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很多,记住很少?原来是这里出了问题 棒学堂

 

背景知识储量越大,阅读理解的能力就越高。...





有一次,我让女儿和比她大一岁、阅读成绩拔尖的哥哥,一起读了一篇介绍大熊猫的文章。然后问他们:



你们都在这篇文章里学到了什么?

我学到了——

熊猫吃竹子(可是我只能吃竹笋);熊猫生活在中国的四川(我小时候也生活在中国);熊猫是一种哺乳动物(鲸鱼也是一种哺乳动物);熊猫刚生出来的时候只有大拇指那么大(我生出来的时候有热水壶那么大吧);熊猫会爬树(我不会爬树,我只会玩monkey bar,但是猴子会爬树)……


哥哥
我每个字都看懂了,每个单词都认识。


妹妹
有效阅读和“读书内容不过大脑”的差距,这种时候就是明证。可见提高孩子阅读能力有多重要。

在上周的阅读系列里,我们说到:多年来,美国人坚持不懈,做了许许多多关于“如何提高孩子阅读能力的研究”。

为什么这些教育学家那么重视孩子“阅读”的能力呢?用下面一张图就能很好地解释了——



翻译一下,图片的内容就是说,根据研究,阅读对孩子有如下影响:



入学之前,没有掌握基本文学能力的孩子,落后的可能性是其他孩子的3到4倍



用互动式的方法给孩子读书,能够将Ta的智商提高超过6个百分点



每天阅读15分钟,那么一年就能够阅读100万个单词,经年累月,就能拉大和其他人之间的差距;



美国教育部认为,阅读能够提高孩子的说话能力、自信和记忆力;



更好的阅读者能够得到更好的工作。在美国,优秀阅读者的周薪(不是月薪也不是年薪哦)比一般人能高出850美金。……

那么,根据美国人的研究,究竟怎样做,才能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呢?

研究发现,优秀的阅读者,普遍掌握着七把神奇的钥匙。



之前,我们讲了第一把钥匙——创造“感官图像”。(←点击直接阅读)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第二把钥匙——运用背景知识。

特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套阅读模版,后台回复“背景知识”,即可获得。


爸爸真棒
1
阅读时“背景知识”有多重要?
女儿和哥哥的阅读差异,我去问老师怎么办,老师说:“两个孩子不同的表现,其实和经历有关系,哥哥毕竟比妹妹多上了一年学,在学校里已经接受过系统的阅读训练。”

“不过,平时在家里,你们父母也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对背景知识的运用能力。”

优秀的阅读者经常利用他们的背景知识和经验来帮助自己理解阅读内容。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会在“背景知识”和“阅读内容”之间建立关系

与此相反,效率不高的阅读者往往只关注阅读内容的字面意思,而不会停下来建立连接,也不去考虑阅读内容是否有意义。

通常,当阅读材料难度较高的时候,效率不高的阅读者会专注于解读那些难以理解的单词,而留给“思考”的空间,就少而又少。

总之,“阅读理解”和“背景知识”的关系就是:

  • “背景知识”储量越大,运用“背景知识”的能力越强,“阅读理解”的能力就越高;
  • 反过来,“阅读理解”能力越高,积累新知识的速度就越快,记忆越深刻,阅读热情越高涨,“背景知识”储量就会更大……
2
“背景知识”和“阅读内容”之间
应该建立怎样的联系?
根据教育专家的建议,阅读者应该在“背景知识”和“阅读内容”之间,建立以下三种联系:



阅读内容与“我”;



阅读内容与“其他阅读”;



阅读内容与“世界”;

阅读内容与“我”



当阅读者建立起“阅读内容与‘我’”的关系时,他会运用个人经历与阅读内容进行联系。

比如,在读一本关于海滩的书的时候,他会说:“嘿!之前看我和我爸妈到海滩去挖过沙子捡过贝壳呢!”

