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最特殊:没主线,发挥余地大

 

我不知道能活多长,只要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好。...



因马天宇、韩东君、万茜等主演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机密》热播,让原著者马伯庸再度走到聚光灯下——这一次,他在剧中还客串了一个小角色,且很可能是最后一次。

马伯庸


《三国机密》并非新书,2012年初版时,只在马伯庸的粉丝中引起较大反响。据马伯庸说,当年《三国机密》只销了“五六万册”,对普通作者来说,这已足够惊艳,但对马伯庸,只能算成绩平平。
《三国机密》
马伯庸著
与马伯庸几种“历史可能性小说”(或称“考据型悬疑文学”)的路数相近,《三国机密》的“脑洞”开得也不是一般大——儿皇帝汉献帝刘协成了主角,真实的他已死去,相貌相似的刘平果断“盗号”,挑起了复兴汉室的重担。

所有曾熟悉的历史人物因这个“脑洞”而变得陌生——荀彧在忠君与忠主间苦苦挣扎,杨修成了阴险小人,郭嘉与蜚先生则相爱相杀……

如此精彩的一番演绎,却是6年后才被更多人看到,令人想起米兰•昆德拉的那句老“梗”:书籍自有它的命运。

对此,马伯庸又会如何讲说?
汉献帝是熟悉的陌生人
北青艺评:《三国机密》聚焦于汉献帝刘协,为何想起写他?

马伯庸:一次和朋友们聊天,谈到历史上的落魄皇帝,如崇祯、光绪、隋炀帝等,大家便开始争议:究竟谁翻盘几率更大?后来一致认为,汉献帝最难翻盘,因为他手下没亲信,也没兵,只能等死。我当时就想,为什么不写写他呢?

我们对汉献帝太熟了,认为他是一个暗弱的皇帝,但这只是刻板印象,我们并没真正研究过他。

北青艺评:您写过很多与《三国演义》有关的“历史可能性小说”,为什么?

马伯庸:在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最特殊,它没有主线。别的小说都有主线,《水浒传》写了很多英雄,但大家最后都上了同一个山头。《西游记》写了很多妖怪,但都被取经师徒所征服。《三国演义》中每个人物的经历都不同,谁死了,小说仍会继续。诸葛亮那么厉害,可他死后,还有好多故事。没主线,发挥余地更大,乐趣也更多。

此外,普通读者对《三国演义》知道的其实不多,这给作家以机会,不像《西游记》,普通读者对其中的妖怪太熟悉了。

每个角色都喜欢
北青艺评:小说《三国机密》的节奏很快,前20页出场的人物就没活下来几个,为什么这么写?

马伯庸:这是美剧中常见写法,也不算特别,将纷繁的历史过程压缩在十几天内完成,很多小说都是这个节奏。毕竟《三国机密》是给现代人写的,和古典小说不一样,如果读者不感到意外,他们就不会去看了。

北青艺评:在《三国机密》中,汉献帝刘协一出场就死了,刘平占据了他的ID,这个“脑洞”很大。

马伯庸:这也不是什么新写法,小说中孪生兄弟、孪生姐妹特别多,这样才能出故事,刘平与刘协是亲戚,相貌相似不奇怪。大仲马的《铁面人》不就是类似的“梗”吗?

北青艺评:在《三国机密》中,您最喜欢的人物是谁?

马伯庸:这还真说不太好,也可以说我对其中每个角色都很喜欢,要么喜欢他这个方面,要么喜欢他那个方面,因为其中隐含着我自己的感受。

比如伏寿,她在历史上几乎没留下什么印迹,可是以她所处的环境与位置,她不可能完全被动,通过想象,我只能靠想象,推断她如何去做,如何使自己生存下去。

再比如荀彧,温润如玉,有风度、有学识,我觉得,在当时的环境中,他这样的君子内心会很纠结,在忠于主人曹操和忠于君主汉献帝之间不断摇摆。

作家应提高读者水平
北青艺评:《三国机密》出版时,社会反响似乎不算太大,您怎么看?

