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这个不确定的时代?

 

适应,而非预测...

是 2018 年第 29 篇原创文章
本文共有:4649 字
请思考一个问题:

20 年后的你,会在哪里生活,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能回答得出来吗?

如果你答不出来,不要紧,这是正常的。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早已不是一个能够看到未来10年、20年的时代 —— 它充斥着太多的不确定性。

大概10来年前,我们强调的还是「规划」「生涯」「人生梦想」。彼时,流行的说法是「要做好长期规划」,再一步步去实现。

这种思潮基于一种共识:大环境是基本稳定的,是可观察、可预测的。人类社会或许会翻天覆地,但距离我们还非常遥远,很可能是以10年、30年为一个单位。

所以,我们的一生,很可能还走不完一个「划时代」的周期,可以理解为基本稳定不变。

但现在早已全然不同了。

在今天,哪怕再伟大的企业(或个人),也不敢说「我能看到10年后的未来」。我们强调的,是演化,适应,转型。

前几天,看了一个腾讯的访谈,里面说:腾讯做战略从来只看3年,为什么?因为3年后的未来,没有人能看得出来。

这几年和各种企业接触,也大抵都是相同的看法:有长远的愿景和使命,但战略只能落实到近期的1-3年内。因为,每过一年,科技、政策、产业、资本等大环境,都可能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尤其是互联网行业,这几年,基本形成了这么一个规律:一家企业,平均半年到一年需要转型一次。如果某一次转型失败了,就很可能死掉。

只有每一次都走对了,才能活下来,撑到自给自足、稳定扎根,乃至于上市。

个体也一样。前阵子,看了几个招聘平台的报告,都提到:2017年,90-95年职场人士的平均跳槽间隔,已经降低到不足一年。

也就是说,HR们要改变思维了:如今一年换2、3份工作,对于很多职场新人来说,很可能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这个时代,最大的特征早已不是「稳定」,而是「不确定」;最关键的能力,也不再是「预测」,而是「适应」。

那么,在这个时代,如何才能适应「不确定性」,最大化自己的适应能力呢?

下面分享几点心得。
1. 逆向思维:思考「我不做什么」

今天看到一句很有意思的话,说:战略并不意味着获得,而是舍弃。

什么意思呢?

举个例子:我的公众号是15年开始筹备的,定位是「帮你更高效地思考和工作」—— 但那时会想到现在所做的一切吗?其实没有。

我只有一个大致的框架,具体到写什么内容、做什么产品、提供什么价值,这些其实是在一步步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和完善的。

但围绕着这个定位,像宏观的行业观察和分析,我就不会去做。为什么呢?这些太空、太虚,落不了地,没有办法真正为读者提供「高效」的价值。那我就不写。

这就是一种舍弃。

同样,公众号上规模之后,有许多品牌找我合作(平均每周会有十几个请求),但我一个都没有接。不是我不需要挣钱,而是我给自己定了规矩:非熟悉、自用和有背书的大品牌,一律不接,不管给多少钱。

所以,我们说战略、规划,最重要的其实不是「它是什么」,而是「它不是什么」。

原因很简单:做出最好的选择,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你要思考许多标准、作出大量的判断;但拒绝哪些不好的可能性,就简单得多 —— 只要它不符合你的硬性标准就行了。

很多时候,你面对种种机会和可能性,可能会陷入困惑,难以做出抉择。这时,不妨反过来思考:

在所有这些可能性之中,有哪些东西,是可以排除的?

这其实也是一种时代性的思维。十来年前,我们获取信息的成本很高,所以关注的是「如何获得我想要的东西」。但现在,我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能够触及的机会,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需求,所以,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筛选」—— 如何通过排除无用的东西,来实现高度的专注和聚焦。

以自己为例。我有一个习惯:平时在阅读、学习和交流的时候,每听到一种产品和商业模式,就会把它记下来。日积月累,现在也有好几十项了。

然后怎么做呢?我会定期对其进行检视,把那些不符合品牌路线的、不符合价值观的、我不喜欢的,直接删掉,再也不去考虑它们。

而剩下那些,进入备选池。我会去关注跟它们相关的信息,做一些小小的尝试和探索,再思考如何优化提升。

像之前做过的智识营,后面要做的新项目,都是这种方法的产物。

这样的好处是什么呢?我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聚焦,不会被各种「月流水几百万」「年流水几个亿」「全国下线数十万」等声音扰乱思绪,耗费哪怕一点点时间和精力。

如果你对未来尚不明晰,不妨试着这样做:

1)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我的原则是什么?兴趣点在哪里?什么样的事情,是我一定不会去做的?

