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教你要大让小,你却自己学会了谦让

 

对于两个年龄差不多的孩子来说,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高峰时期,“让”就意味着阻止了大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而且还不利于小的性格发展,很容易形成霸王型性格。...



面对打架这件事,我在《打架还不还手,你自己看着办》、《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这两篇文章中,都着重引导孩子尊重自己身体与内心的感觉,无论对方是大还是小,想还手就还手,不想还手就不还,从来没有因为对方比他小,就教他要“大让小”。当然,也不会因为对方比小龙大,就要求对方让着他。因为我始终觉得“大让小”对大的特不公平,让大的压抑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选择迎合自己的父母

对于两个年龄差不多的孩子来说,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高峰时期,“让”就意味着阻止了大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而且还不利于小的性格发展,很容易形成霸王型性格。所以,不管是玩玩具,还是吃的,只要属于他的东西,我只尊重他的意愿,绝不会因为对方比他小,就要求他让小的。

可以说是我的“纵容”,在上幼儿园前,小龙丝毫没有“让小”的意思,不管是比他大的,还是比他小的,只要惹急了他,他就会毫不犹豫地还手。在玩玩具方面,不想与对方分享就是不分享,不想给对方吃,就不给对方吃。就在他上幼儿园十来天后,我意外发现比他小的小朋友打了他,他竟然不还手了。

那天,当当来我们家玩,当当那天总是打他。一方面因为他不给当当玩自己喜欢的玩具,;另一方面,他像一个大哥哥一样,总是去告诉当当幼儿园发生的事,但当当因为没去上幼儿园,并不知道幼儿园的生活,就不同意他说的话,但他又不会使用语言来反驳,便直接动手打他。小龙很委屈,非常生气地大喊“当当”,但至始至终都不像以往那样还手。我感到很疑惑,在当当走后,我抱着他问道:“当当打了你,你明明很委屈,你为什么不还手呢?”
没想到,小龙直接回答:“因为我长大了嘛!”听到他这句话,我既难过,又感到十分欣喜。

又过了一段时间,那天下午放学后,我带他去附近的学校玩,意外碰上了他的小伙伴壮壮,壮壮比他小一岁,自从小龙上幼儿园后,他们两人就没在一起玩过。所以,一见面,两个小朋友都迅速玩了起来。

壮壮还是像往常一样,不高兴时要么推小伙伴一下,要么打小伙伴一下,以往小龙都会用同样的方式还击,可是,那天表现完全不同。壮壮推他,他就跑开;打他也不还手。不过,在壮壮打了他两次以后,他突然跑到壮壮妈妈面前说:“阿姨,壮壮再打我,我就要打他了。”
听到小龙这句话,我知道他在遵循大让小的基础上,正尝试着用非暴力来解决问题,并且也在向对方宣示自己的底限!我默默感叹:他真的是长大了,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谦让。

“大让小”在二孩家庭中尤为常见,很多父母都信奉这样的教育理念,觉得“大让小”是一种谦让,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德。谦让确实是一种美德,但“大让小”的谦让品德却要根据大孩子的年龄来评判,否则,它就是一种用道德绑架孩子的行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2-4岁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高峰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还没有学会分享,更没有学会谦让,当然不知道分享与谦让意味着什么。在他们看来,自己所有的东西应该由自己自由分配,所有的事物都应该尊从自己的意愿去处理。所以,当他们选择压抑自己的意愿去迎合父母的要求时,内心必然备受煎熬。所以,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我真的不建议父母去教他学会谦让。相反的,如果你真的做到了尊重他,他也许就会像小龙那样自然而然就学会了,根本不需要你刻意去教他学会谦让。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孩子学会了谦让,我们也不能教他无原则地谦让。因为任何没有底限的美好品德,都将转向它的反面,没有原则地谦让不仅不能迎得对方的尊重,还容易让对方得寸进尺,毫无顾忌。

所以,不管是二孩家庭,还是亲戚互动家庭,又或者是小朋友之间玩耍,我们父母都要尽量建立一种公平制度,可以适当保护小的,但不要强求大让小。

本文选自龙老师新书《孩子,你是最好的自己》,此书在京东参与了满100减50活动,喜欢此书的妈妈可以点击原文购买!
另外,龙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福利,点击下面二维码免费领取VIPKID星球书库英文绘本,并获赠一节1对1外教体验课


    关注 龙春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