马伯庸:也还可以,实体书大概卖了五六万册。我也没什么特别的想法,写小说是因为我想写,卖好了当然高兴,卖不好也无所谓。那时我还在外企上班,觉得这个题材好玩,就利用业余时间写出来了。边写边改,大概用了半年时间。

北青艺评:外企工作那么忙,业余写小说是否太辛苦了?

马伯庸:没觉得辛苦,有人下班去踢球、看电影,他们也没觉得累,因为他喜欢,是在娱乐。我写小说也一样,觉得好玩,也就写了。其实我小时候作文不算太拔尖,就是喜欢写。至于写完后卖得好不好、反响如何,我没考虑过。写作的过程让我挺尽兴,这就可以了。

北青艺评:从《三国机密》的细节中,能看到您做了不少考据工作,这也是玩吗?

马伯庸:此前一直在写《三国》题材,确实做过一些功课。过去我对这些历史细节不太关注,为了写小说,见到相关知识,会一一摘出来,此外也查了一些资料。

我希望写出那个时代的真实风貌,如那时人唱什么歌,跳什么舞,用什么酒杯之类,尽量写准确。粉丝们见小说中的这些细节,有时会去查资料,才发现历史上确实如此,他们便留言说:学到东西了。

我觉得这是对写作者的一个最基本要求:不能只是迁就读者,还要提高他们的水平。

《三国机密》的结局太潦草
北青艺评:对于电视剧《三国机密》,您的评价如何?

马伯庸:这个剧准备了很长时间,我只是小说的原作者,不太方便评价电视剧如何,在微博中我有一些评论。

北青艺评:在电视剧《三国机密》中,您还客串了一个角色,好玩吗?

马伯庸:太累了,做演员太辛苦,过去觉得跑龙套挺简单,可真站在镜头前,非专业人员的脑子根本就照顾不过来。有这么一次就够了,以后还是老老实实写东西,做自己擅长的东西最好。

北青艺评:您写了这么多《三国》方面的书,今后还会写吗?

马伯庸:如果有好玩的想法,就继续写,暂时是不会写了,因为写得太多了,不如放一下。

北青艺评:回头来看,您对《三国机密》有什么遗憾?

马伯庸:毕竟过了这么长一段时间了,从今天的眼光看,觉得这本小说最大遗憾是结局有些潦草。当时没压力,觉得写差不多了,就停笔了。那时我阅历不足,写作技巧也不太成熟,从技术角度看,还有提高空间。如果将来有修订的机会,我会加以改动。
类型小说也能成名著
北青艺评:《三国机密》是一本类型小说,当初为什么不把它写成严肃小说呢?

马伯庸:这是文学评论家该考虑的事,不是我该考虑的事。至于把《三国机密》归为什么小说,我觉得无所谓。《三国演义》等当年都是类型小说,现在也成名著了。作家只需诚实地写出自己内心的东西,剩下的只能交给时间。

北青艺评:有一种说法,认为类型小说存在彼此重复的可能。

马伯庸:我已经写了这么多本小说了,觉得没有一本是重复的,每本都有创新。类型小说是小说的一个类别,不等于重复。在类型小说的领域中,也有足够大的创造空间。

坦率地说,我觉得把小说分成类型小说、严肃小说很奇怪,类型小说就不严肃吗?这根本就是两个维度。在国外,类型小说有的已流传上百年,也成了经典。

我一直在读小说,我觉得类型小说与严肃小说之间没什么大区别。

北青艺评:在您看来,国内类型小说创作的现状如何?

马伯庸:这些年涌现出很多优秀的类型小说作者,也有很多好作品,在科幻、推理、穿越等领域,都有很好的发展,有足够多的作者,读者群体也非常大。只要不断努力,将来一定能涌现出经典之作,关键是要保持足够多的创作数量。

北青艺评:小说读者似乎正变得越来越少吧?

