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

 

影像时间到!...

胃炎为多种原因所致的胃壁(主要在黏膜层)炎症。目前对胃炎的分类、诊断标准等问题还存在分歧。常见胃炎有慢性胃炎及糜烂性胃炎。

【病因病理】

1.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为一种常见于成人的消化道疾病,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高级神经活动功能障碍、营养不良、全身健康状况、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局部刺激等因素有关。

通常按Schiadler分类,分为浅表性、萎缩性、肥厚性三种,以后者最为少见,组织学上可见黏膜层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有时伴有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剥脱等变化。发展下去可见腺体萎缩、囊变和肠腺化生,腺体间隙变大,淋巴滤泡增生。

2.糜烂性胃炎 糜烂性胃炎为仅累及黏膜表面的炎性组织缺损,其深度不超过黏膜肌层,称之为糜烂。

病因不详,可能与饮酒、应激状态或服用激素、乙酰水杨酸等抗炎药物有关。

病理上可分为平坦型和隆起型两种类型。前者周围黏膜等高或稍凹陷,常为多发,形态多样。后者常呈小圆形隆起,顶部因糜烂而有小凹陷,又称之为疣状胃炎,一般为多发。两型可混合存在,以隆起型多见。

【临床表现】

1.慢性胃炎一般常见症状为食欲不振,餐后饱胀,上腹钝痛或不适,少数患者可呕血或便血。

2.糜烂性胃炎  多见于30~60岁的男性。常有烧心、疼痛、消化不良及出血等症状。

【影像学表现】

X线:

(1)慢性胃炎:单对比造影主要表现为整个胃的黏膜纹增宽,排列和走行方向异常,增宽的黏膜纹可达1cm以上,胃体近小弯侧的黏膜失去与小弯平行的特征,呈弯曲交叉状,有时可出现横行或斜行的黏膜纹,胃张力、分泌功能、蠕动均可增加或减弱。

双对比造影主要表现为胃小沟增宽,其密度和粗细由均匀变成不均匀;部分胃小区增大达5mm以上,胃小区大小不一。



(2)糜烂性胃炎:常规钡餐检查对本病显示有一定局限,加压法有时可见隆起型病灶,表现为散在的圆形或类圆形透光区,其边界和轮廓较清楚,直径约在5~10mm。有时在中心可见一点状龛影。



双对比造影可较好的显示糜烂性胃炎。平坦型表现为边缘模糊浅淡影。胃小区、胃小沟常消失,周围无纠集,且在短期治疗后病灶消失,此点与Ⅱc早期胃癌相鉴别。

隆起型表现为5~10mm的圆形、类圆形透光区,其中心为点状钡斑,称为“靶征”,病灶多聚集在胃窦部,常呈串珠样排列成行。多发的“靶征”和排列特点为本症的特异性表现。

疑为糜烂样胃炎,而诊断困难时,应做胃镜和活体组织检查。

【鉴别诊断】

胃窦部炎性痉挛应与浸润型胃窦癌鉴别,利用平滑肌松弛剂及产气剂可观察胃壁张力改变,并结合内窥镜活检进行诊断。

隆起型糜烂性胃炎常需与Ⅱa早期胃癌相鉴别。后者之隆起一般大小不一,形态多样,常因高低不平而密度不均。

>>>> 转载声明:版权申明【本微信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 来源:新乡医学影像


    关注 医学影像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