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条件的孩子,会怎么长大

 

很多父母,在孩子顽皮的时候,不自觉的就会跟孩子谈条件:你停止或者完成眼前的事情,你就可以获得某样奖品或者是去...



很多父母,在孩子顽皮的时候,不自觉的就会跟孩子谈条件:你停止或者完成眼前的事情,你就可以获得某样奖品或者是去做某件事情的资格。说好听点是奖励,说直白点,就是交易。

为什么这些方法会被如此频繁地运用到与孩子的相处中?

因为面对随时可以把你气炸的孩子,与耐心的教导相比,这种方法简单粗暴、立刻生效。但图省事,往往意味着后患无穷:孩子也就越来越懂“交易之道”,越来越“狡猾”



站在父母的角度说,适当的用一些奖惩方法去引导孩子,无可厚非,但我们可能需要知道的是,用多了“交易”不仅有可能失灵,还有更严重的后果:

1.模糊孩子的是非观

但如果母亲让孩子安静下来是用孩子喜欢的“看电影”予以强化,却并不做进一步的解释,孩子并不知道他的行为不妥地方在哪里,下一次还会做同样的事情。

更重要的,孩子缺乏站在其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没能够利用这种机会树立起自己的同理心。反而是,因为他的行为,他拥有了跟母亲叫板的权利,下一次,他还有可能变本加厉。

更别说,还有一些家长,就算是孩子按照要求做到了某样事情,家长却常常失信于孩子,比如孩子考试达到了预期,家长却不实现当初的奖励,长此以往,在孩子心中渐渐失去了威信。

重要的,“被欺骗”多了,孩子对整个世界都会产生不信任感。

2.让孩子迅速明白交换的好处

孩子是非常聪明的,在一个家庭之中,他们能够通过一次次试探,迅速明白每个人的底线在哪里。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老人抱怨,孩子倒地撒泼,要糖要玩具,老人迫于公共场合“丢人现眼”的感觉,满足了孩子。孩子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地“交换”到了他需要的东西。

但或许我们不难发现,同样是这个孩子,他跟着爸爸的时候,却从不撒泼,显得很通情达理。亦或是他离开家庭环境,进入学校之后,能够循规蹈矩,做老师同学眼中遵守纪律的学生。

因为,孩子通过他的试探,明白了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行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他会根据这种预估去采取自己的行为,这就是孩子的“狡猾”之处。看脸看脾气决定行为。

有时候,我们不能责怪孩子蛮不讲理,或许是我们家庭内部有人喜欢跟他进行“交换”,而他,也早早地学会了这套规则,运用自如。

如今的孩子,不再是依靠哄骗就可以应付过去的,对孩子,也不应该有欺骗。如果图一时的省事,只想立刻实现孩子听话的效果而用条件糊弄过去,根本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家长得争取自己跨前一步,这也是一种先行先试。孩子有着最原始的本能的敏锐和敏感,你对他付出什么,他就会回报你什么。条件,不论是奖励或惩罚,只能解一时之急。


    关注 温迪英语培训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