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 孩子与母亲

 

心灵,是内在的事;关系,是外在的事。...



点击上方关注”王伶俐心理工作室

自我觉醒的平台
图文 ∣ 小雨
心灵,是内在的事;关系,是外在的事。

内在心灵,和外在关系,一样也是互为镜子。你拥有什么样的心灵,就会去构建什么样的关系;你构建了什么样的关系,可以反观出你的心灵。

人把自己的内在心灵,投射到外在关系中,这样一来,外在关系就像镜子一样,照见这个人心灵的样子。通过投射,人才能在关心中看到心灵的样子,才能修炼自己。

从关系的基本形态来看,可以把关系分为三种:一元关系,二元关系,三元关系。

· 一元关系,是指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意志,只感受到自己的感受,他希望别人都来配合他的意志;关系中,只能是他说了算。



· 二元关系,是指一个人意识到另一个人是和自己一样的独立存在,有自己的感受和意志,他能共情对方的感受,也能尊重对方的意志。



· 三元关系,是指一个人能意识到关系的复杂之处,在复杂的关系中,他能同时看到 “ 我 ” 、 “ 你 ” 和 “ 他 ” 三个人的感受和意志,并尊重这个服杂的三元关系中的竞争与合作。



通过一个新生儿的心灵发展阶段,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新生命的心灵是如何一步步地认识到关系的复杂之处的。



精神分析学认为可以将一个孩子6岁前的发展按照三种关系分成三个阶段:
一元关系阶段
时间是六个月前,这个阶段的婴儿处于共生期,觉得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甚至自己和整个世界都是一体的。而所谓的一体至少包括两个层面:身体上和心理上

一元关系的境界,在成年人中并不少见。

例如恋爱中的女人会容易想,我不说你就要知道我在想什么,否则就是不爱我。这是恋爱中退行到共生期了,渴望自己和恋人合二为一。既然合二为一了,自然不用沟通就知道彼此想什么。

一元关系的核心规则是“剥削”。

处于一元关系中的人,会忍不住去“剥削”、“掠夺”别人,就像婴儿“剥削”妈妈的乳汁一样。因为婴儿既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又认为既然世界一体,所以你的就是我的,我可以肆意使用。

习惯被剥削的人,也是活在一元关系中,但是把自己放在了母亲角色上,这就是“圣母情结”。
二元关系阶段
二元关系阶段的时间是6-36个月,从五六个月开始,孩子陷入一种矛盾感觉,他一方面还是觉得妈妈和自己是一体的,但同时又发现,越来越多的事实显示他和妈妈是两个人。

必须说明一下,心理学的各种发展阶段论中,涉及到的年龄都要看成一个大概数,而不是精确的数字。

比如说共生期是六个月前,并不是精确到孩子六个月前就是共生期,六个月后突然就进入下一个阶段了,这只是一个大概数字。

孩子意识到自己和妈妈是两个人,那可能意味着这是孩子和妈妈分离的开始。

这个分离包括两方面:身体上的分离和心理上的分离。

等孩子学会说话后,孩子会特别急于表达“不”,这是孩子在划清界限,以捍卫自己的独立性。

良好的照料下,孩子到差不多三岁时,会初步形成自己的个性,这是心理独立的一个里程碑。

与此同时,另一个重大的里程碑是孩子将三年来一直给予他良好照料的妈妈,内化到自己心中,成为了一个稳定的内在客体。

这样意味着,在孩子内心里,终于是“我与妈妈,两个人并存”的关系,因此进入了二元关系的世界。

这两个里程碑中,“心中住下一个爱的人”是孩子个性化的支撑。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才能更好地发展他的个性化,承受与妈妈的分离。



二元关系的核心规则是 “ 控制 ” 。

孩子和母亲在争夺,我的事谁说了算。妈妈很爱孩子,但觉得你什么都不会,得听我的。而孩子就要不断去闹事,争夺独立控制权,可同时又觉得自己并不那么强大,还是很需要妈妈。

一元关系和二元关系都强调忠诚,不同的是,一元关系主要强调对方对自己忠诚,而自己可以为所欲为;二元关系中,两个人都会忠于彼此,但同时又感觉到,这种忠诚好像牺牲了很多东西。

无论在一元关系的“共生剥削”中,还是在二元关系的“控制忠诚”中,父亲都是一个至少被孩子忽略的第三者,甚至,孩子会觉得父亲是一个敌人。

美国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干脆说:父亲,是所有敌人的原型。



明天接着说三元关系,孩子与父亲的关系。

志愿做一个有趣灵魂的高个子—小雨

往日文章精选:

讨论死亡

接纳、认同、转换

干掉“焦虑”!

拒绝”好人卡“!(下)

拒绝”好人卡“!(上)

把两颗心画成一个同心圆

揪出压抑你的凶手

I See You!!!

碰撞出真知

重新成长,重新释放!

关系即命运

初心

母爱的忘我

特级三文鱼,给我来一打!

爱的饥渴

把爱找回来

价值条件过多

不要动我的奶嘴!!!

梦想?还是幻想?!

父母需要学习的心理课程

至尊宝能成为盖世英雄?!

助人技术简介

内在比赛


    关注 王伶俐心理工作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