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母娘的五十六间

 

半个世纪前我认识了我的丈母娘,她住五十六间。...



金月易

1、

有句话叫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半个世纪前我认识了我的丈母娘,她住五十六间。

五十六间位于城区西南部,裕棠桥西南,西北接裕棠桥弄,东沿大龙港(西塘河)河岸,向南至大龙港与盘溪(朱公桥河)汇流处转西弯北,连接皮匠浜、万丰里。1984年沿河筑水泥防洪墙,建水泵房,同时垫高路面,主通道铺水泥道板路面。

镜头退到民国时期。民国22年清明节傍晚,大龙港东岸苏纶纱厂墙外棚户区突遭火灾,熊熊烈火把棚户区的人们烧得一时无家可归。不久,这些灾民就在大龙港西岸重建草棚,这些房子有七排五十六间,这个街名由此而来。当时在此处建通道25条,总长1183米,宽1.5~5米。这个地方地势低,遇到发大水,人在水里走,家里盆盆罐罐在水上漂。发水时间短一些还好,时间长了生活就受影响。好在,穷人过惯了苦日子,一辈辈人在这里度过,生死听天由命。

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了转机,当时低洼地没有这么多土垫,于是国家采取了防洪措施,在沿河筑墙,用水泵抽水,一下子解了受灾人的后顾之忧。用我丈母娘的话说,五十六间终于拔掉了遭水淹的根子。

我丈母娘所在的五十六间,与那个七排五十六间关系不太大,仅仅是挨得近而已,但她看到五十六间的变化,比我多得多。

五十六间东面有厂,北面有裕棠桥。丈母娘为了我妻不上山下乡,她提前因病退休让女儿顶替她到苏纶纱厂工作。我妻开始在厂里上三班倒,后来我托人让她做了“二二班”(只有白班与中班)。我丈母娘、我妻到工厂上班都要经过裕棠桥。关于这个厂与这座桥我只说一点点。说白了,没有这个厂、没有这个可过大龙港的桥,丈母娘与我妻子就拿不到养家糊口的月薪。

关于苏纶纱厂的历史是,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张之洞,移用清政府向苏州等五府商民借银54.76万两(原拟用作中日甲午战争军费),成立苏州商务局办苏经苏纶股份有限公司,由丁忧在籍的国子监祭酒陆润庠为公司总董进行筹建。选择盘门外官荒地营建厂房,于二十三年(1897)七月投产,有工人2200名,年产粗纱约1.4万件。这个厂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丈母娘与我妻子先后成了这个厂的操作工人。而现在苏纶纱厂已经荡然无存。

至于裕棠桥,现在新、老桥俱有,这在苏州也是为数不多的。裕棠桥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原名甘棠桥。民国18年(1929),苏纶纱厂厂长严庆祥出资修建甘棠桥,改木构梁桥为钢筋混凝土梁桥,并以其父严裕棠之名改称“裕棠桥”。1949年后,又几经修建,为钢筋混凝土板梁平桥。 2003年,盘门地区进行道路拓宽改造,原来的盘门路重修之后,与南门路拉直成一条了,过去在裕棠桥附近有点拐弯的路一拉直,裕棠桥就不在正路上,偏到一边(北侧)去了。于是,有关部门在拉直的路上再建一座裕棠桥,即为现在的公路桥。这样,新老两座桥就形成了一个V形的夹角并存着。

2、

时间与困难是磨刀石,日久见人心;世人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丈母娘的爸爸原是船民,他到五十六间买了地,而建房过岸上生活。丈母娘的爸爸姓张,人家叫他张木匠。

张木匠有手艺,谁家有求于他,他都热情帮助。他一共有六个孩子,但都是女儿,没有一个小子。他心底善良,一个大嫂也要造房子,看到他家有空余的地方,就低价买回去了三分之一。俗话说,亲望亲好,邻望邻好。那位大嫂买了空地后,建了房子就成了张木匠的邻居。五十多年前,我去了五十六间29号一趟,我见到的那位大嫂,已经是奶奶辈的了。张木匠我未见上,他的妻子我也未见上,都已过世了。我只见到过张木匠的四个女儿,其中两个住在五十六间,还有两个分别在上海浦东与浙江海盐。在五十六间的一个是我丈母娘,另一个是他姐姐,我妻叫她五姨娘。我丈母娘最小,排行第六,小名叫小六子。

我看到张木匠的房子还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前门朝东,一共是五间,即东房、西房、客厅、厨房与西小房。当中有一个小天井。客厅大门朝南。门牌号是五十六间29号,牌子钉在朝东的门上,要进入客厅先要进朝东开的厨房门,走过天井进入客厅,客厅两边有东、西房的房门。大门进去,可见一个土灶头,是两眼灶,有两个灶膛,里锅是大锅,专门煮饭与熬粥,外锅是稍小一点的锅,专门烧水与炒菜、熬汤。五十六间几乎家家都有这样的大灶。29号大灶头东面有一个可放三担水的大水缸,缸盖上有一个打水的铜勺子。大冷天,这只大水缸不放自来水,就成了腌咸菜的咸菜缸。冬天,饭桌上的绿叶菜少,五十六间的每家人家就腌咸菜,由咸菜来取代绿叶菜。