阅读内容与“其他阅读内容”



阅读者可以把阅读内容和其他文章或者书籍的内容联系在一起。

比如:同一作者撰写的文章,类似流派的故事,或者是同一主题以及相关主题的书籍等等。

阅读内容和“世界”



阅读者将他阅读的内容,与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事件,或者是其他人的想法联系起来。

这些内容无疑已经超出了阅读者的个人经验。

阅读者通过各种媒体和其他方式了解世界和事件,也可以通过与他人交谈获得知识。
3
从学龄前到熟练阅读者
如何建立背景知识联系?
针对不同年龄,和不同阶段的孩子,我们应该使用不同的策略:

学龄前儿童

鼓励学龄前儿童建立背景知识联系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

因为在这个年纪里,他们思维活跃,是最典型的“我也是”阅读者。

另外,他们愿意去做一切父母,或者他们的哥哥姐姐做的一切事情。

他们在每一页阅读中建立自己的背景知识,他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阅读同样的书籍。

作为学龄前儿童的父母,你可以通过这样做,来鼓励他们做背景知识连接:

▷鼓励Ta自然产生的联想。

比如,当你的孩子在亲子共读的时候,突然打断你,告诉你“我也在湖上看到过这样的小船”,或者“上次我在花园里看见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千万不要责怪Ta破坏了阅读的完整性。

这样的“打岔”其实是一种很棒的信号,因为“产生联想”是优秀的阅读者才有能力做到的事情。

你不仅应该仔细倾听,还应该和Ta分享你的所见所闻。
▷模仿现实的声音。

年幼的阅读者喜欢简短、重复的声音。

所以,给他们讲故事的时候,你可以把现实的声音模仿给他们听。

比如,讲到人体的结构,你可以说:“这是心脏,它能发出‘扑通’、‘扑通’的声音。”

讲到火车,你可以说:“这是火车,轮子碰撞铁轨,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

▷描述你的想法,提简单的问题。

比如,如果书上有这样一句内容:我们抄近道回家吧。

你可以对孩子这样讲:“这句话让我想起自己的一段抄近道的经历——有一次,我和朋友玩,忘记了吃饭时间,一不小心,天黑了,我决定抄近道回家。我穿过一片没人的草地,野草长到了我的腰那么高。我特别担心草里会有蛇……最后,虽然我安全地到家了,但我下定决心,下次再也不抄近道回家了。”

谈完自己的想法,你可以问问孩子:你是怎么想的呢?你会不会抄近道回家?为什么?

这样给孩子读书,Ta就能成长为一个“互动型”的优秀阅读者。Ta建立内容连接的能力,最终会发展成为“做出预测”、“提出问题”、“产生共情”,和“深入理解”阅读内容的能力。
初级阅读者

除了懂得如何“建立连接”,你的孩子还需要学会——当缺乏足够的背景知识的时候,如何通过阅读,来增加自己的背景知识“内存”。

如果你的孩子是一位初级阅读者,你就需要向Ta展示,你是如何在每次阅读中汲取营养的。

比如,Jan Andrew的《最后的第一次》描述了在海床上搜索贻贝的经历。Eva是加拿大北部的一个小女孩,她下到一个冰洞里去搜集贻贝。
▲Jan Andrew的《最后的第一次》书籍封面。

如果你生活在内陆地区,就很难联想书中的场景,因为你缺乏足够的背景知识,不知道退潮时的冰窟窿是什么样子的。

这时候,你可以这样对孩子说:

  • “我读到这一段的时候还觉得挺费解的,书上写道:‘她是一个因纽特人,她一直记得当初自己和妈妈行走在海底的样子。每当冬天,他们村子里的人就会到海底去搜集贻贝吃。’”
  • 在这里,你向孩子示范了一边阅读,一边“提出问题”的技巧。
  • “奇怪,他们为什么可以走在海底呢?从书上的插图看,他们并没有带深海的潜水装备啊?”
  • 从插图上寻找线索的技巧。
之后你可以说:

  • “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看作者能不能给出答案。”
  • 示范“暂时搁置疑问”,以及“从下文寻找答案”的技巧。
接下来,书上果然增加了一段来自于作者的解释:

她们来的时间正合适。大海退潮,带走了厚厚的冰面下的海水。她们可以顺着冰洞爬下去,行走在海床上。

看到这里,你可以说:

