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一份“最功利”的全国最牛中学榜单

 

六大维度反映学生和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这份榜单,和你想的一样吗?...

2018年高考还有两个月,每年高考一结束,朋友圈一定会被两件事儿刷屏:

1.各省市状元有多牛。

2.超级中学的成绩有多亮眼。

有的学校在展示自己学生的成绩水平
人大附中
喜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2017年来自北京人大附中的微信喜报长这样:
衡水中学


比如衡水中学,2017年低调的没发,2016年的长这样:
自主招生


这些顶尖学校能秀的显然不只是高考成绩,你比如自主招生获得清北降分人次也能统计一下:
你再比如海外录取上比较成功的学校,北师大实验中学:
北师大实验中学国际部
2017届录取结果公告


2010-2017年,实验中学国际部毕业生连续七年创造佳绩,其中60%以上的毕业生被美国前30名大学录取,97%以上的毕业生被美国前50名大学录取,国际部历届毕业生在海外学校持续形成口碑效应。近年来录取学校包括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帝国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杜克大学、威廉姆斯学院、阿姆斯特学院、韦尔斯利女子学院、明德学院等一批世界级名校。在国际部全体师生的努力下,2017届毕业生申请录取结果再创佳绩,在多个领域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高端人才培养实力和领先优势继续稳步提升,综合竞争力优势凸显。
人大附中ICC


2016年人大附中ICC的成绩可以总结为简短而有力的一段话:

“每年ICC招生220-300人,2016年ICC的200多个毕业生有80%的学生申请了美国前50的大学。2016年获得的常青藤学校offer排在京城前三,中国前六。”
深圳中学
深圳中学也不示弱:“截止2017年4月,共有53名深中学子收到了美国前20名的世界名校的录取通知。其中,美国常青藤名校录取的深中学生达到13人,再创历史新高。该校学生邵卓涵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录取。”

当然五大学科竞赛也是一种展示学校实力的方法。
五大学科竞赛
关乎自主招生(不只是清华北大)的五大学科竞赛成绩也是名校间角逐的主战场之一,我们简单总结下数据也可发现一些可怕的结果:
截止2017年,上述三所学校分别代表中国,参加国际赛事人
今年这三所学校又在全国比赛上得到了不错的成绩

当然,成绩比完了,名校间依然还没有分出个高低,软硬件条件也是学校很在意的,小石头简单整理,软硬件最好的学校的代表有如下五所:
而时至今日,素质教育更是教育中的重大主题,在素质教育方面,不得不提及北京十一学校,2011年开始推行选课走班制,300多门课程,200多个社团,4000多个孩子有4000多张课表,学生看着自己每学期都会“升级”的《课程手册》,学习的欲望显然是不同的。
而在素质教育的大跃进下,清华附中、成都第七中学、北大附中等一批中学都在努力尝试,创新试错迭代,学校的努力是看得见的。

而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了高考成绩、自主招生、国外大学录取、竞赛、硬件师资、素质教育这六大维度的差异后,不由得有一个很“邪恶”的疑问:

“到底谁能代表中国中学的教育最高水平呢?”

这可能是一件无用的事情,但较真的小石头想带着大家一探究竟。

一、网传的相对靠谱榜单

首先,中国官方从来没有任何中学排名榜单出现,每一次网传排名都会附带着大量争议,这很正常,小石头从花样繁多的榜单中找到了三份还算相对靠谱认真的榜单,我们一探究竟。

1.清北2017年的降分人次榜单的前十,这十所学校更受到中国最强大学的青睐
这份榜单从清北自招降分录取的角度对中学进行排名,有一定参考价值,毕竟这论证了学校长久以来培养尖端学生的能力,但不科学性也存在,清北对竞赛的青睐有目共睹,榜单中竞赛优势的学校基本都很靠前,而非竞赛属性的孩子可能上不了清北,但能力不见得不成,但数据还是真实可信的,值得参考。

2.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公布的《校友会2017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显示了2007-2016年中国高中诞生的高考状元人数。
中国的教育氛围非常关注“第一名”,关注“状元”,小学杯赛还有的时候,得金牌的孩子在台上都笑不拢嘴,银牌的孩子一个个低着头,其实按理说第二名已经非常好了,但我们社会一直对第一这件事儿很痴迷,于是通过“状元”去评论学校自然是会想到的方式。

虽然“状元数目”不见得能反映出来真实实力,但状元候选的孩子都是最优秀的学生,他们会在中考招生中不约而同的去到同一所学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口碑,这部分的信息值得参考。