马伯庸:我的感觉是越来越多,只是如今读者阅读小说的方式改变了,很多人通过手机看小说,为什么不将他们统计进来呢?阅读是看内容,又不是看载体。

小说技巧都是雕虫小技
北青艺评:在您看来,如何才能写出好小说?

马伯庸:小说的主体是故事,有人统计过,全世界所有故事的类型加起来,不过40多种。换言之,大家的套路都差不多,从古至今,大家都在讲重复的故事。内核是一致的,只是在包装上有变化。

至于怎样才能写出好小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技巧是写完后自己先读一下,作者是小说的第一审稿人。如果自己都不喜欢,读者就更不会喜欢了。

小说有技巧,但都是雕虫小技,可以后天磨炼出来。自己喜欢才是第一位的。

北青艺评:可有的人越看自己的东西越喜欢,读者却不喜欢,这怎么办?

马伯庸:这也很正常,写小说是两次考试,过了自己这一关,未必能过读者那一关。如果你自己喜欢,那就没必要在乎别人怎么想。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时间最终会验证一切。比如乔伊斯的小说,当初没人喜欢,可时间长了,大家慢慢就品出其中的味道了,喜欢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小说能否成功,这是缘分,关键是别骗自己,作者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行了,剩下的看造化。

北青艺评:很多写小说的人面临生存压力,没法写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的网络作家一天要写一万字,您一天能写多少字?

马伯庸:我平均每天四千字吧。网络小说有时不是写作,而是文字表演,一天写不出一万字就没法及时更新,会蒙受经济损失。这么写作实在太累了。

我只写自己想写的,我还有很多想法没写出来,所以一直在写。如果我整天想着怎么写一本流行的书,想着怎么去迎合读者,那就要天天追着别人的想法跑,总跟着别人,人很快会疲惫。

坚持写自己的,至少不会那么累。

北青艺评:会不会有枯竭的那一天呢?

马伯庸:多阅读就不会枯竭。我每天都在阅读,现在大多是在读历史论文,那是所有知识的源头,不读就无法真正了解这个时代。我读书比较慢,十几天才能读完一本,因为我要做读书笔记。如果只是浏览,那会比较快,几个小时就能读完一本,可什么也没得到。

当专业作家比上班还忙
北青艺评:如今您已成为专业作家,什么样的人才能当专业作家?

马伯庸:首先当然是要有足够多的收入,能养活自己。其次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表达,至于写得好不好,不是太要紧。我过去在网上写,看到有人跟帖,当然也兴奋,但没人跟帖,也会继续写。

北青艺评:没有正式工作了,会不会有点不适应?

马伯庸:我挺适应的,因为当专业作家后比原来上班还忙,每天要写东西、讲座,还要查资料。我有一个计划,每天必须完成。一个人进入自由状态后,很容易垮掉,所以要自律。

北青艺评:您算是高产作家了,自己有没有计划这辈子想写多少字?

马伯庸:我目前已出版了三百万字,至于这辈子出版多少字,我不知道能活多长,所以没计划过,只要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好。

文| 唐山

本文刊载于20170427《北京青年报》B5版
往期精选
宫崎骏说:“我啊,我把自己所有青春都献给了高畑勋”

在《迷雾》和《傲骨》之间,隔着理念的千山万水

英文读者这样看金庸:郭靖就像《权力的游戏》中的雪诺

无声的暴烈里藏着最深的悲哀:羊的命运就是换一种方式继续当羊

葛饰北斋的魔力太大了,梵高和高更迷他,鲁迅哥俩也迷他

一不留神就会错过的妙展:“汉人”升仙指南

冷戏再传《洗浮山》

刘晓庆挑战旦角与丑行 徐帆扮演白娘子 京剧不仅是“奇观”


    关注 北青艺评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