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是如何被戴上枷锁的?

 

在现代人的眼中,科举相当于古代的高考。拜那些不知为何盛行于今天的观念所赐,科举的名声总是不太美妙。...

每次阅读都是一次探险,充满惊喜和刺激。
(宋人所绘的科举考试图)


生于隋,长于唐,“发育”于宋,盛于明,衰于清,科举一路走来,正如人的一生,经历着各个阶段。不幸的是,就像面对一位老者,今人对科举的印象更多停留在他的耄耋之年,耳闻的都是它老年的故步自封、冥顽不灵;甚至在他身上还戴着难看的枷锁。至于他青春年少时期曾有着怎样的活泼天真与灵巧动人,实在很难想象。
对科举的误会
在现代人的眼中,科举相当于古代的高考。拜那些不知为何盛行于今天的观念所赐,科举的名声总是不太美妙,以至于在课堂上讲到“隋朝发明了科举制度”的时候,并不能引起学生们像对秦朝统一文字、度量衡一样由衷的惊叹和崇敬。

相反,大家的反应差不多就是一个字:哦。对于青少年来说这个反应太正常了,一方面是科举的意义显然不像统一文字那么直观伟大;另一方面,联系到大多数人都处在“被高考折磨”的过去式和现在进行时当中,对其古代的“前身”自然也就没什么好感了。

对此我想说:科举被“冤枉”了,它才不是什么“高考的前身”。如果硬要打个比方,比高考更加惨烈的公务员考试才差不多算是它的传承者,高考只是个后生辈的山寨小弟。没错,科举制度从一诞生起,就是为了选拔人才而设置的,而不是要故意为难学生——当然,高考也不是,何况现今也早已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了。

从形式上,我们熟知的科举可能更类似于现在的作文比赛或作文考试。别看形式简单,要想得高分却很难。就好像,把现有高考的形式替换成作文竞赛,大家摩拳擦掌地准备大显身手,拿到作文题目,刷刷刷,不假思索开始动笔。结果最后得知自己审错题目,那文章就白做了,就算写得再漂亮也于事无补。

就算审题这关通过,后面还有更多关在等候。比如,若是文章立意有违正确的价值观,那多半也要被pass;如果恰好关于这个题目的内容是考生不擅长的,那么凭一篇连自己也不知所云的、凑字数的东西,恐怕很难有一个好成绩……总之,这样的考试随机性太大了。

所以,我们流行观点中认为古人死读书(四书五经)、写死书(八股文),没什么了不起,但其实要想考好这种“作文竞赛”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看着现在的高考作文慢慢变成“新八股”,就知道今天的我们并不比几百年前的古人强多少。何况,能把有限的资源放到无限的题目中做成固定格式的文章,也是一项技术活,不是人人做得来的。
科举的青春期


今天一般对科举的认知,多半来自于明清的印象,是已经衰老了的科举考试,早已不是原汁原味的科举了。这就好比儒家学说传到宋朝,也被加入了一些“新鲜血液”——程朱理学。正是有了这样的作料,儒家学说开始变味,明清科举也是一样。

不过也不必把程朱理学看得过于“邪恶”,在那个时间出现了理学,不是一个纯偶然事件由于我们通常更强调理学“坑爹”的那一面,所以容易忽视它还有一些正面的作用,那就是经过理学的梳理,儒家学说变得更系统化了,成为了一个体系。当然,其负面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这情形和科举颇有类似之处。没成熟的时候活力十足,但不够系统化;等成熟起来了,各种各样的毛病也来了。就在科举走到它兴盛期的时候,同时也开始埋下了衰落的种子。

和唐朝相比,宋朝的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所改变,并且还提高录取率,完成了“扩招”。从形式上来说,唐朝几乎年年开考,是开考密度最大的朝代。考试分两级进行(也就是中央及地方的预试和尚书省的省试),科目很多,有进士、明经、秀才、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据说达到了五十多种,但人们最常考的就是进士科和明经科。

到了宋朝,逐步定下来三年一考的州试、省试及殿试三级考试,常考科目也删繁就简,其中进士科一枝独秀。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后来,导致大家一提科考就以为只有进士科,完全忽略了以前还曾有过那么多科目。

从内容上看,唐朝的明经、进士考试,一开始只要考试策就可以了,主要是经义或时务。其中的时务和后世的“策问”类似,是由考官提出有关经义或政事的问题,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可见还是比较偏重实用的。这种情况到后来就有变化了,进士科越来越重诗赋,就是说要有一定文学水平才能应付。

到了宋朝,在王安石手中,考试内容发生了巨变。在他老人家的主张下,宋神宗大笔一挥便取消了诗赋、帖经和墨义,代之以经义、论、策来取士。不能不说,这种做法还是有道理的,如果说唐朝初年科举考试重时务还有实用价值,到后来慢慢转到重诗赋上来——这的确不像选拔官员,更像选拔文科生。

所以,改革考试内容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但是要改成具体考什么却不是那么简单。王安石划出了考试范围,有大经、有兼经,此外还有他自己的《三经新义》,这些都是考生的必读书。但考试只有前两场才用到经义,后两场要考论和策,并且殿试只考策。既然经义考试被王安石夹带私货传播自己的新学,那么他提出考论、策的思路则是合理的;但却被很多人反对,比如苏东坡。

我们在看王安石故事的时候,苏轼和司马光一样,总是扮演一个守旧的“反派”。王安石变法的其他方面且不说,在科举这场“官司”中,文学家苏轼的眼光确实不及王安石。之后,《三经新义》不出意外地被取消了。

