乐,《头号玩家》不是对网瘾少年的洗白,它是为懂得现实世界才能吃到一顿美餐的纯粹玩家们正名。游戏本身也绝非让年轻人们沉迷退费消磨斗志的电子毒品,真正的游戏是用科技塑造的三百六十五个神话之夜,是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人类本身的崇拜与致敬。

玩家们,我们已经长大了。拥抱这专属于我们的第九艺术,以自己为豪吧。

PS:以下为蔬菜的先生对《玩家一号》封面画师鲨鱼丹先生的部分专(扯)访(皮)



就是这张画了

菜:真的还没有去看《头号玩家》吗?身为封面作者,《玩家一号》原著也没看过吗?

鲨:无论多长的文章,我都是看完了原文,以后才画图的,鲨鱼可是最早要求去看全文的作者。这种大片上映第一周总是太挤了,我一般会在次周或者第三周,人少了的时候,在周二半价日抢到全场核心宝座这才去影院,毕竟爱麦克斯好贵呀╯﹏╰至于剧透什么的是从来不在乎的,一部电影如果好看,即使被透了个透心凉依然会好看,头号玩家的基本剧情和改编内容我差不多都搞清楚了,连高潮片段都在哥斯拉吧看过GIF了。

菜:既然看过原著,对这种似乎是歪果仁的网游升天小说,有什么读后感吗?

鲨:其实从来就没看过完整的网络小说,慕名看了几篇感受一下,然后坚持不下去,实在是太长了,世界科幻和奇幻名著都有那么多,一辈子都看不完ヽ(‘ー`)ノ

菜:不少人都以为这张封面是电影剧组出的,还对其中的霜之哀伤和高达泽泽称赞。

鲨:那把看起来很像霜之哀伤的剑,是很多年前权力的游戏还没开拍之前,我在冰与火之歌贴吧和朋友们一起歪歪的维斯特洛online游戏里囧雪的最终状态使用的剑,就是模仿霜之哀伤,但是仔细看细节完全不一样,顺便借机就一起贴上去了。

菜:……

菜:你自己是一个游戏玩家吗?对游戏有没有什么体验或者看法?

鲨:我玩过的游戏非常少,不是不爱玩,而是玩起来很上瘾,为了杜绝上瘾干脆就不安装,省事儿了(≧▽≦)

鲨:至于家里吗?老爸老妈从来都不拦着我搞任何娱乐,只要不带到学校去就可以。但是在上大学之前没有接触过多少电脑和网络( ̄へ ̄)除了在学校微机课上全班都在偷偷打暗黑一,不知道是谁拷到学校电脑上的。

菜: 如此的话,对《玩家一号》里面那样全社会沉浸其中的“绿洲”,你会如何看待?与现实世界相比,你会有可能对“绿洲”产生向往吗?

鲨:头号玩家这部电影有一些明显的bug问题,如果说实际的,电影中所使用的装具根本不可能产生电影所表达的沉浸效果,这些在其他影评上已经有好多详细的分析了,但是拍到这么爽也就无视这些问题了。如果现实里真有,而且技术条件能达到,那当然是人人都喜欢的,等于每天无休止的使用锻炼机,越死宅越健康。

菜:死宅天下第一!

菜:我们看到电影的火热带动了一波原著的小小的热销,而且很多人对原著封面比对作品本身还要赞赏,身为封面作者心里有没有一丝膨胀感?

鲨:你就吹吧,据我所知【数据删除】,收回成本都有很大问题┐(‘~`;)┌电影大片是全民的狂欢,科幻终究还是小众唉。



Player One, Play for Fun!


    关注 火马科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