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芙蓉城

 

第二招,分地 其实老百姓的要求非常简单,就是生存。狭义上的生存很简单:衣食住行有着落,生子养老。在这个简单的...



曾几何时,向往去更多的地方,见识更多的人和世面,渴望未知与挑战。

曾几何时,疲惫乏味,感觉人生枯燥乏味,深深理解那些自杀的精英,情绪陷入泥潭,或精神碰到天花板。

我知道,这都是人生,而且是短暂的人生。

不知道朋友们所到一地如何观赏。我本人大致经历如下几个阶段。

段一,看风景,好吃好玩的在哪里,奥对了,风景中最亮的一个点是美丽的女子。

段二,除端一之外,还要看看历史和城市底蕴。

段三,除前两端,看风俗人情。

是境界变高了么?我认为是变老的体现。还有就是被立体史观逼的。

闲话少说,说说这芙蓉城,其实就是长沙。

先说一点小事,机场周边的的士真的很坑,省博物馆的志愿者水平真的不错,另外如果是一个人,吃饭时找一个能聊天的小店老板真很必要。

我个人感觉,所到一城市,至少要看一家博物馆,要看一处有内涵的风景,还要到一个热闹的地方瞧一瞧。

一个很好的现象,各省博物馆,各大城市博物馆,建的都不错,证明政府不仅仅在搞房地产,也在搞文化建设。

更好的现象在于,博物馆人流都还不错,很多时候拥挤的不可开交。

一个不太好的现象在于,大博物馆基本上都堆积太多内容。有时候进入博物馆感觉像掉入二十四史的某一个胡同里。当然这不是抱怨内容太多,我个人觉得有两个问题。

第一,所有博物馆基本上叙事方式都追求大而全,都要和三皇五帝扯上关系。

第二,第二,感觉还是思维方式的问题。如果按照平面史观去堆积,是堆不玩的。如果把历史立体起来看,只看脉络和骨骼,就是另外一个结果。

湖南博物馆的优点有很多,就不列举了,缺点在于近代部分过于单薄。事实上按照大历史周期的观点,湖南的历史的重中之重在近代,其实是落入厚古薄今的泥沼里。但是对比长沙的精神气质恰好相反。也许是湖南电视台的因素吧,长沙感觉到很有点浮躁(个人感觉,没有地域歧义),但博物馆的格调就偏老。

湖南博物馆最大的特点在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那些文物,尤其是对墓地的立体宏观呈现。但缺点在于,它原本是呈现汉帝国形态的一个窗口,但没有任何宏观叙事,反而把它变成一个孤立的事件。

岳麓书院呢,堆一些花花草草,人名地名。我个人感觉到岳麓书院里其实存在更为宏大的叙事结构。宋明理学不仅仅只有中国一脉,日本还有脉络。日本的脉络和工业文明融合,推动动日本进入工业化国家。中国这一脉,也在搞洋务运动,却没能推动进入工业化国家。甲午战争中,日本战胜了中国。其中因果,在民国梦和民国的第二部分析了。

这可不是挑刺啊,而是习惯。我所到之处,都会试图用立体史观去想一想。

忙里偷闲说几句,祝朋友们周末愉快。


    关注 虚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