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泛滥,投资水深:押中小米、快手等,晨兴资本的秘密武器

 



根据晨兴资本创始合伙人刘芹在“第十二届中国投资年会”演讲整理

我进入投资行业有十八九年了,基本是在投资中成长起来的。目前晨兴资本有多家公司在与资本市场做沟通。很多朋友问我,“过去这么多年积累下来,有什么值得总结的。”

总结晨兴资本的投资有四个关键词

第一,我们对任何投资的方向做“长考”。

第二,我们不一定做非常大数量的投资,我们比较强调精品,少投、不投多、做减法。

第三,做非常精细化的投后管理,在公司策略和发展角度,特别是关键人员的招聘上,花更多的精力。

第四,晨兴资本的投资理念是比较强调长期性和复利效应。

所以简单总结,长考、少投、精做、复利,是晨兴资本过去20年最重要的关键词。

可能大家会问,“是否靠这四个关键词就能抓住优秀企业”?晨兴资本专注早期风险投资。这个行业的特性决定它是一个小概率能成功的事。因此,决定投资的公司成功回报倍数或者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是企业家和创业者,在创业者层面,刚才所说的四个关键词的落脚点是,“我们到底要与什么样的企业家和创业者在一起”。

早期投的是变异、变化

很多人说,是否你们对有经验、有成功背景的连续创业者感兴趣。确实,我们过去这么多年的投资理念,有非常多的连续创业者,也就是他们有过多次的创业经验,他们是晨兴资本非常关注的一类创业者。

但实际上早期风险投资,投的是变异,投的是变化,每年我们投的东西跟过去投资的,既有延续性也有很多不同,这也意味着,过去经验丰富是不足以覆盖变异的。

因此,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投资,是投变局者、变革者。在这点上我们既关注有经验的连续创业者,我更关注一些没有经验的Fresh的年轻创业者。

颠覆巨头 需要Fresh的人

最近几年,我都会去硅谷,和他们一线的投资人做交流。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在美国见了一个公募过来的投资人,他们是Snapchat的投资人,当时是在美国具有支配位置的公司。我就问他当时你选人的时候,为什么选择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他们没有任何的经验,为什么你们不去选择一些从Facebook里面出来的人?

他说的话与我们有非常强的共鸣。他说当时第一次内部讨论Snapchat的交易,一直有争议的是,如果有一家公司能够撼动Facebook这样的巨头,到底该有Facebook的经验还是没有这样的经验,他们的结论是没有。

因为一个小公司要能打败大公司,一定不是用大公司已经成功的经验和要素打败它,一定是找到现在的巨头所没有的,一些非常Fresh的东西才有可能,没有被Facebook影响过的年轻人,才会提出不一样的观点。

我认为这个点对我们有非常大的启发。这就是为什么在2011年的时候,晨兴资本内部会选择快手。我们相信移动社交、富媒体化、多媒体化的体验是当时一个全新的视角。但当年,没有人太多提到这一观点,而且来找我们的创业者,也没有所谓的成功经验背景的,恰恰,这种创业者,没有经验但是在很多需要强调变异的方向上,没有经验的创业者才会具有这种原创的想象力。

投人:不衡量短板 找优点破局

当然,我们也支持非常多的连续创业者,大家都知道我们投的小米这样的Case。雷军作为创业者,2010年启动小米,如今已经进入第八个年头,但2012年小米在市场上就得到广泛认可。

我有时候跟人交流说手机这个业务太难了,需要跨资源的整合和各方面的创新,是个任何方面都不能有短板的行业。即便这样,小米经历起起伏伏,但为什么走得这么稳快,我认为主要是因为雷军创业20年。

我们不能把小米创业的成功和前期十几年他在金山创业的历程割裂来看。因此,无论是我们投资像快手这样Fresh的创业者,还是像雷军这样经历20年起伏的有经验的创业者,他们都在晨兴资本的视野中。我们认为他们都一样地优秀,这是因为不同的创业方向要求创业者有不同的素质。一个创业公司、一个创业者一定不是衡量短板,而是寻找他的优点来找到破局的机会。

