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SR父母课堂】你的孩子愿意和他人分享吗?

 





现如今,大家的物质条件都好了,多数家庭又是独子,孩子的物质生活非常丰厚,可以说是啥都不缺,孩子想要一样东西,家长基本都会满足,因为小小的TA不仅有爸爸妈妈的疼爱,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七大姑,八大姨等万千宠爱。可是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会怎样呢?在中心,经常有家长向老师咨询,自己家孩子特别小气,不肯把玩具给别人玩,恨不得全部藏起来。一方面家长觉得很没面子,同时又担心孩子将来与人相处能力不行,不知道该怎么办?

家庭中帮助孩子养成分享习惯的几个小方法

1.让孩子与家人之间养成分享的习惯

现在的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宝贝,有好吃的好玩的都先让孩子满足,容易让孩子养成只考虑自己、“吃独食”的习惯。平时有好的物品引导孩子和家人一起分享,这样孩子也很容易和其他人一起分享。

2.父母对孩子言而有信,帮助孩子树立对他人的信任感

还可以引导孩子共同合作玩玩具,比如可以合作扔球和接球,自行车可以一人骑一人坐在后面等。

孩子不愿分享,有时是担心给了其他人就要不回来,或者是担心把玩具弄坏了,因此培养孩子对他人的信任感很重要。平时答应孩子的事情尽量做到,做不到就提前跟孩子说,当孩子觉得父母值得信任时,对他人也会多些信任。

3.多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在集体活动中,会涉及很多物品的交换和快乐的分享,孩子也会觉得分享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学龄前的孩子,保护自己的玩具不愿给别人玩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因此不要给孩子贴上小气的标签,平时多征求孩子的意见,孩子不同意的话不要勉强,还可以引导孩子交换玩具或者一起玩,再加上孩子之间慢慢的熟悉,可能会发现,不知什么时候,两人玩具已经不分彼此了。
确认物品所有权,是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前提

孩子约在两周岁左右,自我意识开始有明显的发展,喜欢说“我的”:我的手,我的衣服,我的玩具,我的凳子等;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对于父母的安排经常说“不”等等。当孩子逐渐明白哪些是自己的物品,自己能胜任哪些事情的时候,自我意识就逐渐形成,这也是孩子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的基础。由此可见,当我们要求孩子把玩具跟其他小朋友分享的时候,孩子说“不行,这是我的”,孩子是在强调自己对物品的所有权,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正常现象,家长切莫给孩子贴上“自私小气”的标签。如果一味强调分享而没有保护孩子的物品所有权,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会受到影响。

拥有对自己物品的控制权,是分享的前提

只要我们尊重孩子的所有权,TA感觉对自己玩具有控制权,很多时候是愿意分享的。因此当其他小朋友想玩自己孩子的玩具时,征求孩子的意见就非常重要。如果孩子觉得自己的玩具是安全的,很多时候都会愿意分享;

如果家长碍于面子,要求孩子把玩具给别人玩,孩子不听的话强行拿走分享给别的孩子。逐渐家长会发现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护的更紧了,对别的小朋友好像也有了敌意。如果没有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孩子会产生对自己玩具无法控制的恐惧感,更不愿意让别的小朋友碰了,离家长的期望南辕北辙。

交换和合作,帮助孩子感受分享的乐趣

如果孩子的意见是不同意分享,还有一个中间方法,就是交换玩具。可以引导其他孩子用玩具和自己的孩子交换,这样双方都能玩到新鲜的玩具。不过交换也需要双方都同意才行,一方不同意的话就不能勉强。

去别人家玩的话,带几个小玩具是个好方法。万一小主人不肯的话,就可以交换玩具。分享从交换开始,孩子就容易接受很多了。因为孩子在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的同时,也拿到了别人的东西,这样孩子的心理会平衡一些。通过与人交换,建立起分享的安全感和快乐体验,这样孩子就慢慢地愿意主动分享了。

除了交换之外,还可以引导孩子共同合作玩玩具,比如可以合作扔球和接球,自行车可以一人骑一人坐在后面等。

自然结果法帮助孩子体验后果

如果孩子不同意交换玩具,父母也不用勉强,不如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孩子不同意跟其他人分享,过段时间希望玩别人玩具的时候别人很可能也不会分享给他。当孩子遭到别人的拒绝时,就会明白他当初不愿分享给别人的感受。孩子的人际交往,还得他们自己去体验与解决。相信孩子经过切身的体会之后,会慢慢悟出分享交友的道理。


    关注 蒙特梭利国际早教如东中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