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新时代三农节目如何唱响主旋律?

 

作为党和国家政策的扬声器,新时代广播电视媒体更应与时俱进、积极发声、突破创新,高质量办好三农节目,唱响时代主旋律。...



“农,天下之大本也。”“农事”不只是“农民之事”,也是“全民之事”,更是“国之大事”,需要汇聚民智,凝聚人心。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作为党和国家政策的扬声器,新时代广播电视媒体更应与时俱进、积极发声、突破创新,高质量办好三农节目,唱响时代主旋律。

作者:赵贤 秦思思 张伟

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



“现在国内进口牛肉这么多,中国牛怎么办?”带着满腹疑问,山东的小养牛户牵着牛犊走进《大国农道》录制现场,听行业专家解读国家农业方略,梳理全球农经大势。“今天下午三点,咱村还有一个大好事,就是要开绿地合作社的分红大会,给大家分钱了,大家可别忘了!”在《脱贫大决战》中,央视主持人海霞化身狮子口村广播员,用河南话喊老乡们领合作社的分红。

近期,中央电视台《大国农道》《大国根基》,河南卫视《脱贫大决战》(第二季)、东方卫视《我们在行动》、贵州卫视《关键时刻》等三农节目纷纷亮相荧屏,令观众耳目一新,没想到“原来三农节目还可以这么好看”。
《大国农道》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把乡村振兴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作为舆论阵地的排头兵,广播电视媒体也要适时而动、积极探索、创新创优,推出一批突破传统节目窠臼、体现国家战略高度、宣传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营造全社会助力三农良好氛围的精品力作。《大国农道》《脱贫大决战》(第二季)等一批节目的播出和走红,可以说是三农节目唱响新时代主旋律的成功探索。
以人为本讲故事,好政策更加动人心
如何把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送到千家万户,送进观众心里,这是新时代对三农节目的新挑战。广播电视媒体要坚持接地气、讲实事,通过对故事的深度挖掘和直抵人心的讲述,做好政策的“讲解员”,在“政策”与“人民”之间架起情感的桥梁,让好政策春风化雨、打动人心。《大国农道》讨论的是全球农经大势,但也不忘以人为本,以小养殖户、小种植户等普通群众最关心、最亟待解决的事情作为切入点,由浅入深阐述国家对农政策。以“扶贫”为主题的《关键时刻》《我们在行动》《脱贫大决战》(第二季)不约而同地将镜头对准了脱贫攻坚一线的典型人、典型事,既有基层干部的感人经历,又有普通农民的奋斗历程,更有脱贫群众的真情流露,用有血有肉有担当的人物群像讴歌了人性之美,拉近了节目与观众的情感距离,让饱含人情味儿的故事成为带动观众理解国家政策、弘扬主旋律的载体。
《关键时刻》
全媒体融合传播,多维度延伸受众面
广播电视媒体应借媒体融合之力,在融合形态、传播手段上深度挖掘、推陈出新,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短视频、直播等新兴媒体和形式,提高三农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做成全民聚焦点。《脱贫大决战》(第二季)采用“互联网+TV+扶贫”模式,依托河南广电全媒体矩阵,融合广播、电视、报纸、网站、新媒体,以及户外大屏、有线电视开机画面等手段,实现了多渠道的覆盖。如河南广播电视台客户端“猛犸新闻”对每期节目录制过程进行全程图文直播,吸引了数千万的关注度,同时整合《老家的味道》《大象TV市集》、河南广电喜买网等全媒体资源及电商平台,为群众滞销的农产品架起了通往市场的桥梁。《我们在行动》由东方卫视联合新浪微博共同出品,节目充分融合“两微一端”,将线上扶贫节目和线下扶贫活动有效结合。一方面,充分发挥新浪微博的社交属性,将嘉宾身体力行的助农经历以文字、短视频的形式分享在微博中,吸引了大批粉丝、热心观众关注和建言献策;另一方面,将二维码嵌入节目中,让观众通过扫描二维码购买农产品,助力扶贫工作。
《脱贫大决战》(第二季)
自主创新做精品,唱响新时代最强音
三农节目如果找准“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自主创新方向,在节目形式、话题选择、环节设置、技术制作等多方面精雕细琢,一样可以打造出精品力作。《大国农道》采用全新的抗辩形式,选取三农领域的热门话题,通过主持人和嘉宾以及现场观众的充分对话、辩论与交流,把对政策的思考和梳理过程留给观众。同时该节目创造性地引入人工智能主持人“823”,其傲娇、诙谐的主持风格令节目兼具戏剧性和趣味性。《我们在行动》《脱贫大决战》(第二季)则把走基层、一线纪实等常见模式和综艺真人秀等创新元素有机融合起来,通过名人“真而不秀”的走心参与,最大化地创造社会效益。演播室情景讲述类栏目《关键时刻》,则用丰富的声光电手段,通过情境式讲述与沉浸式访谈交织的形式,给观众以感官上的艺术享受、心灵上的感染启迪。纪录片《大国根基》则巧妙地运用了航拍技巧,画面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这些都是三农节目突破创新、打磨精品的可贵探索。
《大国根基》


随着《大国农道》等节目的上线,三农节目可以说是迎来了多点开花的可喜局面,但三农宣传依然任重道远。广播电视媒体要持续扎根农村,探索更加多元的节目主题,通过加深融合传播将精品做成爆款,同时地方电视台也要因地制宜,推出具有本地特色的节目,努力做到精准服务三农。

>>>持续扎根乡村,探索多元主题。在我国辽阔的大地上,有数以亿计的农民在播撒着智慧,收获着希望。这里不仅有脱贫攻坚的冲锋号,也有乡村振兴的协奏曲,还有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青山绿水的乡愁情怀、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这些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广播电视媒体要持续扎根乡村,对焦“奋斗的人民”和“人民的奋斗”,深入挖掘更多元的主题,全方位记录这个伟大的时代。

《我们在行动》
>>>加深融合传播,精品做成爆款。一些三农节目虽然制作精良、诚意满满,但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语境下,“酒香也怕巷子深”。“独行快,众行远”,制作机构要牢固树立品牌运营意识,提高节目宣传推广能力和水平,积极运用现代传播技术和营销手段,抓住节目精髓,精准打造、精准推送适用于各类型媒体、平台和对象的宣推产品。

>>>做好地方节目,精准服务三农。地方对农频道,如陕西农林卫视、河北农民频道等,对于解读涉农政策、传递致富信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可谓意义重大。在新时代的号召下,更应该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为本地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精准发力,以“服务三农”的大情怀,通过“接地气”的节目形式,凝聚正能量,做成当地“农村人自己的频道”。

新时代对三农节目提出了新要求,广播电视媒体应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与伟大祖国的历史进程同步伐,与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相融汇。凝聚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强大合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助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唱响新时代主旋律。

编辑:晋良子 王梦茜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


    关注 广电时评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