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世达的“消失”

 

我跟朋友散步,路遇车位管理人员指挥一个司机停车,大声的叫:“打死了,打死了!”Google应该如何翻译?...



我在以前阅读邻居读书会上推荐过《哥德尔、埃舍尔、巴赫》这本书,其实我基本上看不下去,极少有人读得懂这本书,推荐它是因为侯世达写这本书的观念和方法。而且,你即使读不懂,也觉得,这是一本了不起的奇书。

哥德尔是数学家,埃舍尔是画家,巴赫是音乐家。侯世达希望打通不同的人不同领域的思维,了解人是如何思考的,最终获得人工智能,制造能够思考的机器。

1980年,侯世达35岁写了这本书,轰动一时,获得普利策奖,终生教授职位,不再需要发表论文,也不需要任何人审核自己的文章,可以随时出版他的作品。

可是接下来到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再没有侯世达什么事,他就像消失了一般。这是我在《新知》上读到最新采访侯世达的文章才了解到的。

80年代之后,计算机的能力爆炸性增长,紧接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基于大数据下的计算使电脑不断的解决人们实际的问题。最恰当的例子如GOOGLE翻译,人们认为,自然语言理论的确立,在大数据下的支持下,只要不断累积数据,积累足够多的例子,最终会使电脑接近人脑的处理。

侯世达不是这么看的,他认为这根本不是人工智能。这只是人给予电脑的命令而不是电脑自己的思考。比如计算机国际象棋战胜世界冠军,它只是能够大量的快速运算各种可能,最后选择一种得分最高的下法,这种大数据和编程为基础的方向,完全忘记了人工智能的真正含义。

计算机至今无法识别一个手写的A,这就是“验证码”的由来,需要知道所有A有什么共同特点,“需要理解思维范畴的流动本质”,大脑有办法透过不相关的表面信息直击要害,提取核心,从你的想法和经历中找到一个故事或一句话来回应,“运用创造性类比”,这才是人类智慧的核心。

侯世达在1980年之后的30多年以来,一直很落寞的自我心理建设的做着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研究,大部分时间都消磨在自己的书房,按照侯世达的说法,现在的人工智能都在研究产品,而他一直在探索“什么是思考”。这很像一个输家对功利世界的抱怨以及自我安慰。

前后的阅读最令我震动的是下面发生的事,它和我的直接体验有关。

GOOGLE翻译刚出来的时候,我欣喜若狂,我在想,虽然它现在翻译不准确,但五六年后,大数据的运算,一定会最终解决翻译的问题,我们再也没有学习语言的烦恼。情况真的如此吗?GOOGLE的工程师发现,系统依然在变好,但进步的幅度明显变小了。我自己使用GOOGLE翻译的体验,这个感觉很强烈,最近几年,我感受不到它的改变。

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明语言的复杂性。我跟朋友散步,路遇车位管理人员指挥一个司机停车,大声的叫:“打死了,打死了!”GOOGLE翻译如何理解?需要多大的数据才能理解?自然语言生成理论的数据收集,和语言的随机性、跳跃性以及发展变化,节奏能够同步么?这让我想到宇宙,它还在不断膨胀,人类需要探索的空间,是增大了,还是变小了?

思考的歧途?思考一下侯世达的“思考”,也是有趣的。


    关注 读易洞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