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走路能否减肥?如何防反弹……名医教你健康减肥

 

走路真能减肥?“小胖墩”怎么办?瘦下来如何防反弹……名医教你健康减肥...

名医面对面
向肥胖宣战
“管住嘴、迈开腿”的六字箴言有用么?上班族们没时间上健身房运动减肥怎么破?瘦身成功后如何防反弹?家长们还在为自家“小胖墩”如何减重发愁么……不妨来听听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姚琪远教授的建议。

如果您也有相关问题,欢迎留言噢!



姚琪远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外科教授、主任医生,外科副主任,微创外科及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与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减重与代谢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微创联盟副主席,亚太疝协会执行委员,国际腹壁造口外科联盟主席。

如何健康减肥

健康减肥是我们要提倡的,减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纠正对自身健康不利的情况,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减肥的过程中身体内会发生很多变化,最大的特征是负能量平衡,随着体脂流失,瘦肉组织也会跟着减少,而痩肉组织是维持人体健康必要的成分,因此要通过各种科学的方法来保持瘦肉组织,尽量减少它的丢失,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䃼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减肥计划因人而异,因为肥胖程度、身体情况、生活习惯都不一样,别人的方法对你不一定管用。减肥需要制定个体化方案,定期评估身体状况,并根据情况再调整计划。想要做到健康减肥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21天断食减肥法真的有效么?

我仔细地看了下21天减肥法,应该说短期是有效的,长期是否有效关键看生活方式是否因此而根本改变。这个方法也不是神话,与之前的低热量摄入、低碳水、高蛋白饮食减肥法类似,但目前营养学家并不推荐这样的饮食方式,还是强调总量控制、均衡营养,饮食结构合理性胜于摄入量的计算。减肥最大的问题是反弹,科学家已给出了解释,人体的能量平衡存在一个调定点,这个调定点很稳定,饮食控制并不能改变这个调定点。因此减肥并不是看短期效果,生活方式的改变才是关键,要有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这个过程大约需要2年甚至更长时间,而生活方式的改变要保持终身,绝对不是21天就能完成的。

什么方式的走路可以达到减肥目的?是不是也要针对饮食调整?

走路只是运动的一种方式,但是单位时间里消耗的卡路里是有限的,快走(6公里/小时)半小时大约也就消耗500ml可口可乐的热卡。可以适用于老年人或心肺功能不佳的人群,或者用于体能恢复的初级阶段。总体来说,走路对减肥是低效的。俗话说,七分饮食三分运动,饮食比运动更重要。

上班早、下班晚,有没有适合上班族的减肥方法?

上班族减肥困难的理由多数是没时间。第一个问题是饮食安排。因为上班早,早餐不吃或吃外卖,中午又是以工作餐为主,下班晚的话晚餐也基本上是外面吃。这样的一日三餐几乎就没多少选择性,食物的品种只取决于获得食物方便的程度。如果我列一堆健康食谱,但是在需要吃的时候你得不到这些食物也白搭。所以建议在周末去超市买买买,将健康的食物填满家里的冰箱。前一晚准备第二天的食物,包括早餐和午餐,晚饭尽量回家吃,这样才能自主决定每天的食谱。第二个问题就是运动,不是非得去健身房才叫运动,上班族每天减少些用电脑玩手机的时间,多走动走动,都可以增加能量消耗。高强度间歇性训练(HIIT)是现在流行的适合年轻人的运动方式,不需要场地,只要4分钟就可以燃烧更多的脂肪,提高基础代谢率,效率是传统运动方式如中速跑的9倍。

节食加运动瘦下来后,一旦停止容易反弹,肥胖体质在瘦身后如何保持体形?

首先要看是否是科学的节食和运动,过度的节食会导致基础代谢率的下降,生活方式也没有有益的改变,这样的减肥很容易反弹,甚至会超过原先的体重。如果是科学的减肥方式,以下是如何将已经减下的体重维持5年以上的几点建议:

1、每天运动60分钟;

2、低脂、低热量全谷类,瘦蛋白,蔬菜,水果等,食物结构合理;

3、不要不吃早餐;

4、不要找借口暴食;

5、每周外出用餐不超过3次;

6、少食多餐,多咀嚼,减慢吃饭速度;

7、定期(一个月一次)监测体重,最好能进行体脂测定,发现增重及时调整生活方式,以避免更大幅度的反弹;

8、自我激励,告诉自己我喜欢现在的生活方式。

儿童肥胖非常普遍,请问如何防治儿童肥胖,怎样科学减重?

事实上,胎儿在子宫的时候便可确定日后的许多健康问题。孕妇饮食和生活方式的选择的确很重要,可影响宝宝的未来行为和身体发育。有研究表明,孕妇怀孕期间体重超标,更可能会分娩出和正常3岁孩子一样体重的婴儿。因此预防儿童肥胖从胎儿时就应该开始了。剖腹产的孩子日后肥胖发生的风险更高。配方奶粉喂养的孩子比用母乳喂养的孩子,发生肥胖的风险更高,这或许与这两种喂养方式下,孩子形成不同的肠道菌群,影响机体脂肪的存储有关。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因素通常不是由母亲或婴儿所能选择的,但是这些因素却似乎可增加儿童肥胖的发生风险。此外,儿童时期形成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可能是预防肥胖和相关疾病最有价值的措施。如果孩子们养成了食用健康食品的习惯,可以帮助他们终生保持正常的体重。大约40%的超重儿童在青少年时期会继续增加体重, 75−80%的肥胖青少年将成长为肥胖成年人。因此防治肥胖要从娃娃抓起。

易胖型又容易出汗的人,怎么样才能快速减肥,饮食方面有什么要注意的?

