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话工作医生的辛苦你真的知道么?

 

在劳动节之际,我们想对广大医生们说一声:您辛苦了!...



医生的工作究竟有多忙?数据是最真实的体现。

3月的时候,一项关于医生工作情况的调查结果被公开,调研对象是来自全国各地三级/二级/一级的1000名临床医师,范围覆盖33个科室。统计显示,我国医生平均每周工作时间超过62小时!而普外科、心外科、ICU的医生,平均每周工作时间竟然已经超过了65小时。即使是相对工作时间最少的检验诊断科,每周的工作时间也超过了56小时。换句话说是,医生群体的工作时间,相当于是在全年365天没有休息的情况下每天工作9小时。

工作时间上的负担不仅在于时长,还来自于工作节律。医生每个月,还要平均值5.2天夜班,其中急诊科、妇产科、ICU平均每月都要值6天以上!这也看得出,两项都“光荣上榜”ICU的医生有多辛苦。



一位医生瘫坐在地上喝葡糖的照片在网上引起关注。拍摄者说,这名医生忙碌一天,累得虚脱,喝葡萄糖补充体力。

工作压力,不仅体现在工作时间上,还有更多来自无法量化的无形压力。从上学时起,医学生就是全校最忙的群体,课程紧,大课多,晚上可能还会有小课,周末还有选修课。即使没有课,也都是去上自习,因为大部分内容都是要强行记忆,需要背的书可以堆成山。毕了业,成了医生,充电学习也不会间断。平均每个医生每周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长达6小时,主任级平均达到了6.3小时,住院医每周平均也会花5.4小时用在继续教育上。



医学生晒专业课程书,两年比床都高(图片来自网络)

“没时间陪家人”“没时间旅行”“没时间健身”“没时间逛街”“没时间吃饭”“没时间看电影”“没时间学习”“没时间交朋友”“没时间陪男女朋友”“没时间谈恋爱”“没时间生孩子”……没时间,成为多少医生的口头禅。因为加班,为了患者,他们中很多人选择牺牲自己生活、牺牲了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

我国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都被施加在数量有限的医师身上。1980年~2014年,中国的注册执业医师(包括助理)不到300万。就是这不到300万的医生,却要承担起13亿人口的医疗健康诊治工。以2014年为例,当年中国执业医师人数只增长了3.5%,而病人却增加了8.4%。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体制改革不到位,医患双方不信任,加剧了近年来医患关系,导致暴力伤医事件频发。这些伤医事件,让医生成为一份充满危险性的职业,给医生带来无形的心理压力,恶性循环使更多人选择放弃这份职业。医院是每个人生老病死的地方,也是让人对生命产生敬畏的地方。暴力伤医挽不回生命的尊严。尊重医生就是尊重生命。医患双方需要换位思考,相互理解,携手为生命赢得尊严。

您以为医生面临的压力就只有这些了么?中国医生还承受着一项名为“科研”的压力。目前医生收入与职称直接挂钩,职称越高,收入越高。虽然科研对于基层医生已经不再是硬性需求,但是其他医生职称评定则仍以论文为硬指标。因此,“论文决定一切”已经在中国形成风气。想晋升必须有论文发表,没有论文,一切免谈。以北京为例,如果一名主治想升至副主任级别,必须要有2篇国内外专业期刊论文/著作,还需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而从副主任到主任,则需3篇。而在上海,更要求三篇中必须有一篇发表于核心期刊。如此硬性需求,让中国医生还要将本就有限精力分一部分出来让给科研,也让中国医生逐渐偏离了行医路上原本的轨道。

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可未能给中国医生换来令人满意的收入。在收入满意度上,仅有不到25%医生对当下收入感到满意。满意的这部分人,还主要集中在副高级职称(包括正高级)以上人员中。2016年中国医生群体的月均收入集中分布于3000~8000元之间,月均收入为6216元。同年,中国技术人员的人均收入,以装修工为例,已达8000以上,有些更高达到五位数。医生的危险度、劳累度、专业硬性要求远高于其他技术行业,但报酬上却远低于其他技术工种,呈现一种荒谬的不匹配现象。

以上,就是中国医生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很多医生不堪重担,选择放弃这份原本热爱的工作,但仍有更多人选择继续坚持。当我们在与家人团圆之时,许多医生依旧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在劳动节之际,我们想对广大医生们说一声:您辛苦了!





如未关注嘉音,请长按下方图片中二维码关注


    关注 嘉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