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新闻”消失了,会怎样?丨凤凰评论

 

媒体如何提供更好的内容,读者期待什么样的新闻,两个端口共同构建了新闻价值的实现。...

如果

“新闻”消失了

会怎样?

高明勇


如果一座城市的基本新闻来源消失了,会带来什么后果?

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杞人忧天——这是2009年初,NPR(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著名记者戴维·富尔肯弗里克做的一场思维实验。

实验中,《哈特福德新闻报》政治新闻资深记者马克·帕茨尼尔卡斯(Mark Pazniokas)的观点是,失去这份报纸,将意味着这儿的人都会失去一份共同的归属感。“如果每个人都在从数十甚至数百个不同来源获得新闻,人们就会缺乏一个共同的参照物——我不是在煽情——而这个参照物正是民主与群体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思维实验,相信很多人都不会认为是无稽之谈。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读者也对新闻感到不满足,乃至厌倦,逐步把精力转移到其他娱乐消费领域。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记者对新闻感到厌倦,使得他们逃离新闻业,“无冕之王”的光环在日趋暗淡。

当从业者和消费者都对新闻不满时,新闻业出了什么问题?或者说,民众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新闻界?

这是《头版:内部解密与新闻业的未来》这本书给人的最大触动。
这个触动不仅于此。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新闻素养中心主任迪恩·米勒介绍,该中心的新闻素养课程如是开始:“第一节课后的48小时内,学生不许看任何新闻,CNN不行,TMZ不行,天气预报不行,ESPN不行。他们必须坚决摈弃脸书,任何讨论和观看新闻的房间都不许待。放下报纸,把杂志扔到一边,我们这样和学生说。与新闻隔绝着生活。这是新闻封锁。”

可以设置的“新闻封锁”的课程,其目的,就是“要对听到的各种真相与知识进行主动而理性的审查”,远离“无知的怀疑”和“危险的轻信”。

应该说,《头版》提出了一个诱人的选题,揭秘全球顶尖的报纸《纽约时报》,以及由此出发探讨新闻业的窘境与出路,进而提出的作为公民的新闻素养,其实是民众应该怎样看待新闻和新闻业。

这算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媒体如何提供更好的内容,读者期待什么样的新闻,在新闻生产层面,两个端口共同构建了新闻价值的实现。

媒体如何提供更好的内容?

读者期待什么样的新闻?
尽管,我并不认为这本小书就能让人完整地读懂《纽约时报》。当然,如果想真正走进这份百年老报,很有必要进行辅助性阅读,比如翻看一下《纽约时报100年》、《纽约时报的风格》、《报业帝国:背后的家族传奇》、《王国与权力:震撼世界的》等。

从传媒认知上看,已经形成很多常识性的共识。1931年,胡适称赞“中国最好的报纸”《大公报》时,说它这几年做到了“两项最低限度的报纸职务”,“第一是登载确实的消息,第二是发表负责任的评论”,并认为这两项都是每一家报馆应该尽的职务。

如果这两点是“好报纸”的基本底线的话,那么,“头版意识”则是将这种基本底线的追求延展到极致。

而从受众认知的角度看,这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命题。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南伯格学院新闻系主任奥夫霍尔泽认为,决定新闻界未来的关键,在于公众的选择,只要新闻机构还在提供新闻,民众就有责任帮助记者了解他们身边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份帮助至关重要。

就如书中所说,“地壳板块移动了”,“我们可以各自踌躇,或者共同生存。”


《纽约时报》是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权威媒体,本书讲述了该报“头版”新闻诞生背后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涉及采访背后的运作、媒体资金的获取渠道、与其他新媒体的合作模式、新闻的成形过程等。并由此串联起一些深刻影响新闻业格局的大事件,比如维基解密的出现、全球各地聚合网的发展,对其进行了深刻解析。

同时,面对当下新媒体变革的时代背景,《纽约时报》应对困境的方式也颇具示范意义,由此探讨了传统媒体如何主动应对新的变化,如何在“越新越好”的诉求中坚守对新闻的分析、过滤和深度,而新媒体又应如何发展,以持续做出优质新闻。

作者戴维是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的资深记者,在本书中,他汇集了《洛杉矶时报》《卫报》主编等多位业内权威人士的精彩见解。


    关注 凤凰评论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