  • “好吧,我学到了新的东西。现在我明白,她为什么可以在海床上行走了。不过,我感觉她这样做还挺冒险的,我有点替她感到紧张呢。”
  • 示范“总结”的能力,以及“共情”的能力。
你继续说:

  • “海浪在远处咆哮,冰面在微微发抖。Eva能不能在涨潮之前顺利到达安全地点呢?”
  • 提出问题,让孩子解答。


熟练阅读者

当面对内容很多的书籍的时候,对繁杂词汇和复杂句子的恐惧会让一些孩子感觉压力倍增。

一些孩子这时候就会找借口说“这本书太无聊了”,从而放弃阅读。

事实是,他们的理解能力跟不上复杂的故事情节,因此才没办法“投入地阅读”。

这样的孩子需要帮助,而“背景知识”恰恰能让他们被复杂内容所吸引的一把钥匙。

作为家长,你可以这样帮助孩子:

  • 和孩子轮流朗读书籍的各个章节、页码,和段落。
  • 分享你的关联记忆,并鼓励孩子也这样做。
  • 准备一打即时贴,在书中的特定内容附近写下自己简短的理解和感悟。


美国老师这样做

在美国的学校里,老师同样会使用各种方法,提高孩子将“背景知识”和“阅读内容”联系在一起的能力:

▷“即时贴”法

准备一些彩色即时贴,在孩子学习阅读的时候使用。



有时候,孩子们只需要在即时贴上写下简单的符号,用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就足够了。

像这样——



OMG即时贴表示:“震惊”、“哇塞”;

爱心即时贴表示:喜欢这里;

问号即时贴表示:我不能理解;

LOL即时贴表示:搞笑的/傻乎乎的部分;

*即时贴表示:很重要;

IDK即时贴表示:我想知道……

双向箭头即时贴表示:背景联系

小人即时贴表示:人物特征

单词即时贴表示:不会的单词

空白即时贴:随便你填写什么!

对熟练掌握了阅读技巧的孩子,老师会提出更多要求——

比如,德克萨斯州的Amy Groesbeck老师,就要求孩子们使用不同颜色的即时贴,在上面填写不同的内容。



① 粉色:背景知识联系;

#这里的内容让我想到了……

#我可以把这里的内容和……联系起来

② 橘色:提出问题;

#我想知道……

#为什么?

#这是什么?

③ 黄色:推理;

#我猜测……因为……

④ 蓝色:理解;

#我认为……

#我注意到……

⑤ 紫色:评估;

#我喜欢/不喜欢……

#我同意/不同意……

▷“看图说话”法

看一看,写一写,猫和松鼠有什么关系?人类和海豚有什么异同?



▲点击可查看大图。另外,这些图片都已经在特老师的福利包里啦,后台回复“背景知识”即可下载!

▷“阅读理解”法

读一篇短文,回答问题:

  • 鲸鱼和其他哺乳动物相比,有哪些相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点击可查看大图。后台回复“背景知识”即可下载!

  • 冰块为什么会融化?文章里让冰块融化的方法有哪些联系呢?

▲点击可查看大图。后台回复“背景知识”即可下载!

▷“圈图”法

请问:哺乳动物和鱼有哪些共同之处?


▲点击可查看大图。

后台回复“背景知识”,即可获得特老师为大家准备的阅读模板哦!


爸爸真棒
下期预告


下期,特老师将介绍阅读的第三把钥匙:提出问题。

如何迅速抓住书中的有效信息,提高阅读效率?会提问题很重要。让孩子跟随主线理清思路,一边提问,一边预测,有助于他们明晰重点。

不断提出问题,是孩子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阶梯。



本系列理论部分内容来自经典著作:《阅读理解的七把钥匙》,心急的读者可先去读此书。本文作者之一Susan Zimmermann毕业于耶鲁大学法学院,她关于阅读的书籍曾被评价为“改变了美国课堂的阅读引导方式”。
↓更多英语学习经验介绍、福利领取↓
↓欢迎加入英语学习群↓



    关注 爸爸真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