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伤害过我们,该责怪他们吗?

 

我们谈了太多原生家庭对孩子造成的伤害问题,但并没有人来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解决。...

之前,父母堂与各位读者分享了很多与原生家庭有关的故事,比如《为何家会伤人?》、《被“溺爱”长大的孩子后来怎样了?》等。

我们谈了太多原生家庭对孩子造成的伤害问题,但并没有人来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该如何做才能摆脱那些挥之不去的童年伤害。在这个问题上,维尼老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从事心理学研究20余年,在众多咨询案例中总结出了这三种转念方法,在此特别分享给大家,愿所有饱受原生家庭折磨的朋友们都能早日释怀,重获新生。



维尼老师

家庭教育专家、心理专家。潜心从事心理学研究二十余年,目前专注于家庭教育及心理成长领域的研究,专业从事家庭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


事事问妈妈的男孩


一位六年级的男孩在我这里咨询,很多问题他都要问过妈妈才放心,做作业也要妈妈陪着。孩子五年级以前没有这些现象,为什么后来会这样呢?几经追问,孩子才说出了原因。

六年级的一天,本来说好玩两次游戏,结果孩子多玩了一次,妈妈知道后训斥了孩子一个小时,说为什么答应的事情做不到?为什么要欺骗自己最亲近的人?之后,孩子就开始什么事都要问了妈妈才放心,直到现在,孩子做作业也要妈妈陪着,作业上的各种问题问了妈妈才踏实。


从被忽视到变倔强
一位12岁的男孩性格孤僻,不想和人交往。他和我说了从小的经历,让人心酸。

从幼儿园起,父母忙于生意,没空管他,他总是自己一个人在家看电视,自己玩。父母回到家里,动不动就对他发火、打骂。 所以,与父母在一起时,他的心情经常是紧张和痛苦的,不知道做错了什么就会被骂一顿。 所以,他很自卑,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喜欢与人交往。

父母常常逼迫他,所以他也变得很倔强,因为唯有如此才能获得一点自由的空间;父母不理解他,所以他也不理解别人,一点小事他就会不高兴和发火。 这样,性格自然逐渐变得孤僻; 现实让他难受和痛苦,而网络的虚拟世界是快乐的。所以,他只想一个人沉浸在网络游戏的世界里。


来自两位妈妈的原生家庭伤害
面对痛苦的童年经历,有的人想起来就会心痛,童年留下了无法摆脱的阴影;有的人认为,自己现在的痛苦来源于父母的压抑,所以愤怒痛恨,开始讨伐父母。

一位妈妈说:“看了很多育儿书之后,我了解到我的诸多不快乐都源于我的童年,越是了解越是无法释怀。在给自己贴上这个标签后,我开始拿着放大镜到回忆中去寻找童年的种种被伤害,这让我很是痛苦。”
另外一位妈妈说:没接触维尼老师之前,我眼里的人生是悲观消极的。从小到大都生活在父母的责骂和极端管教中,在父母的眼里,我感受不到认可,即使再普通不过的站姿都要被父母指责一番。 为了迎合、讨好父母,我比一般同龄人都要乖巧懂事,但是换来的总是父母的冷眼和责骂。

最不能忍受的就是,父母在大庭广众之下从来都不顾及我的尊严,大声骂我,这让我无地自容,小时候我经常会想到自杀。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我,走上社会后是自卑的,很在乎别人的眼光,总是想方设法得到别人的肯定。和父母的关系一直很淡,不过,现在我从维尼老师这里学会了换位思考,理解了父母是非常爱我的,只是用错了爱的方法。

我们的性格、心理、人际关系,以及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会受到原生家庭显著的影响,认识到这一问题有助于我们接纳自己,不过度自责。 因为我们的问题不少源自父母,不全是我们自己的错误。同样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性格可能不少也是来自于他们的原生家庭,所以,也不要把责任都归到父母身上。


