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我们必须接受的事实是:越努力,越孤独

 

越努力,越孤独,越孤独就越努力吧。...



聊天片刻

不止一个人和我分享过这样的心情了,“我这么努力,为何却如此孤独?”

这是我纠结过几年的事情,今天就从我的角度和大家分享下,如何克服这种孤独。

我和闺蜜小千的微店【熹文乐荐】中,上新了更多的预订款,今年每一周推荐的书籍,也都在里面啦,2016年剩下的2个半月,大家一起加油啊~

从一本好书或好物开始,开启一周的充实快乐模式!



早上五点半就从家里出发去游泳馆,马路上的车子寥寥无几,路灯下偶尔闪过几个黑影,那是晨跑的人,天空黑出凛冽的颜色,看得清云层狰狞的轮廓,它让每个早起的人都显得都有点孤独。

想起一个刚刚进入社会的妹妹和我吐槽,“为什么连努力都要被排斥?”

那种孤独感,大概和我此刻的心情相仿吧。

那姑娘每天在格子间坐上8个小时,常常在下班后飞奔去健身房,周末用书籍和补习班充电,格子间其余的姑娘们八卦闲聊,渐渐有关她,她时常听见别的姑娘捂着嘴在自己的背后轻轻笑,不解也难过,心里总是升腾起巨大的孤独。

她和我说——

“我不是不喜欢享受生活,可是耗到半夜的喝酒唱歌真的不适合我。”

“为什么有人听我说晚上去健身房就冷嘲热讽?我做错什么了吗?””

“常常有人对我说周末去学这东西没用的,可这些课程正在帮助到我…”



看松浦弥太郎的书,他高中辍学去美国游荡的经历把我拉回了过去,如今已入中年的他在面对回忆时依旧因孤独而伤感。

在什么都不懂的年纪一个人去外面闯荡,孤独大概就是人所能经历的最可怕的感受吧。

有那么两年整,在我刚刚成为异国漂的时候,我的生活里只有上学,打工,灯下写字,半夜读书,好似人生充满正经事,再也装不下其他东西,但我却有大把的时间孤独。

那种让人想疯的无孔不入的孤独,不是一个人住在冰窟窿般的出租房一双筷子一只碗地活,而是身处于一群热热闹闹的同龄人中间,要整日面对他们的不解,排挤,冷嘲热讽。

而后来证明它们发挥出了巨大价值的那些事情,在最初竟是被旁人所不齿的:

换工作是错误的,搬家是错的,打很多工是错的,坐公交车上班的路上读书是错的,有写字的梦想是错的,不断学习技能是错的…好像作为一个努力的人,我的存在本身就是个错误。

大多优秀的人,都不是太合群。

可是那一年这样的话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我根本就不优秀,即便我是那样地努力,看起来和旁人似乎也没什么不同:我的工作一般,我的存款太少,文章实力欠佳,还要读很多的书才会算得上“有些智慧”…

我后来明白,大概这也是为什么我的努力会为我带来孤独:

庸常的人最惧怕身边的同类有了进步的心思。当你去读书,换工作,有了梦想,或者忽然突发奇想买了去环游世界的票,旁人的不解、排挤和冷嘲热讽并不是在阻拦你,他们说不定也有那样的进步心思,只是你的出现干扰了他“一直想做却拖着不做”的生活模式,这样的人总是惧怕你早于他变得优秀,他们需要你的平庸,在他们身边,成为一种安全。

我跟那个格子间的姑娘说,“越努力,越孤独,越孤独就越努力吧,不尽快跳出庸常的圈子,你就永远孤独,跳去更好的圈子里,你才可以看到属于自己的热闹,在那里,你可以感受不被人嘲讽只被人尊重的孤独。”

游泳馆周内6点开门,我把车停在外面时,时间显示6点零5分,我从外面望去,10条泳道,每条都装着至少3个奋力游泳的人,我原本沾沾自喜自己来得多么早,其实在更优秀的圈子里,我是最迟的那一个。

我在游泳馆的停车场,写完了这篇文章,天空也从孤独的黑变成了热闹的白,那些早晨6点钟就开始奋力游泳的人已经披着浴巾、头发湿漉漉地走出来了,我放下电脑,锁了车,手里攥紧泳衣袋子朝那里走去。

哪怕孤独,我也要为新的一天付出努力了。
- End -
文 | 杨熹文
微博 | @杨熹文


作者杨熹文,常驻新西兰,热爱生活与写作,相信写作是门孤独的手艺,意义却在于分享。出版书籍《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讲述一个姑娘在异国他乡的奋斗史。



点击原文链接,即可进入我的微店


    关注 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