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投票门”事件 看危机公关的处理

 

诚实是最好的危机公关。...



本以为有“严书记舆情”和“滴滴顺风车事件”再加上“锤子手机”的发布,必然吸引媒体关注度从“联想投票门事件”中移除,本着321的原则,近一周的“投票门”风波也总算偃旗息鼓,剩下的残局需要用时间来抚平。记得有一位领导曾说过,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忘性快“,但显然联想并没有抓住人性的弱点,而是反复把自已推到热议的风口浪尖之中。

联想的危机公关可谓一错再错,没有表现出一个国际型大企业的危机处理意识,倒是有可能被写进教材永垂青史,不过有可能是一部反面教材。

一错:一招“急于澄清”变成了“越描越黑”。今天柳传志杨元庆联合发文称《行动起来,誓死打赢联想荣誉保卫战!》,文中我们看到了联想的坦诚也讲述了当时投票的整个过程。

这是发生在2016年关于5G信道编码标准方案投票的事情。在整个投票过程中,联想集团代表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基本的,要维护自己企业的利益;还有一个更高的原则就是要注重大局。什么是大局?大局就是国家和行业发展的整体利益。

在3GPP组织的5G eMBB方案第一轮(RAN1#86bis)投票的时候,联想集团基于自身前期技术和专利储备,选择了LDPC技术方案。在第二轮(RAN1#87)投票时,我们综合考虑国家整体产业合作、创新与发展,坚决选择了联想之前没有太多技术积累的Polar码方案。在整个过程中,联想的投票原则没有问题,执行也没有问题!

两轮投票这也是网友们一直质疑的焦点,联想最后还是投给了华为这是结果,本来无可厚非,人们也快淡忘了这件事情,不过联想再次声明,似乎告诉人们不要忘记联想一样,不要忘记联想的两次投票之旅。

另外,就是拉着华为两次声明着实不妥,特别是最后这一次华为明显是被迫帮联想站台洗白,华为在声明中多次强调5G的研究与发展需要各国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参与,华为表示:“华为公司作为5G研究和标准的主要贡献者之一,愿意在标准化活动中,持续向产业链伙伴推荐、分享更多的创新技术,绝不敲诈其他任何公司或社会。”

声明中,华为还再次表示了对联想等合作伙伴支持的感谢,华为称:“愿意跟联想集团,以及产业链的其他合作伙伴共同努力持续推进5G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华为这份声明中,有一句话耐人寻味,“绝不敲诈其他任何公司或社会”,不知道华为为何在声明中用这一词语,按理说华为是一家国际化大公司,应对危机公关有自已的一套理论和方法,特别是在公关用语方面。

重新回顾一下联想在5G的两次投票中,第一次投给了高通,而是在一个月后的第二次会议投给了联想,这一个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使得华为再次声明中用了“敲诈”一词。

 二错:一招“瞒天过海”变成了“欲盖弥彰”。在5G的投票中,联想的第一份公关声明就很有问题,心藏侥幸,以求万一,没有及时向用户做出明确的解释,甚至连用户质疑的焦点都没有抓住,只求阿弥陀佛,躲过这一劫。谁知,却应验了中国那句老话: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联想的第一次辟谣声明表示:在3GPP(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举办的有关5G标准的表决会议上,联想针对5G标准的Polar方案投票(该方案由华为、中国移动等中国企业主导),包括联想旗下的摩托罗拉移动,所投的都是赞成票。并且强调,一直以来,联想都非常支持中国5G技术的发展,未来也会为推动5G技术和相关产品的研发而继续努力。

联想为什么不在第一次声明中告知网友,联想在本次投票是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要维护自己企业的利益;还有一个更高的原则就是要注重大局。我觉得任何人都会理解联想当时的苦衷。

并且两次的投票的过程和结果还是被网友扒出来的,为什么不在第一次声明中就阐明清楚,没做亏心事儿又何必要遮遮掩掩呢?

三错:一招“高估了自已”变成了“低估了形势”。面对事件初始,媒体报道还比较单一的情况下,联想的处理反应明显迟钝,结果贻误了战机。虽然联想第一时间由公关部发布辟谣声明,但是明显办法不多,联想的公关团队显然高估了自已的危机处理能力,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事态发展的严重性,认为不停的对媒体进行公关删稿或者雇佣水军影响网友言论导向,没想到“中兴芯片事件”战火会烧到联想的身上,因为两个事件一前一后,联想的公关团队应该在第一时间上报事件的严重性,由内部高管层商定应对之策,然后再由高管站出来辟谣,而不是任由芯片事件的怒火蔓延到自已身上再救,是不是觉得有点晚了呢?一招“高估了自已”的本想靠公关团队就能灭火的傲慢之举变成了“错估了形势”的引火自焚。下面的联想的回应就很能说明问题。







不过通过联想的事件,也给很多企业上了一堂危机公关课。

第一、不要一味的在危机公关中标榜自己的产品和自已的功绩,你是危机公关还是在宣扬自已呢?

第二、也不要试图瞒天过海,遇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诚实是最好的危机公关。

第三、不要试图靠对抗言论,来引导舆论导向,往往会事得其反。

因为我们不是圣人,谁又能保证自己或自己的东西是完美的呢。

当资本风口不再,SaaS厂商生存面临挑战,要么出众、要么离场,原来一直以直销团队为主的SaaS也开始寻找成本控制和扩大营收之间的平衡点,2018年被SaaS厂商忽视多年渠道价值再次写进自已的战略版图,如何打通SaaS厂商与渠道商的最后一公里?如何在伙伴策略上吸引到渠道商?欢迎您来参加6月15日的「中国软件渠道伙伴大会」,我们共谋未来发展。

请点击阅读原文进行报名)。


    关注 人称T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