资本泛滥情况下 如何捕捉创新机会

回到今天的主题。我们怎样看2018年的投资。总结过去将近20年的投资,晨兴资本的四大关键词,简单讲就是长考、少投、精做、复利效应,这些方法都要落实到创业者身上。因此我们最重要的工作是,找到优秀的企业家与他们一起成长。

放眼2018年的投资圈,我认为走到了非常不一样的时点。2000年我刚入行时,VC还是个没受到关注的行业,也没有像投中这样的年会来关注行业。我们现在投资所谓TMT行业,当时都一个边缘行业。

今天这一行业突然成了高大上的行业,现在好像人人都在谈早期投资和创新。这带来了两个不同的效果,一方面是大家越来越关注了,但另外一方面,我认为带给这个行业不好的现象是钱太多了。

从投资角度来讲,今天面临的一个不一样的环境是资本的泛滥。而且大家慢慢关注到,美联储也好、中国的央行也好,都在谈及是否现在要从原来的资金放水慢慢开始收水。但至少看到的VC行业,各家资金庞大的数量没有任何减弱的迹象。

所以我们今天面临的是,一个超多资金背景下,怎样来继续捕捉创新的机会,保持住投资好的表现。

这样的背景下也带来了一些好的方面:

例如,VC所关注的TMT行业,从边缘的垂直行业慢慢变为主流行业。它不仅影响在线的商业模式,还开始影响到行业的方方面面。最近我们投资的小鹏汽车、地平线,都反映出来我们自己的几个观察。

第一,TMT行业从垂直的On line模式,延展到教育、金融、汽车、旅游各方面,从这点来讲,整个行业已经进入主流视野范畴。

第二,互联网自身也在不断演进,从早期的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到今天的物联网。物联网的基础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我认为中国的制造业、服务业,其实都与TMT行业存在共生性关系。

中国的整个经济可能会升级为智能经济时代。智能经济就意味着数据和算法,以及和现有传统行业之间出现“+互联网”的特征,使得整个生产效率提升。

三动力驱动2018投资

因此晨兴资本展望2018年,我们认为投资机会是被这几个东西驱动:

第一是中国自有的,自己逐步定义的国际化2.0,也就是中国的全球化。

第二中国的消费化,消费的升级不仅是在一、二、三线城市,在三、四、五线甚至是农村也在进行消费升级,我们已经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投资机会。

第三种就是科技本身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物联网、智能化,都还有非常多的机会。

中国技术创新进入窗口期

最近大家关注最多的是,中美对科技创新上的争夺和竞争格局,在这里我们投的公司,比如说像地平线恰恰是做芯片的。上个星期我刚开完公司的董事会,这家公司是我们三年前投资的。

结合当下大家在讨论,中国今天的科技创新已经从模式创新走向底层的技术创新,我非常认同这一点。最近两天,我的朋友圈充满各种各样的争论,就是怎样来看芯片和底层创新。我认为回到商业本质的地方,10年前我们内部基金的策略是不看所谓的原创性底层科技创新,今天我们大胆地提出要非常积极关注底层的科技创新,为什么?

我们必须要来回顾一下科技创新每一次成功的要素。从PC、移动到今天的人工智能,每一代的科技公司都面临窗口期。这个窗口期给科技公司建立的真正壁垒是生态和整个市场。

因此,每一次科技原创性的时机都有一段科技窗口期,领导型的公司都能利用这一窗口期建立起巨大的科技壁垒。以前的中国是以市场换技术。我觉得是因为我们错过了70年代的芯片大发展,90年代的PC大发展,在2000年的时候,我们仅仅赶上了互联网模式创新的窗口。

但今天中国有机会用市场创造技术,是因为这个Timing对了。我们的人才和资本有机会在同一起跑线,依托中国强大的市场规模来创造原创的技术。

我想强调的是当下,中国投资的机会逐步进入深水区。我认为我们在2018年是极其幸运的,我入行20年亲历了这个行业的发展,所以展望未来20年,晨兴资本在座的同仁,都面临一个让人兴奋的时间点,挑战虽然很大,机会依然让我们每个人充满信心、充满渴望。


    关注 21创投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