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青蛙知多少(一) 溪谷森林幼儿园·森林班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在自然界自由自在

漫游的孩子
自然小笔记

2018/4/16

在我的儿童时代,小伙伴们会在放学后或者周末去小溪旁的大树那儿玩。那是一棵可以攀爬的大树,有人曾经在粗大的树干上绑了一根粗绳,我们或奔跑、跳跃,或拉着绳子荡来荡去。不记得有谁因此而受伤,即便我们在玩闹中互相测试各自的极限,强弱次序无须言语自发形成。尽管如此,我们都是好朋友,我们彼此接纳。只要在一起,大家就觉得很满足。我们居住地的荒芜将我们联系起来,而彼此之间相互觉得有一种无法言传的默契。
1
土地之于孩子


应把教孩子理解自然作为其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对待。基于环境的教育溪谷森林幼儿园的小溪班和山谷班正式成立,每周一次的自然体验,所有的探索、学习与研究都源自一片土地,以及根植于这片土地上的生命的方方面面。在这里的一切学习,不是为了向他人展示,不是为了考试而背诵记忆,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当他们静静地坐在水边,或在泥泞的田地里奔跑,或穿着雨鞋感受小鱼从脚边滑过的瞬间,抑或是趴在地上观察小虫从这一边跑到那一边,他们可以嘴里碎碎不停的念叨,大脑飞速的运转,上一刻静如处子,下一秒动如脱兔,然后写下画下或记下所看到的,便是和这个时刻联系在一起了。这种体验也将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越来越多的父母和教育者逐渐意识到一点,那就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孩子和自然之间的直接联系和亲密接触,这一点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效。打个比方,我们可能去培养植物,也可以喂养青蛙、蚯蚓、毛毛虫,到后面放走长大的蝴蝶。因为喂养的“婴儿”需要食物,那他们从中学到的知识,是不受思维限制的,直观且生动,像蚯蚓可以吃垃圾,而植物可以吸收虫子的排泄物,蝴蝶需要在植物上产卵等等。有时,用眼睛看只是认识的一个方法,加上摸、尝、闻、触碰等这些感官上的交流,才是孩子在幼儿时期满足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结合自然,孩子的敏感期也将依次到来并完美的度过!
2
孩子与水中生物


当今的主要教育形式提倡人类的主导地位,使我们远离了自然生活,提倡零碎的片段而非一个有机的整体。过多地强调成功和事业,将情感与智力、理论与实践相分离,也就是说,现在自认为无所不知的我们,却丧失了想象的能力。

小溪班的第一天可以说有点兵荒马乱的意思,刚抵达,孩子们对这个地方都带着点兴奋,又有着些许熟悉,这种感觉让他们更加放松自我,于是,脱掉的外套随便甩在地上,自己的书包、水杯也都东倒西歪的在桌上挣扎,在这混乱的场面中,老师不得不出面,让他们安静的看,有孩子问老师看什么,老师不语,大概一分钟或者40秒的样子,便有孩子发现了问题所在,开始主动的收拾起环境,我想,下一次这种情况一定不会发生了,这便是经历。


孩子们都知道青蛙四条腿,走起路来一跳一跳,但这份认知,似乎都是书本上,电视里或者是来自于成人的描述,当真正接触后的他们发现,青蛙不像小鱼,抓起来算是容易的,它可以在水里,有时候也会跳到草丛里,摸起来滑滑又涩涩,肚皮软软的,腿也长长的,从孩子们的反应来看,这是很棒的一种触感,当然,我无法向你们表达他们对自己的发现何等骄傲与自豪!在他们观察青蛙的时候,它将暂时居住在瓶子里,孩子们说瓶子上面没有洞,青蛙没有氧气会憋死的,他们这样说不是寻求帮助,下一秒自己便找到了解决办法,拿起钉锤在盖子上钻洞,钻洞的过程也是精彩万分,力与美相结合,一个心形的出气口便清晰的排列组合在一起。是的,行动才能带来行为的改变。
3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沈复
图|李云飞
为了孩子完整的迎接人生中的每一天,

时刻努力着。


让孩子攀登属于自己的

高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注 武汉博苑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