减肥速度不是越快越好,推荐的速度是一个月减2公斤。重要的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节食,饮食以全谷类杂粮、瘦蛋白、蔬菜、水果为主,多喝水。食物要多样,抵制垃圾食品的最好方法就是买健康食品填满家里,让自己随时可以吃到健康的食物。注意吃饭速度,多咀嚼,一口食物要咀嚼30下,不容易做到,但对减肥很有用。少食多餐,将一天的总量分成五餐而不是一日三餐。减少外出就餐,尽量家里吃,工作餐最好也家里自制。

肥胖遗传性高吗?

父母或祖父母肥胖的孩子,较父母或祖父母体重正常的孩子,更可能发生肥胖。从父母那里继承的基因可能决定机体对体重增加的敏感性。虽然遗传和早期的生活因素并不是导致肥胖发生的全因,但它们却易于导致机体体重增加。

久坐导致肥胖(腹部赘肉多,大腿粗)要怎么减?

久坐并不是导致腹部赘肉多,大腿粗的原因,就像不是光靠运动了就能减肥一样的道理,减肥的方式是整个生活习惯的改变,久坐不动只是其中一个需要改变但并不重要的因素。但是这个问题可以反映一个现象,那就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肥胖的真正原因,哪些生活方式需要改进,因此有必要找一个专业人士根据个体特点“对症下药”。

中老年腹部肥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哪些减重方法?

与欧美不同,亚洲人的肥胖特点就是腹型肥胖,这与人种和饮食特点有关。腹型肥胖以内脏脂肪堆积为特征,相对而言对健康的危害更大,在体重指数还不是很高的时候已经有代谢综合症群的出现,包括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因此亚洲专家的共识是在参照欧美减重手术标准时,将体重指数降低2.5kg/m2 ,就是针对亚洲人种的特点制定的。并且加入了腹围的标准,男性大于90cm,女性大于85cm,就有手术指征。这说明对于腹型肥胖更应该积极减肥。无论是否采取减重手术,都需要饮食管理、运动、行为认知的综合措施,贯彻减肥过程的始终。

由肥胖引发的冠心病生活中该注意什么?

肥胖是引起冠心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因此除了由心内科专家积极治疗冠心病的同时,科学减肥更加重要。饮食管理应该放在首位,饮食以低脂低热量谷类、瘦蛋白为主,运动不能采用大负荷方式,需在心内科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运动。

2型糖尿病是否可以喝杂粮粥或者杂粮米饭来控制体重和血糖?

对于2型糖尿病来说,饮食控制是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特别是对肥胖者更是如此,饮食也并不是搞清楚能不能吃水果、杂粮能不能控制血糖那么简单。肥胖会引起胰岛素抵抗,使得糖尿病治疗更加困难,因此首先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减肥,并使用糖尿病药物。如果体重指数达到27.5kg/m2,根据现行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可以考虑减重手术来治疗,获益会更大。有70%的概率可以达到完全缓解,从而打断糖尿病的进程,“治愈”糖尿病。

内分泌失调引起肥胖,该如何减肥?

在内分泌专家专业术语中是不存在内分泌失调的说法。从病因的角度,肥胖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肥胖。原发性肥胖是一种代谢病,并非是其它疾病造成的,因此可以采用包括减重手术在内的各种减肥措施,但对于继发性肥胖,首要的是找到引起肥胖的疾病,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垂体疾病等。治疗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肥胖导致月经不调,对以后的生育影响大吗?会导致不孕吗?

肥胖、月经失调、不孕不育这三个词是关联的,对于这样的人群,如果解决了肥胖问题,有很大的概率是可以恢复月经规律、怀孕生育的。

多囊卵巢综合征怎么减肥?还能生育吗?

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肥胖症的患者首要的治疗就是减肥。如果体重指数达到减重手术标准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大约79%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在减重术后可以得到缓解,并且能够怀孕生育。
点击下方链接观看往期【名医面对面】内容
  1. 新华医院儿科内主任鲍一笑访谈——小儿感冒咳嗽
  2. 上海市疾控中心主任吴凡访谈——怎样面对雾霾
  3. 龙华医院周英豪主任访谈——中医养生
  4. 中山医院朱蕾主任和疾控中心陈健访谈——甲流和呼吸道疾病
  5. 市儿童医院儿科主任刘海峰访谈——宝宝发烧怎么办
  6. 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封启明访谈——“家庭急救技能”
  7. 复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黄国英访谈——儿科医联体
  8. 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张仁访谈——针灸的妙用
  9.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常务副院长邹海东访谈——眼疾没有小病
  10.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武庆主任谈——耳朵的保健
  11. 上海市中医医院许良主任和瑞金医院马建芳副主任访谈——睡眠问题
  12. 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徐金华访谈——湿疹、痘痘、荨麻疹等皮肤病
  13.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郑春泉主任访谈——鼻炎治疗
  14.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蔡三军主任访谈——关注“大便”,远离大肠癌
  15. 上海交大附属儿童医学中心章依文主任访谈——解决宝宝吃饭问题
  16.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周平红主任访谈——哪些情况需要去做胃镜
  17.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董曦主任访谈——女性必备的健康知识
  18.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儿科主任姜之炎、肺病科主任张惠勇、皮肤科主任李咏梅和风湿病科主任茅建春访谈——哪些疾病适合冬病夏治


本期栏目支持:市卫生计生委、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关注 上海发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