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劳动者 优秀校友、杭州湾跨海大桥总工吕忠达与他的大桥故事

 

见证这十年!...

杭州湾大桥
烟波浩淼,长龙卧波
10年前,2008年5月1日,作为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运营通车。

2018年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迎来10岁生日。

10年间,杭州湾跨海大桥驶过了1.2亿次车辆。
在杭州湾跨海大桥迎来十周岁生日之际,我们走近大桥,走近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总工程师、长安大学1979级校友吕忠达,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述说他与这座大桥的蝶变。
吕忠达: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总工程师,现任宁波工程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
吕忠达

2001年起,吕忠达任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总工程师期间,带领技术团队自主创新,填补我国跨海大桥建设多项空白,攻克多个世界性难题,创造多项世界第一,共获250余项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成果,已有6项科技项目获得了省部级科学技术特等奖和一等奖,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累计节约建设成本11亿元。
大桥施工标第一批签约仪式
第二阶段土建施工合同签约仪式


与教师结缘


1979年,那是恢复高考的第三年,15岁的吕忠达考入了西安公路学院(现长安大学),就读于工程力学专业。吕忠达出身于书香门第,长辈中出了很多老师,他想跳出教师这个圈子,于是没有选择当地的师范类院校,报考了西安公路学院这个理工类院校。

让他没想到的是,就读的工程力学专业恰恰是交通部用于培养师资的专业之一。1983年吕忠达毕业时,他作为班中成绩最好的同学留校当了老师,还是没有跳出教师这一行,可以说与教师有着特别的缘分。

留校后的吕忠达,生怕“误人子弟”,每天扎进图书馆,从早到晚地拼命读书,把原本好好的一双眼睛读成了近视眼。吕忠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为本科生讲专业课、为研究生做教学辅导工作,他参与了大跨径桥梁课题中有关斜拉桥方面的理论研究,撰写的论文还获得了陕西省“七五”期间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
对于老师这个身份,现在的吕忠达有了更多切身的体会。他说,“老师这个职业非常崇高、非常伟大,要做一个好老师不容易,要有很多牺牲、要全身心投入。不光是专业技术、学术水准要高,最主要的是要为人师表,从品德上、思想上来引导学生,为他们做好表率。”


半路出家


经过了短短几年的教师生涯,1989年10月,吕忠达回到了家乡宁波,从事市政工程道路与桥梁的建设工作。他调到了一个施工企业,在施工企业里做一名普通的工程师,从最基层的测量员、质量员、施工员、施工队长做起,亲身接触到了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这对于他在以后主持重大建设项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实很多工程问题需要你亲自动手以后才能感悟到,有一个好的理论基础还不行,还要有更多直接的、感性的实践基础,我每个工种都经历过,这对后来遇到工程技术问题时进行准确判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做施工员的时候,吕忠达发现,当时国内大量使用的混凝土路面经常开裂,这个问题虽引起了业界关注,看似简单,但还没有一个彻底的解决办法。为了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吕忠达带着几个年轻人,对混凝土路面材料进行24小时观测。

那时候没有什么仪器,全靠人工监测,观察路面材料在什么温度和什么环境下会发生变化,寻找其中的规律。最后他们发现,这个问题是由昼夜温差变化导致的热胀冷缩引起的,在此基础上,他们发明了跳档施工的办法,彻底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件事让吕忠达明白,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要放到实际建设过程中去观察它、研究它,得出的办法才有效。这一思路一直沿用到之后的很多重大工程建设中。


与“第一桥”的故事


2001年,吕忠达任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总工程师

杭州湾大桥是我们国家真正意义上第一座跨海大桥,而且是跨海长桥,它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杭州湾作为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潮差大、潮流急、冲刷深、风浪大,且流向紊乱、水质混浊,施工条件极其差。


在这样的条件下,吕忠达和他的技术团队面临的是技术没有标准、没有规范(现行的桥梁规范不可套用、不能用),设计没有现成的蓝图可参照、可参考,施工没有装备(没有像样的船可以在杭州湾海面上抛得住锚),管理没有经验这样的“四无”的艰难困境。


