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不只观花:永泰古要塞、山丹军马场、七彩丹霞,我们看到的不该只有美景......

 

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可有的人游了半个中国也没什么变化?...



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可有的人游了半个中国也没什么变化?

有的人旅行只是单纯想要找个地方放松自己,走马观花一圈风景,吃几道美食,拍拍风景就是满足。有些人把旅行当作一种学习,汲取旅行中得到的养分,为自己成长助益。有了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慨,比如:原来那个精彩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儿,哇原来这地方几百年前是这样的啊。而不是:这个好看,那个也好看!

“走马不只观花”系列将跟随豪爵自由之旅脚步,除了给大家带来美景大片,也为大家介绍美景背后值得我们了解的东西。每天只选取一两方面,或自然人文、或是历史文化、又或是民风民俗。

豪爵自由之旅第一阶段北京线视频


开篇
本月26日,豪爵自由之旅第五季第一阶段三支车队,经过10天长途跋涉,抵达兰州,在黄河边胜利会师。27日,在“兰州大会师”活动现场,上百名兰州当地车友为第二阶段骑士送行,现场正式发布了第二阶段路线,并揭晓神秘目的地。接下来二十一天,自由之旅第二阶段车队将由兰州经景泰、山丹、嘉峪关等地,再由瓜州经星星峡进入新疆境内,与当地的摩友会师后,将展开为期16天的深度畅游。畅游天山南北、森林湖泊、雪山草原、星空大漠、峡谷戈壁……圆梦喀纳斯湖。(自由之旅最新最快的直播内容请关注摩托车杂志微博与头条号







永泰古城
5月27日,车队从兰州发车后,经过一下午的奔袭,来到永泰古城。

明朝政府在古丝绸之路上建有三座军事要塞:永泰,镇虏,保定,现如今保留下来的只有永泰城。永泰城墙极为坚固,在明清时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400多年来没有被攻破过。这座曾经显赫的军事要塞,因为战争而兴起,又因为自然环境的改变而衰落。当年的营房已成了难寻踪迹的残垣,你争我夺的草场也化为了戈壁。







永泰城修筑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将军李汶击败鞑靼部落收复大小松山后上报朝廷,为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而建成的军事要塞。成为通往青海、河套、新疆和西藏的咽喉要地,也是古丝绸之路的东端门户。





当时城内驻兵2000多人,马队500多人。城围周长1.7公里,高12米,城墙上有炮台12座,城楼4座,城下有瓮城 护城河,附属设有火药场、草料场、磨坊、马场等机构。南北两侧分别指向兰州和长城方向分别建有绵延数十里的烽火台,堪称中国古代军事要塞教科书式的典范。





在上世纪50年代村里还有30多个姓,1300多人,多是明代驻兵以及将领的后代,那时城外的草原和树木还相当繁茂,不似现在荒滩戈壁的景象。到了1958年,全国开始大炼钢铁,永泰城里100多棵参天古木被尽数砍伐,周围山上的树木也难逃厄运。后来又是破四旧,城里明清时期的庙宇高楼,也被一拆而空。永泰古城周围近几十年来生态恶化严重,水资源匮乏、土地沙化和盐渍化、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不断恶化的环境迫使城中的居民不得不向外界转移。解放初期的1000户人家,已衰减至百余人。古时的练兵场,竖起一座座发电风车。往日“酒肆商行,旗幌昭然;茶亭饭馆,四时飘香”的繁华已不复存在……









山丹军马场


5月28日,队伍从永泰古城出发后奔赴山丹县,来到了已经书写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山丹军马场。



山丹军马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大马营草原,地跨甘青两省。是当前世界最大和历史最悠久的马场。公元前121年由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始创,距今2130多年,也是当今世界最古老的单一组织。这里依旧激荡着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的辉煌凯歌: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汉阳(大马营)大草滩,直达祁连山西端。这里依旧飘渺着败退的匈奴族凄然回首的千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自西汉以来,山丹马场一直是历代王朝最重要的军马培育基地,在唐代养马极盛时期已逾7万匹以上。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奉令将大马营军马场接收下来,正式接管山丹军马场,时有官兵605人,马匹9763匹,从这时起,古老的大马营草滩成了人民军队的养马基地。成为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军马繁育基地,也是我军最大的粮油肉生产基地。每年都要输出大批的骏马良骥支援国防和经济建设,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后来,解放军兵种调整,骑兵部队全部解散,军马场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2001年9月10日,山丹军马场整体移交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管理,实现了由军队保障性单位向社会化企业的转变。曾经的山丹军马场总部也已荒废已久,在这片千年来因养马而发展起来的土地上,见证那热血的年代......





七彩丹霞
5月29日,自由之旅车队的脚步经武威来到张掖,古为西四郡之一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把张掖比作是胳肢窝,中国的胳膊就是从这里伸出去的。张掖,在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滋润下,孕育了广袤的绿洲,因此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金张掖、银武威”之美誉。有这样一句佳话形容张掖“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可以说张掖是甘肃生态最完整的地区之一,有沙漠、草原、戈壁和河流还有雪山、冰川、林海和湿地。而张掖最负盛名的,莫过于丹霞地貌。




“丹霞”,这种完全由中国学者发现和命名的地貌,自其诞生之日便打上了深深的“中国烙印”。七彩丹霞地貌群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乡南台村,海拔2180米,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








丹霞地貌发源于侏罗纪第三时期,形成于一亿四千万年前。是喜马拉雅山运动中发育形成的红色岩系。随地壳抬升、山体崩塌保留下来的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红色奇岩怪石。1938年,构造地质学家陈国达把这种红色岩层上发育的地貌称为“丹霞地形”。

远古的丝绸之路在河西走廊延伸,在亘古不变的蓝天白云下,七彩斑斓的色彩在这里挥洒着各自的绚丽。没有丝毫粉饰与雕琢,留给人们的是自然、粗犷、质朴。







自由之旅的脚步还在继续,沿着古丝路一路向西,后面的行程更加精彩,让我们拭目以待!


    关注 摩托车杂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