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我懂你”,毁掉多少亲密关系

 

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事情,不一定能解决问题。...





一句句“我懂你”挂在嘴边,用来当做换位思考的开场白,但这一“高情商”铁律,真如想象中般“万金油”吗?

一个来自三线城市的大学生刚毕业,准备在大城市找工作。这里人口多,医疗发达,就业机会多如牛毛。他在大城市学习生活了四年,接受并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习惯和节奏,一心要拼出自己的事业。

可父亲总时不时让他回家乡发展,“我理解你的追求,但家里生活节奏会慢些,隔壁家的同龄人在家乡上班收入也很高,家里有什么事也能有个照应。”

该怎么劝和这对父子?有人会说,因为代沟,父子俩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事情就能迎刃而解了。

但就算儿子会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还是会有顾虑:虽然家里需要照顾,但我还年轻,为什么要被束缚在那个小地方?父亲虽然也想让儿子过上好的生活,但他对好生活的定义,也只是舒适而已。

其实换位思考本身没有错,但在换位思考的过程中,衡量对错往往没有客观依据,最后还是容易回到非此即彼,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困境。

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事情,不一定能解决问题。

1
美其名曰换位“思考”
其实只是情绪占了主导


罗振宇在《你的女神你不懂》中举了个例子:朋友本来和老婆说好回家吃晚饭,临时加班走不了,给老婆打电话说“今晚加班,回不来了。”

老婆很生气,男人回家进门见她拉着脸,也暴怒“我还不是为了这个家?我加班我容易吗?”老婆也委屈,“我做了一桌子菜,你不回来就算了,回来还发火

过分期待能被换位思考,就是剥夺对方“宣泄”的权利和欲望。那些本来就是由情绪引发的矛盾,换位思考后,更有可能加剧双方的负面情绪。

人往往把换位思考当作一种情感上的妥协,更快抢占道德高地进行审判别人。

因而,大多数的“换位”,不是思考,只让人走向宣泄情绪的旁道。

2013年,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受到刻板印象(Stereotype)的启动时,换位思考(Perspective taking)会加剧刻板印象,从而更影响选择(JL Skorinko,2013)。

“我都换位思考了,你还是那么自私,只为自己着想。”

而且刻板印象的背后,是预设了自己付出的更多,有种企图和人比惨的潜在需求。

以换位思考为初衷,其实还是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理解对方的心理,却免不了钻情绪的牛角尖,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激化矛盾。

▲保存图片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2
当局者其实不迷
旁观者也不一定清
微博上有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去年,宫颈癌二价疫苗刚刚在大陆上市,她想拉着闺蜜一起去香港打九价的。

闺蜜说自己对这个不是很感兴趣,而且感觉没什么必要。

本着“为朋友着想”的态度,这位博主和闺蜜科普了一晚上的宫颈癌疫苗知识,也对她“满不在乎”的表现感觉到很不满:那是你自己的身体,为什么还不如我一个外人更在意?

闺蜜许久才说出那句,“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她拒绝,一是因为因为时间不合适,二是对于还是学生的她来说,去香港的路费加上疫苗的成本,超出了承受能力。

在换位思考的过程中,常有心理上的误区阻碍人的理性思考,从而使换位思考过于片面,从而得不到有效的结果。

比如考试考砸后,需要分析原因,学生往往会把失败归因于试卷太难、粗心大意、考前没有睡好等外部因素;老师和家长们更多会认为学生的基本知识不扎实、学习态度不好。

在社会心理学中,行为者和观察者的归因偏差(actor-observer bias),换句话说是不完全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旁观者站在当局者的位置上思考,自觉客观,但其实当局者不都是“迷”的。

当事人更注重自己所受的外界影响;与之相对,观察者更容易强调行为者的内在原因,例如做事能力、态度等问题。

所处角度不同,会导致人们归结原因的偏差。两者倾向于强调的方面不同,而都会走向主观( EE Jones,1987)

进而,这种主观会发展成一种自利归因偏差,让人看不到自己的局限。

玩手游,游戏失败了说:“这些队友太坑了,怎么可能赢嘛!”游戏胜利了又说:“要不是我扛着他们前进,这把游戏早就输了。”

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它保护人的自尊,但过度的自我防御,也是一种障碍。

出于对自身和他人的情感需要,人们把自己的失败推脱给他人和环境,把所谓“正确”归因为自己的能力,这种情况下的换位思考,看不到自身的缺点和错误,也很难有理性客观的结果出现。

而且,人会在心中确定选择后,通过自我说服来使自己更加相信所选是最优。

平时很常见到这样人,自己所选都是对的,又喜欢去贬低别人的选择。山本文绪在《蓝,另一种蓝》里面写:“没有另一种选择,你所有现有的选择都是对的,它就像人的感情一样,无须去假设,因为无论怎么样去假设,那假设都不会成立。”

因为人知道选择不能重来,所以说服自己相信,也是出于自身情感的需要。

换位思考在这里,同样变成一种无效的妥协。

▲保存图片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3
下意识换位思考
不如先思考再换位
如果文章开头的儿子能好好做功课,把大城市和家乡城市的经济发展趋势、就业率、生活成本数据一一对比,留在哪里发展更适合自己,就变得一目了然,谁更有说服力,就不言而喻。

生活中,不得不换位思考的时候,不妨试试比换位思考更有效的客观思考,比如参考数据,最客观地,提供一个单纯 “换位思考” 没有的衡量标准。

1、家庭关系中,用客观代替体谅

家里长辈疯狂催婚张罗相亲,年轻人却死活不肯结婚,其实不只是人生抉择和互相体谅的问题。

从社会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年轻人的平均年龄在推迟,不婚比例也在升高。长辈不理解的,是年轻人整体观念的转变,几十年生活积淀的价值观,不会因为简单的换位思考就有本质上的动摇。

遇到问题不要只动用感情牌,双方尽可能从理性出发,用数据说话,来得出能说服双方的结论。

2、团队合作中,用结果战胜“我以为”

职场上总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项目开始前多了很多准备,列出了自己的种种建议,总结工作的文件写了好几千字……能做的努力好像都做了,但还是没有特别好的结果。

不要认为其他人没有站在你的角度考虑,客观分析问题所在,才能解决“费力不讨好”的困境。

《极简思考》的作者费廖落说:一个人的年薪水平和他们在中风前看到的幻灯片张数成反比。

一个准确客观的数据、高质量的总结,比一百次期待别人“换位思考”更有效、直接、有说服力。

提出正确的问题,搜集数据来论证,解读数据寻找答案,摆脱换位思考的困局。

3、警惕“换位思考”,就是在换位思考

不能觉得自己已经在事事为别人着想,短视自持的目光会让人蒙蔽自己,深陷自我感动,却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与其说换位思考,不如说先思考,才能达到“换位”的目的。

别让情绪先行,结果也随之背道而驰。

参考资料:

[1]Confirmation bias: A ubiquitous phenomenon in many guises,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1998, 2(2): 175-220

[2]Attribution Perceiving the Causes of Behavior, 1987:79-94

[3]Perspective taking can increase stereotyping: The role of apparent stereotype confirmatio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13, 49(1): 10-18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网易公开课长期招聘正职编辑/坐班实习生/线上作者,单篇稿费300元-1500元。在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精品课程。


    关注 网易公开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