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利电影女孩的朴素梦想:对话泉五国际部郑雅钰

 

她带着梦想和摄像机,踏遍巴黎、旧金山、剑桥,寻山问水,归来还是少年。...



新东方厦门学校

微信搜索:xm_xdf

关注

厦一站·美国

厦漳泉留美校友寻访之旅 第7
在泉州的留学圈子里,郑雅钰是一个响亮的名字。泉州五中国际部第一届优秀的毕业生,她的身上有着一股神秘的气息,在法国巴黎学国际关系,在美国伯克利学电影研究,而就在我们采访的前两天,她收到了英国剑桥大学研究生的offer。这个一直被大家认为“读书特别优异”的学霸,却选择了一条在大众看来非常理想主义的“电影”道路,这也是我在访美之前心里的一个疑问。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位于旧金山旁的伯克利小镇,是美国TOP15的名校,加州系统排名第一的学校。它的国际生占比是11.9%,旁边有知名的加州葡萄酒产地纳帕谷(Napa Valley),海湾大桥Bay Bridge,硅谷,还有优胜美地国家公园Yosemite National Park。知名校友包括数学家丘成桐,陈省身,李政道,还有小说家杰克伦敦等。其标志性建筑有萨瑟塔,每逢正点便会鸣钟、奏乐;还有萨瑟门,为主校门,20世纪60年代“言论自由运动”的中心地点之一。曼哈顿计划的总指挥奥本·海默曾经执教于UCB。


郑雅钰

巴黎政治经济学院-加州伯克利-剑桥电影人生 | 理想与现实的平衡

“我希望通过电影与世界对话”
在正式与雅钰见面之前,我们在线上有了一些简单的交流。隔着15个小时的时差,我在电脑屏幕的这一边等着雅钰上线,有的时候是在她剪完片子之后,和她沟通此次采访的内容。彼时她正在纠结升学还是就业,申请了一些学校的研究生,也试着找了一些美国和中国的工作,感受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带来的焦虑。“前途未卜吧”, 她说,“电影这个行业,在国内还是不太规范,起点收入不太高,也会考虑要生存的问题,而待遇好的工作又不是电影相关,会觉得有点偏离了梦想。”而此时她坐在我的对面,神情澄澈而淡然地与我们侃侃而谈,这个在大家看来求学路上所向披靡的女孩,卸下了她所有的光环,娓娓道来她的留学心路,而在这须臾之间,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坚定又纯粹的力量,区别于外界赋予她的世俗标签,聆听着她想要通过自己的方式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朴素梦想。

留学绝非是一时兴起,它需要万全的准备

决定出国之前,雅钰是泉州五中普高文科班的学生,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在国内也能够上一流的大学。所以当提出出国这个念头的时候,父母多是有一些讶异并且反对。

“当时我爸妈觉得在国内读完本科,积累一定的资源和人脉再出国,以后回国就业也比较方便。但当时我对国外大学的向往很强烈,初三毕业之后跟着游学团去英国,参观了牛津和剑桥,也结识了一些各地的学姐学长。他们中有四个申请哥伦比亚大学的项目去了美国留学。在与这些学姐学长的交流的过程中,我也加深了对美国文化的了解,同时也在CUUS论坛(Chinese Undergradu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上认识了一些朋友,了解美国的学校和生活以及申请相关的内容。其实我是在充分了解和思考之后,才做了留学的决定。这对我来说也并不容易是一个比较挣扎的过程,要有所放弃从零开始并且要说服我的父母接受这个看似荒谬的想法。”

说服了父母之后,雅钰从五中普高转入了国际部,开始标化成绩的考试,雅思7.5分,SAT成绩2240分,SAT2数学满分,最难考的美国历史也拿到了770的高分。在申请季的时候斩获了包括法国、德国和美国等九所世界名校的offer。

在学校的选择上,雅钰的考虑也和大部分人不同。

“当时我很想去文理学院,像波莫纳学院,瓦萨学院这样世界顶级的文理学院。因为这一类文理学院自由又包容,具有浓烈的艺术气息,同时资源更为集中,和同学还有教授之间的关系会更紧密,互动也会更频繁。除此以外,文理学院的核心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人更具有批判性的思维,这个是我比较认可的理念。但我在申请的过程中会发现,大家对文理学院的认知还是比较浅薄的,尤其是在福建,在泉州这样的城市,当时知道文理学院的并不多,也缺乏了解的渠道。我在申请瓦萨学院的时候接触到了很多优秀的申请者,他们来自北京四中,人大附中之类的国内一流高中,我会发现还是有很多顶级的文理学院,聚集了一波优秀的年轻人,但更多的申请者还是向往大校,想要学热门的专业。”