3.《2017年中国最具影响力中小学百强榜》

校长会通过对全国初选出的近2000所中小学在2017年学校活跃度以及办学成果的调研,组织专家以及大数据调研员,历时两个月,从学校的学业成绩、专业度、论文发表数和学者评论数、媒体知名度、社区美誉度等五个维度展开评价排行,评出了全国2017年度影响力中小学百强榜。

评分标准分为五大维度:学校专业度(教师教育力、学生发展力、文化领导力、课程设计力、课堂创新力、信息化能力六大类及其24项具体核心指标)占30%、学业成绩占30%、知名度(行业权威媒体、一般媒体、网络媒体三级评分)占20%、论文发表数及学者评论数占10%、美誉度(负面新闻占比)占10%。
这份榜单从形式上看非常靠谱了,但打分细节并不清楚,但方式值得借鉴。

看了N多榜单之后,按耐不住性子,小石头也想试着用这些数据打造一个榜单,仅供娱乐,纯一家之言。

二、小石头理解的中国最强中学榜单

一言不合先上表。
小石头以高考成绩(20%)、自主招生(15%)、海外录取(20%)、学科竞赛(15%)、软硬件(20%)和素质教育(10%)六个维度为基准,然后搜集了历年各学校在这些维度的真实数据,根据排名进行5分制的比例得分,然后按照比例映射到各项的得分,最后折算出总分,得到排名。

虽然小石头自己做的排名并不“科学”,但是数据中引用的六大维度是学生和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排除了“发表论文数”、“社会美誉度”等比较玄的东西,堪称是一份“最功利”的榜单了,这个排名相信还是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至少全国很多家长觉得北京高考简单孩子弱这个观点,显然站不住脚,在高考只占20%的情况下,北京的中学能力有目共睹。

可在这样的榜单背后,一个令人伤感的问题再次浮现。

三、除了成绩,还有什么能证明你的孩子优秀?

为了做这个排名,小石头查阅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在这个过程中,一直有一个让我心头一堵的问题无法解开:
这些超级中学的实力毋庸置疑,但这背后也有强大的生源支撑,很多省份最牛的中学都是汇聚了一个省一届的最强生源的,拥有今天的成绩不只是学校的努力,也是孩子的优秀决定的。

但对于那些中等的学校,对于那些并不差但也没有这么优秀的孩子,这份榜单就显得太冰冷了。

除了高考,其他跟他们关系似乎没有那么大。

这些孩子除了能用高考成绩去证明自己以外,似乎没有什么渠道和标准可以表达自己的优秀。
先不说这个问题对错,放眼全世界,似乎也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有人说美国的考试成绩不是唯一,可是简历就比考试成绩更客观了吗?

似乎不是,美国人也一样深恶痛绝他们的录取体制,日本、韩国等等发达国家在教育上的焦虑一点不比我们少。

如何在成绩以外客观的评价孩子,不含糊地说,是全人类的难题,至今无解。

我们除了面对这些冰冷的关卡,拼了命地试图争取和把握以外,别无他法。

教育的焦虑是无解的,不论你减负还是改革,“旧焦虑”只会进化成“新焦虑”。
面对这份注定无解的焦虑,小石头倒是很乐观地看待,因为人类从一出现就从未安逸,人类就是依靠焦虑发展到今天的。

对于安全的焦虑让我们有了武器;

对于生死的焦虑让我们有了医学;

对于效率的焦虑让我们有了交通;

对于存在的焦虑让我们有了哲学。

前阵子的一篇关于贸易战的文章分析的很大胆,它说对于中国,贸易战的实质是教育战,中国要想打赢贸易战,创新产业的步伐必须跟上,我们必须把下游的优势转移到上游的技术区间,而国外也不会给我们足够的时间,我们必须自主创新!
想想最近针对20年来人才培养问题对中小学课外市场的整治,这件事儿真的太关键了。

我们教育的评价标准还太单一,学校的职能和方向也太单一,18岁以前只有成绩一件事儿,学校和家长似乎都适应了唯成绩论的时代,但18岁一过,孩子进入社会,世界骤变,于是不适应就产生了,去看看现在的大学本科生,一切了然。

但教育的目的不是18岁万岁,家长自然也不只希望孩子安度18年,唯有找到一个比社会评价标准更高那么一点,但还适合自己孩子的标准,才是适应未来时代的教育之道。
有的家长把成绩之外的标准定为德行;

有的家长把成绩之外的标准定为科技;

有的家长把成绩之外的标准定为坚持;

有的家长把成绩之外的标准定为抗压。

不管是什么,这软硬实力的结合,才是我们的孩子未来赖以生存的根本吧。

最强中学根本就不存在,真正的最强永远在路上。


    关注 小石头侃升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