2002年,吕忠达同美国的几家资深的设计咨询公司、工程施工企业进行了交流。在把杭州湾大桥项目的建设条件给他们交个底后,美国人心中没底,也摇头拒绝了吕忠达。
美国人说,若想在这么复杂的环境中进行跨海大桥的建设,根本不可能实现,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换个位置,避开这些复杂的环境。
美国人的拒绝把吕忠达和他的技术团队逼到了绝路上。即便是有着丰富造桥经验的美国团队,也不敢在这种条件下进行建设。若想在如此情况下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只能依靠自己了。于是,在大桥建设初期,指挥部提出了一个“杭州湾大桥精神”:博纳、自信、创新、奋进
“博纳”:广泛地去听取各方意见,上至中央领导、院士大师、下至工人渔民,广泛采纳。所以,杭州湾大桥的成功也是多少科研工作者、多少专家、多少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当地渔民智慧的结晶。
“自信”是指自信决策,专家会讲很多意见,但最终的决策还得靠自己。

决策完以后怎么办?这条路谁也没走过,“创新”就成了唯一道路。吕忠达对大家讲,“创新就是生命,否则你就死亡,只有通过创新才能突破。”


吕忠达作为大桥的总工程师,他的技术团队在杭州湾大桥建设中发明的很多先进技术,就是在这种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逼”出来的。
打桩难题
吕忠达和他的技术团队首先面临着的,就是打桩的难题。在过去的造桥过程中,工程人员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钻孔灌注桩作为桥体的基础,这种桩型使用的经验丰富,装备要求也不高。

但是到了海上,临时装备的投入会变得非常大,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所以不能再采用这个技术。于是,吕忠达技术团队突破性地采用了钢管桩。
钢管桩


但是这个桩大家以前谁都没有用过,这个桩怎么制,怎么打,用什么样的材料,用什么样的防护技术,用什么装备来打?这些都是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吕忠达技术团队寻找的出路,就是进行理念上的创新,通过实现海上工程的工厂化、大型化、机械化,减少临时设施的投入。
第一桩


到最后,技术团队做了一个采用钢管桩技术和钻孔灌注桩技术的经济比较。采用钢管桩新技术后,每公里的成本至少节约了5千万元。
打桩实景
克服十公里滩涂
杭州湾大桥最大的特点就是“长”,最后统计下来有240万方混凝土,80万吨的钢材要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工程量巨大。尤其是在杭州湾南岸,有长达10公里的滩涂,若是滩涂只有1、2公里长,使用常规技术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10公里长的滩涂,起重车和起重船开不进去,绝对不能用常规技术,必须要有进步、创新的办法。于是吕忠达技术团队创新地提出了梁上用梁,整梁预制安装的办法,这在工程技术上是一个重大突破。
50米梁架设
钢箱梁施工
裸梁面
我校参与的课题
长安大学作为提供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科研支持的一所高校,积极参与到工程建设中。

刘建新、李加武老师带领的风洞团队,为大桥的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除此之外,70米梁的制作、70米梁的梁跨的线性控制、以及杭州湾大桥的施工控制,来自长安大学的团队都有进行参与。


惊艳世界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共创造了“十大技术创新”,同时还拥有许多世界性的创新技术,共有25项专利技术、10项部级工法获批,8项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另外,大桥工程还获得了250多项技术革新。
潜水作业
在吕忠达技术团队的精诚合作下,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历经五年的工期,终于将大桥建设竣工。


杭州湾大桥工程是我们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一个标志性工程,也是一个里程碑工程。
吕忠达集大家智慧,带领团队创新突破,为后续的跨海大桥的建设、为我国的有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杭州湾大桥的专用技术标准后来很多变成为部颁的、行业的设计指南标准,后续的跨海大桥建设都延用了这个工程的一些基本思想和标准。


衷心寄语
10年后的今天,作为长安大学的老校友,吕忠达也送出了他对同学们的期待:长安大学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之地,一定要珍惜你们的大学时光,从基础抓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只要基础牢,同学们肯定会发展得更好、更高。作为长安大学的一位学长,祝愿长大学子敢创新、勇担当,做中国的行业先锋!
近期热文回顾:

渭读 |《天伦之旅》:一切皆出于爱

了解一下 | 打造全国第七的这支长安大学团队

以个人名义向母校捐款500万,恺英网络董事长王悦助力大西安建设

共4个 | 长安大学入选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名单

世界读书日 | 图书馆开了一场大party,邀你订制个人专属图书馆
党委宣传部 讯澜工作社

图片:
杭州湾大桥管理局
、赵杰

资料整理:高紫鑫、冯秋香

编辑:初泽源、
王翀
审核:郗波

特别鸣谢:
杭州湾大桥管理局


    关注 长安大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