2)做一张清单,收集各种机会和可能性,再根据(1)中的体系去进行筛选。

3)建立一套过滤系统,只关注(2)中剩下的东西,不再为删掉的东西耗费精力。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清晰地判断「噪音」、隔绝「噪音」,是一项最基础的能力。
2. 底层思维:关注「不变的东西」

曾经和一位朋友聊天,聊到他年轻时学摄影的经历:他那时极其痴迷摄影,为了研究摄影,自学了大量的基础知识,包括各种胶片的性质、手动计算进光量、暗房洗片技术、不同品牌型号相机的特点……诸如此类。

后来呢?数码时代来临,这些技巧全部废掉了,一切交给微处理器。

好在他有一项能力,是数码时代无法替代的:构图的敏感度。

这是需要大量实践才能得到的宝贵经验。

我想说的是什么呢?我们目前许多技术、技能,都有可能被替代和淘汰,但那些底层的东西,那些将技术、技能整合、使它们产生意义和价值的东西,是长久不变的。

关注不变的东西,你的竞争力才会更持久。

贝索斯说过亚马逊的策略:未来的社会会如何,没有人知道,但有一点是不变的:每个人都想花更少的钱,用更短的时间,买到更好的东西。

这是绝对的。没有人想多花钱和浪费时间。

所以,亚马逊的战略,是做物流和会员体系。如今,Prime 体系覆盖了超过1/3的美国人,每年带来数十亿美元的营收。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些都是亚马逊坚实的护城河。

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无论任何时代,整个社会的知识总量对于个人来说总是无穷的,信息/知识不对称的现象总是存在的,金字塔形态总是恒定的,任何一个个体,都需要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向上攀升、获得更高层级的地位 —— 这些是颠扑不破的社会规则。

所以,我不用费力关注「风口」和「趋势」,我只要聚焦做「知识」,致力于抹除知识不对称的沟壑就行了。

这就是一个长远的视角。而其他诸如产品形态、人工智能,都可以成为这个视角下,某种可行的方式和机会。

同样,我关注的,是诸如心智、思维、学习、时间管理等知识领域和「软技能」。原因非常简单:无论工具如何高度发展,你都需要思考;时间总是有限的,所以你需要利用好时间;知识总量总是庞大的,你需要提高学习效率。

这些都是「不变的东西」。

确定了方向,其他的,就只是手段和方式而已。

所以,不妨试着去思考:在你的行业里,在你整个「可能域」—— 亦即由能力、兴趣、心智认知等维度构成的范围 —— 里面,有哪些东西是不会被替代的?有哪些东西是一直需要的?有哪些东西是永远不变的?

然后,有意识地朝着这些方向去努力。围绕着它们,去建立起你的竞争优势和护城河。

这是你防御不确定性和变革的重要手段。
3. 概率思维:拥抱可能性

《反脆弱》中,讲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杠铃策略」:假设你有 100 万,那么,不妨把 90% 放在银行里,买保本产品;10% 用来投资高风险的标的。

这样,你最大的损失也就是10%,但你的收益可以非常大 —— 因为高风险的标的,可能带来的回报是数十倍。

当然,这不是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我想说的是:有时候,追求100%的确定和可控,未必是最好的方式,留出一定的空间,制造规则和环境,让改变自然而然地发生,或许更有价值。

管理学中有相应的理论:很多时候,一个企业的竞争力不是来源自日常运营,而是源于创新。如何让创新产生呢?最好的方法,不是成立一个部门去专门推动,去考核KPI,而是创造一个环境,给员工一定的自由和灵活度,让各种想法碰撞,让创新自然诞生。