经过宋朝这么一折腾,科举迅速成长,再也不是之前那副幼稚的模样。一比较就会发现,唐朝对科举就像父母对小孩子一样,比较宽容,给足了机会;到了宋朝,对科举这孩子的要求就提高了。

如果看明清时期的科举,会发现和宋朝科举有很多相似之处,更多的是继承而非变革。这就像人们长到青春期开始发育,基本奠定了成年后的模样和特点,这时再去寻找童年时期的影子就有些困难了。
科举的枷锁


到了明朝,科举已经长成一个壮汉,来到了他的鼎盛时期,同时也被戴上了枷锁。此前的考试,是“英雄不问出处”,不管你是学院派出身,还是自学成才,只要能考上就收。

但到了明朝,所有人都要进学院,就是说必须要有“文凭”才能去考试。不过这还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从明朝开始,要考万恶的八股文了,尽管只是乡试、会试的头场中用到,但是如果这基本的考试都通不过,后面的考试也就不用考虑了。

八股文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一提起它来如临大敌?其实细看,八股文对于会考试的人来说仿佛不是很难。

首先,它的范围很固定,就是四书五经,题目也是四书五经中的文句,所以考生只要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其他所有知识都不学,也一样能行。

其次,八股文结构有定式,字数也有限制,句法也要求对偶。所以,不用费太多笔墨,按要求用四书五经的意思拼“对联”就是了。

再次,八股文的措词要求是要代圣贤立言,要模仿古人的语气,就是说话要像老先生那样。这也罢了,反正不说些怪话就是了。这种东西,到底有什么难考,怎么大家都在痛骂它呢?

确实,八股文不像诗赋对文才有那么高的要求,不像论策对应对能力有一定要求,也不像帖经那么没技术含量,看似是一种很平易近人,又能担负一定选拔任务的考试文体。可是,一个人觉得不难,觉得能够写得来这种东西,大家都觉得可以写得来,这就难了。

所以,除了少数确实写得好的(我相信任何文体都会有人才把这种文体发挥得淋漓尽致)和完全不靠谱的烂文之外,多数可能写得都差不多。从这么多大同小异的文章中选拔人才,对考官来说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今天的作文阅卷已经不那么关系重大了,除了满分作文,老师们并不介意给很多人打出同样的高分,况且一篇作文本来就不能决定什么;而科举的考官不同,他们是一定要给考生们分出高下的,可有时候真的很难选。这就造成了一些不公现象,并给背后的暗箱操作留足了空间。我们今天一说科举,随之而来的就是“科场舞弊”这种负面印象,多数也是这么来的。

不过,八股文成为众矢之的,显然不在于它好不好考,而在于它代表了一种思维定式,无论从范围、形式上,都把一个本来是最低限度的知识、能力要求变成了对当时考生要求的上限,只要学好四书五经、写好八股文就能当官,谁还去学习其他知识?谁还去研究其他学问?除了有追求的人之外,对大部分世俗者而言,能当官就已经是人生的最高目标了。

而且八股文还要求用老先生的语气写文章,一群十几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用这种语气说话,久而久之自己也被熏陶得老气横秋,说话又酸又腐。所以说它造成了科举考试的暮气沉沉,还真不是冤枉。所以八股文就真的像一副枷锁,让科举付出了成长的代价。

如果说唐朝考诗赋,看似有些不实用,但好歹选出了不少名动后世的大诗人,比如王维、白居易(这两位依我看,做官也就那么回事,但是作诗就真的非常好);宋人看出了诗赋不够实用的一面,想出了考论和策的方略,却也没能真正革除痼疾;到了明朝,简直走向另一个极端了,那就是“既不实用,也无才气”,选拔上来的人似乎很多是碌碌无为之辈,同时还阻塞了更有才气的人进入官场,只能在场幻想一下穷书生空手套白狼走上人生巅峰的痴人之梦。
● ● ●
本文摘自《一千年前的情怀:唐传奇的秘密花园》

作者:扶楠

出版:九州出版社
还原唐人生活的点滴,探寻传奇隐秘的历史花园。这里有张生与崔莺莺另娶别嫁的爱情真相,李世民入冥背后潜伏的刀光剑影,女侠聂隐娘神出鬼没的瑰丽江湖,孙悟空原型的奇诡遭遇,月下老人牵红线的趣味传说,长恨歌吟哦的千古绝唱。听霍小玉临终别离的悲愤诅咒,看虬髯客远遁中原的洒脱背影,惊醒太守南柯一梦,怅然卢生荣华一生……

以文章之奇而传事之奇,本书围绕唐传奇传世名篇,从生活、爱情、文学、历史、侠义、神怪等多个角度进行解读,追寻那个时代留下的美丽足印,畅想一千年前动人的情怀。
精彩书摘
隋唐风度,是一种怎样的气质?

唐传奇里的爱情保卫战

门第与婚姻的缘分

真正的剑客

仓央嘉措:不负如来,不负卿

辩机和尚:醉笑陪君三千场

苏轼:相逢一醉是前缘

古代的美男长啥样?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读书会,成为会员,参与我们不定期举行的免费福利赠送活动;另,您也将会在每个节气日在所填写的邮箱中收到我们送出的《读·享 | 九州》电子杂志。
九州出版社读书会


ID:jzhpress

长按识别左边二维码,

书香九州,智慧长留。
Copyright ©2016年
九州出版社读享团
Email:jzhpress@126.com
企鹅:2635599399
个人微信号:jiuzhou911,暗号:寂寞就读书


    关注 九州出版社读书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