我的丈母娘,长大后替张木匠撑起了门面,招了一个男青年进门。这下可好,她生了三男三女,负担很重。丈母娘千方百计多干活,养活“上有老,下有小”的一大家子。丈母娘与她的五姐两人都在苏纶纱厂工作,姐姐比妹妹不幸得多,中年时患了癌,但开刀后也算老天有眼,身体恢复得不错。五姐身边无子女,老夫妻俩人领养了我的丈母娘的最小的女儿当亲生女抚养,好在同住一个地方,半支烟的功夫就能走到。

上世纪七十年代稍后一些,我就搬到与五十六间一巷之隔的万丰里居住。小五子这个姨娘真是赛亲妈,当年我的两个孩子幼小时很需要有人照顾,五姨娘与五姨夫待我和妻子就如亲女儿、亲女婿一样,待两个孩子像亲孙子,我们有时来不及烧饭,就到姨娘家去盛饭吃。

五十六间,由矮变高,多数人家在这二三十年中翻建了楼房。张木匠家的房子也没有了原来的影子,脱胎换骨,建了个二层楼房,由第二个孙子居住;河边上也砌了房子,由最小的孙子居住。张木匠的二孙子与小孙子都是木匠,继承了木匠爷爷的手艺,但现在他们两个把手艺放在肚子里,后来一个去开出租车,一个去开小店。二孙子翻建的楼房下面特地在路边辟一小间门面房,开始租给人家开烟杂店。几年后,乡邻不租了,张木匠的小孙子从单位里出来没事干,就接下了这个开店的行当。

原本空间比较多的五十六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与人口的增加,新盖的房子间数也增多了,远远不至五十六间了,可以说超过一百十二间了。五十六间小巷狭窄停不了私家车,于是头脑活络的后生都到新建的花园买了新房或别墅,有平坦、宽敞的道路让他们停车。五十六间现在多半是老人留守,房子多几间的人家租给来苏州打拼的新苏州人居住。眼前的五十六间的人,依然和谐相处。

3、

五十六间两面临水,冬暖夏凉。从吴门桥过去的水,途经五十六间的东边的大龙港,那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像一根银带,银带把城里城外紧紧相连。贯穿五十六间这一段长约一千多米的小河是苏州美丽的小河之一。冬日,结了冰,小孩子在河边上走,可听到笑声一片,有时顽皮的小孩把小瓦片放在冰面上,用脚尖一踢,“吱溜——”一下,煞是爽快。夏日,鱼船、西瓜船,人们坐在河边的小桌子旁,一边吃晚饭,一边可伸手拿船上的递过来的鱼和西瓜。在没有风扇与空调的年代,五十六间的人聚在河边上乘风凉是很多的,用扇子拍打蚊子,吹吹牛,拉拉家常,时间过得很快,到晚上十点多钟,室内空气凉了一些,大人小孩就钻到帐子里睡觉。

五十几年前,吴江有一对夫妇运了一船蕃茄到苏州来卖,船停在五十六间我丈母娘的河码头,丈母娘与屋后的大峰奶奶让这对夫妇上岸歇脚。天快要下雨了,他们就张罗着叫各家各户来买从吴江运来的蕃茄。于是这对夫妇就非常感激地与五十六间的人认了亲,认我丈母娘与大峰奶奶为干娘。之后,这两地人就走动了半个多世纪。卖蕃茄的夫妇常接两位老太太到吴江去吃鱼腥虾蟹。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党的教育把穷苦的孩子培养成人,培养成了知恩图报的人。五十六间就有这样一个人,他与我同在一个苏钢厂,他是钳工,我是电工,平时我们见到都会互相问好。这人就叫陈有生,与我差不多年纪。苏钢曾是苏州的万人大厂,1957年建厂,1969年之后的三炉(焦炉、高炉、转炉)会战中,需要一批批顶尖的机修人员。陈有生在当时的机修车间及后来的机修分厂、机修厂里当一个钳工。他中等个子,长着络腮胡子,他刻苦钻研书本知识,并勤于动手动脑,他技术娴熟,成了一名行家里手。他在苏钢的大会战中,在连续几天几夜的突击战中,在战高温、抢进度中,他与他的伙伴们,干得出色,进度提前,他多次立功,多次上台戴上大红花。特别是在国家鼓励技术工人脱颖而出,鼓励技工走上技师与高级技师的行列时,陈有生实现了梦想,成了钳工技师,成了苏钢“自栽梧桐自成凤凰的”拔尖人才。


    关注 晚报读书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