虽然最后选择巴黎政治经济学院有一部分经济的考虑,但是这所法国顶尖的大学其办学理念和交换制度也终究实现了雅钰的美国梦。巴政要求学生在大学第三年的时候一定要出国去交换,学校与世界上多所大学签订了双学位的项目,例如哥伦比亚大学,悉尼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港大,新加坡国立等。在众多学校中,雅钰选择了伯克利,选择了这个学术一流思想自由的地方。

“电影并非是最初的梦想,

但却是实现梦想最好的途径”
雅钰在剪辑室接受frank采访


当问起为什么选择学电影这个问题时,雅钰的脸上出现了俏皮的笑容。她告诉我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2004年的时候泉州东湖电影院边上开了一家必胜客,那时张艺谋导演的《十面埋伏》上映,爸爸妈妈带着她一起去看电影,记忆中没有关于电影的内容,只有自己哭闹着让爸爸妈妈带着去吃必胜客。她想那个时候自己应该是不爱电影的。真正开始意识到电影对自己的影响是在法国读书的时候,当时结交了一些业界的朋友,开始给他们写稿,编辑东西,后来跟着他们去采访柏林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得益于法国丰富的电影文化的熏陶,开始产生了一些奇妙的触动。
雅钰在与同学一起讨论作品


“我在巴黎的时候,开始学的是国际关系,我会希望自己能够制定一些政策,策划一些项目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一点。但是我发现这个愿望在当下是极其渺茫并且难以实现的。而当我渐渐接触了电影文化之后,我找到了与世界对话的更好的方式,在银幕世界里,我可以创造自己的世界,可以试图去影响别人,去表达自我的想法的观点,这件事情令我着迷

伯克利的电影专业,和大家想象的电影不太相同,它偏向于电影研究,是非常跨领域的一个专业。教授的背景也涵括了文学、视觉研究、文化研究、精神分析学等等。电影已经不仅仅作为艺术本身,而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去分析电影,去思考电影和社会文化的联系,去思考电影背后的意识形态,去思考电影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价值取向和意义。
Durham Studio Theater


“我不希望自己和毕加索、梵高一样,死后才能被看到自己的价值”

我问她,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电影对于你的意义是什么。

她说:“电影是我和外在世界产生联系最具力量的方式,让我能够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文化现象,保持对周遭事物的探索和好奇,并以谦逊尊敬的态度面对未知的一切。我希望我自己的作品能回归到生活本身。一个超越时代的东西,没有人能理解和欣赏,即使百年之后被众人视为天才,还是会失去一些可贵的意义。我希望自己的艺术作品能与大众接轨,能够产生实际的社会效应,它是符合人性的,就像没有读过书的人,看到这个作品,他依然会哭,他依然能够理解和产生共鸣。”

正如她正在做的毕业论文,讲述的是欧洲移民问题,通过纪录片和网络纪录片的新媒体形式来呈现,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个社会问题,她希望更多人能够沉下心去感受影片背后要传达的情感和思考,并且希望带来一些改变。

“接受,并坚持往下走”
雅钰日常摄影


一个人在外的四年时间,从巴黎到美国,感受着不同文化的差异和碰撞,我问她,是否会有身份困扰的时候。

“这是一种在转变的过程。有时候try to hang out with foreigners,有时候又想回到华人圈,是一种挺摇摆的状态。”疲惫的时候也会想回家,做梦的时候也会看到现实的残酷。“我并不是一个极端理想主义者。我在选择时候会思考如何在现实和理想中寻求一种平衡。我不觉得会有真正饥寒交迫的时候,现在大家的物质条件不会特别的糟糕,其实还是可以有一些追求的。”
雅钰日常摄影


