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三大冷门功绩,连清朝都受益,黑也黑不动

 

在国际上为中国吸金,一直到清朝...



历史迷聚集地,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民国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2456字,阅读时间:约6分钟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桩“黑不动”的成就,正是辉煌的治国业绩:在大明朝开国百业凋敝,工农业近乎一片废墟的困境下,这位铁腕强人以爆表的“工作狂”状态,亲手狠抓国内各产业,不到三十年就令明王朝满血崛起,华丽转身为国富民强的“洪武盛世”。强大建设成就,恰如清朝人修撰《明史》时的击节好评:宇内富庶,赋入盈羡。

不过,这其中一桩比“宇内富庶”更强大的后果,或许这位铁腕强人,在位时都未必想到:下面三个朱元璋亲手狠抓的“冷门产业”,在明代三百年间后来居上,成了明代中后期外贸出口的新品牌,每次产品亮相都引来各国疯抢,畅销欧亚的火爆场面,甚至不输中国传统的丝绸瓷器等“拳头”产业。说是造福明朝三百年,亦是毫不为过。

产业一:棉纺织业

这三个“冷门产业”里,相对比较高调的,正是棉纺织业。朱元璋登基伊始,就向全国颁布严令,大明朝每家自耕农,都必须种植棉花,违者就是牢狱之灾。甚至全国撒网派技术员,手把手教着农民种。元朝时还是贵族专享的棉花,这下产量突飞猛进。可在朱元璋看来,只有棉花还不够,织成棉布才是关键。但关键的棉纺技术,当时依然是高难度。

于是,就在朱元璋高调的“棉花种植运动”里,一个低调的产业链,也开始悄然打造:明初全国各地广设织染局,每年八月收购棉布。原本只局于松江一地棉纺业,这下成了东南各省农家的普遍副业。技术更是突飞猛进:元朝时三四人操纵的轧棉搅车,变成了明代单人操纵,生产率提升四倍的大型搅车。高速运转的脚踏纺车和新型罗织机,技术也是代代演进,火热推广全国。

这番“产业革命”下,明代的棉布产量,也是狂飙突进,明初时明王朝每年征收棉布,不过六十万匹,到朱元璋晚年时就有近百万匹。明代中叶时,棉布,这个元代时的宫廷奢侈品,早已变成中国普通百姓家的日常衣料。以明孝宗年间内阁大学士邱浚的话说,真是“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
而在明朝中后期的大航海时代里,大明朝的棉布,更成了明朝外贸出口的火热新产品。不单在北方陆路丝绸之路和互市里,常年与草原部落换马匹,更在“隆庆开关”后沿海上丝绸之路一路热卖。万历年间,明朝每年仅向菲律宾一地,就要卖出七千斤棉线和一万斤棉布。远至墨西哥秘鲁的市场上,都可见明朝棉布风光招摇。从“隆庆开关”至明末,几十年如一日为明朝赚钱。

比起这批量销售的明朝棉布来,同样是明朝中后期的“国际市场”上,另一个“冷门产业”,却成就了“明朝制造”的“精品”称号:铁器加工业。

产业二:铁器加工业

明朝开国时,拜常年战乱所赐,从打造农具到冶炼兵器,简直各行业都严重缺铁。急红了眼的朱元璋,干脆全国各地设十三处铁冶所,每年大量人力物力投入炼铁,明朝的铁产量,很快就接近每年万吨。但比解决“缺铁”意义更大的是,大量先进的冶铁技术,也从此在各地开花结果。随着晚年朱元璋彻底放开民间冶铁禁令,松了绑的明朝铁器加工业,这下百花齐放。其中最为异军突起的产品,当属广东的佛山铁锅。

明初时,朱元璋在广东设“阳山铁冶所”,从此高质量的“广铁”驰誉天下。“佛山铁锅”更是响亮品牌。《广东新语》记载:明代的广东佛山,全城铁匠数千人,铁锅行业更以精工细作著称,凭着领先世界的“红模鋳造法”等工艺,精美的佛山铁锅产量暴增。郑和下西洋时,佛山铁锅就是明朝使团必带的高档礼品。嘉靖年间的明代商圈,更有“佛山铁版(铁锅)无坏……可积也”的说法。囤佛山铁锅?简直躺着就赚钱。

在红红火火的明代海外贸易里,《筹海图编》估算,佛山当地卖七分银的普通铁锅,卖给日本人就变一两白银。如此“霸王价格”,却引得各国商人砸钱爆买,动辄单笔数百上千口铁锅的大交易。火热畅销场面,正如《广东新语》里生动形容:南走澳门,至于红毛、日本、琉球、遥罗解、吕宋、帆绰二洋,倏忽数千里,以中国珍丽之物相贸易,获大赢。

这“获大赢”的铁锅买卖,就这样从明代中期起,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前,令明清两个王朝,相继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这热卖的佛山铁锅,主要的销售对象,还是东亚以及南洋地区。明代更远赴重洋,在欧洲大陆引来火热欢迎的,却是明代一个更低调的冷门产业:漆器产业。

产业三:漆器产业

比起棉纺与冶铁来,漆器生产看似低调,其实却无比重要。中国独创的从桐树种子里提炼桐油,再加入天然生漆制成混合涂料的技术,自战国起就领先世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各式文物上,那些历经两千年考验的漆器涂料,更是惊呆了多少观众。

但这先进涂料技术,在明朝以前,却是绝对的奢侈技术。秦汉时基本是贵族专享,一只漆器图案的小杯子,价格就相当于十个铜杯。一直到元代时,这昂贵的产业,也只集中在扬州和嘉兴一代。朱元璋登基后,在南京设立了官营的漆器产业。朱棣登基后再接再厉,在北京也新建了漆器工场。民间的漆器作坊,也陆续在大江南北铺开,成熟的全国手工业体系,终于在明代形成。

明代的漆器技术,也是越发登峰造极。品种有了数十种之多,有“百宝嵌”“雕漆”“描红”各种品牌颜色,现存明代各式漆器图案,从寻常家具到建筑,各种精美绚丽。中国第一部介绍涂料技术的《髹饰录》,由明代著名漆匠黄成完成。这个曾经“奢侈”的产业技术,此时已是空前的规模生产。



而其中最为高精尖的桐油涂料,是明代中国漆器的“国际标牌”。十六世纪时,西班牙学者门多萨,在其《大中华帝国史》里,绘声绘色的介绍了神奇的“中国涂料”:涂有桐油的中国船只,使用寿命可以达到欧洲船只的两倍。

见识这神奇效果的欧洲各国,十七世纪时一度纷纷仿制中国船,拥有神奇效果的桐油,更是身价暴涨。于是,自从1516年,葡萄牙人在明朝做成第一笔桐油买卖起,之后的二三百年间,包括桐油在内的中国漆器,一直在欧洲大陆卖火。法国意大利等国,也纷纷掀起了“山寨”中国漆器的热潮。直到十八世纪中叶时,法国人罗贝尔才建立了独立的欧洲漆器产业。但中国特产的桐油,则继续在欧洲大地热卖。甚至在两次工业革命期间,成为西方必须的工业原料。直到20世纪初,美国移种中国桐树成功,才算打破中国垄断。
这一款明代时热销国际市场的产品,就这样持续火热了近三世纪,仿佛中国古代工艺智慧,在近代史上一抹绚丽的余晖。多少的自豪与反思,尽在其中。


好物推荐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我们爱历史》商城


    关注 我们爱历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