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讲平说:所谓修养就是守住赤子之心和君子之心

 

等级制和过度的责罚并不利于道德的发展。相反,平等对待和换位思考是有利于道德发展的。...

 ◆ ◆
文 | 趙玉平
大家好,现在时钟已经指向了凌晨的三点钟,我在成都。刚刚把几个学生的论文都看完了,赶着要答辩,还赶着要上深圳,又要调整一下课程,所以只能挤睡觉的时间来帮同学们看论文了。不过感觉很欣慰,因为几个小孩儿写得都挺好的。每次看本科生写的论文,我都在想,如果我是这个年纪,我能不能写出这样的论文。所以这样一想,特别佩服他们的思想,也特别能原谅他们犯的一些错误。
这次本科生写的论文里边涉及到一个主题,叫做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这个是我一直比较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总结一下我最近兴趣点,包括最近发展区理论、后真相时代理论、启发式决策理论、信号选择理论,还有就是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这都是我最近比较感兴趣的,有机会咱们都可以拉开来聊一聊。对于道德的探讨和追求,古来有之。按照儒家的理论,道德就是四个心,恻隐心、羞耻心、辞让心、是非心,不过接下来就复杂了。你说这些“心”,它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或者说有一部分是先天的,有一部分是后天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主张,各个学派之间激烈地争论。在这样的讨论和碰撞当中,就形成了一种理论,叫道德发展理论。概括起来讲,道德发展理论其实是在谈三种道德,自然道德、自律道德和自由道德。


什么叫自然道德?就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天生的善良之心。什么叫自律道德?就是在社会生活当中,通过规则学习形成的自我约束。什么叫自由道德?就是基于信念和价值观形成的一种自我实现的状态。简而言之,自然道德是赤子之心,自律道德是君子之心,而自由道德是圣人之心。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的道德状态就是保持赤子之心,恪守君子之心,仰慕圣人之心。这个差不多也就可以了。
在道德发展研究当中,有一个重要的结论和大家分享,就是等级制和过度的责罚并不利于道德的发展。一个小孩子如果是在等级制和过度的责罚中长大的,他根本不可能体会到别人的感受。一方面他会过度地关注自己,另一方面他会过度地排斥别人,这个都是非常不利于他的道德成长。所以实际上,等级森严和过度责罚会导致道德滑坡,这是值得我们所有的老师和家长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反,平等对待和换位思考是有利于道德发展的。
家长和老师经常可以做这个游戏,跟孩子来个角色互换,玩一玩角色扮演,让他站在老师或者家长的位置上考虑考虑这个问题,想想这个事。在这种设身处地、考虑别人感受的过程当中,一个孩子的恻隐心、羞耻心、辞让心、是非心等等道德之心,它都要萌芽了。当然组织管理也是这样,避免过于森严的等级制,避免过度的责罚,而是推崇平等文化,讲究民主平等,提倡主人翁精神,鼓励换位思考,这样的做法都能够极大地激发员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防止道德滑坡。
说到这儿,我想跟大家分享三句哲学家康德的名言。第一句,一个行为的道德性不取决于它的结果,而取决于该行为背后的意图。第二句,大海之所以伟大,除了因其美丽、壮阔、坦荡之外,还因为它具有自我净化的功能。第三句,世界上有两种东西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个是我们头顶浩瀚的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
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本微信公众账号发布的内容均为原创,如果您喜欢,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媒体及公众号转载,请回复“转载”获得“转载需知”



趙玉平博士

北京邮电大学教师,北京九思书院创始人

CCTV百家讲坛主讲人


微信ID:pingjiangpingshuo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关注 平讲平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