而这种追求和平衡也是她最终决定升学的原因。

“我尝试做过一些实习,但是经历过之后,我会觉得这样的工作会消耗我的能量,而不是积累我的能量,这是一个让我非常挣扎的点,我在贡献自己的同时我并没有在进步,我不希望我的人生在我出了学校之后就停止了。我希望我在贡献的同时我是在不断地成长的。而不是在找到工作之后就完全贡献我自己,在消耗我之前十几年学的东西,这是我选择继续读研未来考博的原因。我想要回国教书,尤其是我发现特别是人文学科这一块在中国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大家还是很现实,因为换不来钱,真正愿意投入这个领域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这或许是她最让我动容的部分,她朴素又伟大的理想,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方式,让大家更重视人文学科的价值。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能够有腾出一个空间,让人们静下心来去思考自己想要什么,知道什么是对的,尊重自己的想法,培养判断事情的能力,而这种思考和判断是千金难求的。雅钰告诉我,这样的人文情怀在美国的文理学院,在伯克利是很常见的,也是她很欣赏和敬畏的地方,有遇到就算到了癌症晚期了都还在讲台上讲课的教授,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分钟,也要把他需要告诉年轻人的一切都告诉他们。这种精神是更让人感动的东西,或许他一辈子都不可能成为亿万富翁,但是他做的事情价值无穷意味深远。

“我知道选择这条路会面对一些困难,但我也做好了接受的准备,会找一份工作支持我的生活,也会继续追寻我的梦想,我知道它是有意义的。”
伯克利150周年校庆宣传广告


关于电影或传媒专业就业的问题,雅钰也给了我们一些建议。

“如果选择就业,建议大一大二要找各种实习,在美国实习做久了之后,公司会愿意给你一份工作,基本上都是从实习做起。电影行业刚开始做都是low pay 或者是no pay,实习可以获得较好的经验也是积累人脉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有一些针对中国市场的项目,愿意招一些中国人,但如果真的想要做电影,还是建议多拍东西,作品才是硬道理。”

“我能理解中国家长对儿女稳定的期盼,

我也希望父母能够理解我所追求的意义”
雅钰在剪辑作品


在访谈的最后,我们问她是否有给父母看过自己的作品,有什么想要对父母说的话。她笑了笑说:这是一个好的问题,我觉得他们可能会不感兴趣。因为他们一直都不太想我学电影。我也能理解父母的担忧,他们会担心我学人文学科看不到未来,但是我想要让父母知道,虽然我选择走一条比较艰辛的路,但它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我尽量在我能做的事情里做到最好。希望父母知道自己没有在浪费时间,只是暂时做的这件事情还未被认同。在理想的背面,我还是会坦然地面对着现实,希望在人生中能够得到一些回报,所以我也一直在尽量去平衡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伯克利校园
伯克利标志性建筑Sather Tower


Aiko编后语

采访结束的时候已经临近中午,这次采访也是我们美国之行中,感受最深刻的一次对话。和预想的难以与“艺术家”沟通的场景不同,和雅钰的沟通很顺畅,她表达的状态很松弛,但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观点,都深刻的撞击我们的心。从事留学行业的第四年,作为一个旁观者,见证过非常多的留学家庭从决定留学,准备标化考试到申请的全部过程,聆听过家长的困惑,也感同身受着孩子们的焦虑和煎熬。出国的目的各不相同,但很少看到像雅钰这样,始终保持着的初心,带着想要改变世界的诚意,坚定地走每一步。雅钰带着我们漫步在伯克利的校园,经过伯克利的象征萨瑟塔时,正迎上了整点鸣钟,一次次肃穆的钟声在校园里回荡,随后楼顶的小乐室演奏起悠扬的古典乐。正午阳光明媚,突然想到了伯克利的校训:Let There Be Light,让光明普照,内心感到平静而安宁。希望有一天,我们在导演栏的名字上看到郑雅钰这三个字,希望有一天,她能站在讲台上影响更多人关注人文学科,我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


第六期:讲真,留美就业真的不容易......
第五期:厦门一中19岁男孩在美国诠释,什么叫你“霸霸”永远是你“霸霸”
第四期:你只看到我从社区大学逆袭UCLA,却不知我当时几近崩溃
第三期:主动融入的知性“高圆圆”和撞脸彭于晏的健身小奶狗,你要pick哪一个?
第二期:牛X的UCLA学霸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吗?是的!
第一期:那个爱打球的UCLA男孩竟然在富人区租了房!
扫下方二维码参与
《厦一站,美国》全程直播互动
▲厦门地区中学生及家长
就有机会获得
▲5月26日【厦一站,美国】首映礼门票
▲【厦一站,美国】校友同款纪念套装
▲每一站走访高校限量纪念品
主编 | 张铭泉

编辑 | 林    菁

采访 | 张铭泉

联络 | 林    菁

图片 | 林菁、徐培原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


    关注 新东方厦门学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