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歌声的翅膀,请随我前往音乐家聚会的天堂

 

清明节让我们前往维也纳郊外的中央公墓拜访那些音乐大师们...





【今日聆听】
门德尔松《乘着歌声的翅膀》
清明假期,继续行走,我们将记忆的坐标轻轻地滑向遥远的奥地利。



·维也纳音乐之友大厦夜景 / 摄影:聂小华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Wiener Musikverein)创建于1812年,是当地自发建立起的民间爱乐组织,如今已经有会员二万多人。1870年以后,协会的办公地点就设立在“金色大厅”所在的音乐之友大厦内,这里也是著名的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所在地。大厦内有大小音乐厅两个,还建有档案馆,保存着很多音乐家的手稿和生前用品等,在维也纳乃至奥地利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安静的一天,温暖的阳光洒满维也纳郊外的中央公墓。



在19世纪末,当时的音乐之友会员自发地做了一件大事,就是在维也纳郊外的中央公墓建立一片艺术家墓园。他们将散在其他公墓的已故知名音乐家的棺木迁葬于此,以便人们可以集中拜谒这些对奥地利的文化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名家大师。



·前往音乐家墓地的路上·左手边就到了·音乐家墓园的导示牌在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因患重感冒不幸去世。在贝多芬下葬的那天,比他小27岁的舒伯特也加入了送行的队伍。一年之后,舒伯特也离开了人世,终年31岁。墓园规划的时候,特别把这两位从维也纳古典音乐时期迈向浪漫主义阶段的重要人物相邻安葬。贝多芬的墓碑用白色大理石建成,上面精心雕刻着一架竖琴。为舒伯特修建的墓碑上,音乐女神正准备为这位音乐才子戴上花冠。不远处勃拉姆斯的墓碑旁,依次为约翰·施特劳斯父子的墓碑。莫扎特去世后被葬在维也纳的圣马克公墓,但是在这里特别为这位对奥地利音乐文化做出重要贡献的音乐大师竖立起一座纪念碑。



·图片中从左至右:贝多芬墓·莫扎特纪念碑·舒伯特墓

·莫扎特去世后被葬在维也纳的圣马克公墓

这块墓园已成为奥地利音乐大师和文化名人身后的集合地,也安葬着著名的画家、指挥、歌唱家、剧作家、话剧导演等。很多墓碑旁边终年都有鲜花陪伴,不断有人前来凭吊瞻仰。

海顿在1809年5月31日辞世。11年后,人们根据他的遗嘱,将他的灵柩迁至他的第二故乡埃森斯塔特的贝格教堂内。



·海顿的石棺至此,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从18世纪下半叶至从1820年间,沿袭德奥地区的音乐文化传统,确立了交响曲、四重奏、协奏曲、奏鸣曲等多种音乐体裁。以1820年划线,由此进入音乐史上的浪漫主义时期(1820-1900)。


海  顿



莫扎特



贝多芬
焦点聆听:选择的是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1797-1856)根据诗人海涅的一首抒情诗而创作《乘着歌声的翅膀》,作于1834年。我们通常听到都是由女高音演唱的版本。欧洲艺术歌曲在浪漫主义早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
 【每日一句】

乘着歌声的翅膀,
心爱的人,
我带你飞翔。
——海涅(1797-1856)

《歌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往期聆听回顾:
点击下列关键字可以阅读相关文章哦!
聆听 | 手持《魔笛》的莫扎特
聆听 | 音乐也会说话
聆听 | 那些有故事的音乐
聆听 | 你想选择哪个版本?
今日聆听 | 走近莫扎特
今日聆听 | 在维也纳的贝多芬
作者:聂小华
编辑:刘海明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央视音乐APP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更新内容


    关注 CCTV音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