也就是说:保持90%的「可控性」,用在确定的日常项目和运营里;留出10%的空间给「可能性」,让它自然萌芽、生长。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谷歌的20%时间。在你的工作之外,你有20%的自由时间,可以去想出各种各样的点子,并验证它们,可以发起和加入各种团队,开发产品原型 —— 这一度是谷歌引以为豪的工作模式,也催生出了 Gmail 这样的划时代产品。

再举一个例子。汤森路透内部有一笔基金,叫做 Catalyst Fund(催化基金),供内部小团队实施他们的「点子」。

如何使用呢?团队发起人需要填一份2页的表格,写清楚这个点子的构思、市场和价值,经过创新投资委员会审核,就可以拿到一笔投资,用来快速尝试。

最关键的,汤森路透会设立相关的制度,最大化「点子」诞生的土壤。比如:各部门的考核中,会纳入一个「创新空间考核」—— 你是否给了员工足够的机会去产生创新?以及在业务中设立「创新先锋」,让他们协助部门主管做好项目管理,为创新打通流程,帮助创新团队快速成型。等等。

同样,企业知识管理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通过把大量知识、文档、流程和最佳实践整合起来,让它们产生联结,形成系统,「涌现」出全新的可能性和创造性,诞生出新项目、新流程、新模式。这是企业知识管理的一大使命。

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重视这一点:不再追求100%的可控,而是拥抱可能性,设立一个流程,让「好的事情」发生,并把它们留存、固化、落实起来。

不妨这样思考:除了日常工作和按部就班的路径,有没有别的什么东西,是可以尝试着投身进去,去探索和实践的?

可能是加入一个圈子,可能是研究一个新兴产业,可能是投资一个副业,可能是学习某项能力……

无论如何,保持一些「额外」的东西,拥抱可能性,这样,才能在变革到来的时候,从中获益。
4. 晶体思维:可复用的方法论

过去的时代,我们强调「经验」。但未来的不确定时代,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方法论」。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经验关注的是「怎么做」,是一整套执行和操作的模式。但方法论聚焦的是「怎么想」,是关于思维的体系,它的内在构架是逻辑、流程和视角。

所以,我在以前的文章里强调过:要留出时间,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复盘,不断地向上升华、归纳,把它们变成你的方法论。

这些,才是真正属于你的财富。

原因很简单:经验往往是跟情景绑定的,难以复用的,而方法论是可复用的:面临一个新的项目和挑战,方法论能够帮助你理清思路和逻辑,指导你想清楚「做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

如同我在训练营所讲的:模型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模型的机制、原理和背后的思维模式,这些才是真正可复用、能够不断产出价值的源泉。

这就是你的知识晶体,也是一整套可复用的工具箱(Toolkit)。

无论你去到什么地方,转型到什么行业,你都可以把它带在身上,应用到新的项目和模式上。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将其细分为两个维度的能力。

第一个维度是向内,将经验和操作内化、构筑起来,包括元认知、记录、复盘、总结归纳。比如:

  • 我是如何思考/执行的?
  • 有哪些可以优化的地方?
  • 它们可以如何整合起来?
第二个维度是向外。亦即,不断地去拓展这个方法论的外延,吸取新信息、新方法,对其进行迭代,不断向上升级。

比如:

  • 我可以创造什么场景去试验它?
  • 我可以如何优化它,以涵盖更多的可能性?
  • 如果它和另一样东西结合起来,会怎么样?
诸如此类。

不确定的洪流席卷而来,没有人能独善其身,也没有人能完全规避它的冲击。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断完善自己的体系,迭代思维的操作系统,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让你无论面对什么挑战,都游刃有余。

这是你在不确定的时代中,对抗冲击和风险的最好武器。
这些文章也不错:
这套法则,治好你的信息焦虑
如何升级思维的操作系统?
建立知识体系,这份指南就够了
THE END
-  晚  安  -


    关注 L先生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