运用三种思维,学会理解父母
如果父母伤害了我们,那么该责怪他们吗?父母自然是有责任的,可以责怪,可以宣泄自己的愤怒和怨恨。 但是如果沉浸在怨恨里,那么既改变不了过去,又会让自己痛苦。过去就在那里,可以这样看,也可以那样看,是否痛苦就在一念之间。 所以,为了自己不再痛苦,不妨去理解父母,用三种思维重新看待那段经历,改变自己对于童年经历的认知。


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



现在想来,我小时候受忽视的经历也有好的方面,比如这让我比较关注别人的情绪和感受,不会冷落了别人。正是因为曾经极度压抑、自卑,我才会坚持阅读进而寻求心理援助,力求重建内心世界。现在,我已经有了一些成长。在维尼老师的帮助下,我学会了认知疗法,认识到改善思维模式的重要性,这对我内心的成长有很大帮助。这种改变和成长是从小一帆风顺的人所难以体会的。另外,我也会避免在教育孩子时犯父母同样的错误,这也是那段经历的价值所在吧。


很正常,没什么



爸爸妈妈有那么多孩子,生活艰难,忽略孩子的精神需求很正常,因为首先要吃饱穿暖啊!父母的性格有缺点,可以理解,他们的原生家庭有很多问题,童年不幸福,说起来也是无奈的。

爸妈在那样的经济条件下还支持我上了大学,这和一般的农村 父母比起来,已经是眼光很长远的了。当时,村里一般的父母会让孩子辍学回家干农活,我父母虽然一开始也要我辍学,但看到我上学的决心很大,也就同意继续支持我念书。当时家里非常拮据,但我在家的时候,不记得他们抱怨过什么。爸爸有时会因为在外面受了气,找茬向妈妈发泄,但他很少对着我们这些孩子发脾气,更没有打过我们,这也是难得的克制和理性吧。

爸妈都是很坚强的人,我们成家以后,怕扰乱我们的生活,爸妈有什么问题都自己扛着,我们的一点点孝心和回报也很容易让他们满足。他们是勤劳善良的父母,怎么能再怨恨他们?

现在想想,我在父母身上,在自己不可回溯的童年生活里纠结了这么多年,一有问题就回到这个原点上找理由,实在是不值得啊!与其在纠结中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还不如直面当下的困难,去寻找解决的办法,让自己成长。


做能做的事,顺其自然



现在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是生而不平等的,一生下来,我们就是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家庭条件、不同性格父母造就的人,每个人的起点都不同,这是要面对的真相。 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这可能就是一个人的“命运”吧。 先接纳事实,这样才有精力去学习和内省,做我能做的事情,其他的顺其自然。

谢谢你维尼老师,这样思考之后,我感觉轻松多了,过去的就过去了,现在和未来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心理、性格的形成与父母的教育有关,但把责任推给父母也是没有太多帮助的,还是要自己负起责任来,解决现在的问题。

上文部分摘选自维尼老师的新书《内心的重建》(天地出版社),已获作者和出版社授权,父母堂(微信ID:askjane)原创发表。


每 日 送 书
内心的重建
作者:维尼老师

定价:45 元 / 册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内容介绍


维尼老师,家庭教育专家、心理专家。在这个浮躁的年代,维尼老师静下心来,每天坚持反思、反省、做咨询,研究心理成长的方法,坚持二十余年,参透心理成长的奥秘。他告诉我们:我们情绪、行为、性格问题背后往往存在不合理的认知体系,如果想做心理的主人,获得幸福自在,就需要进行重建,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有了合理的认知体系,心理就得到了成长。
留言送好礼
欢迎大家留言分享!截止周四(5月5日)12:00,评论获赞前5名中挑选1位幸运者送出《在远远的背后带领》一册。父母堂还为每日积极留言互动的用户增设额外福利,感兴趣的麻麻立即添加小助手(微信号:fmtang2014),备注:宝妈交流
-End-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网络,若涉及版权请联系
info@fumutang.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关注 父母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