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国平插秧种田

 

端午吃过三黄(黄豆腐干、黄鱼、黄酒),农村就要忙起来了,插秧种田正当时。x0ax0a  这个时节,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一块块亮汪汪的水田充满着诗情画意。田塍上、河坎边、秧田里,插秧人穿梭在田间地头。每天的破晓时分,农人们已经在秧田里拔秧了,寂静的...

↑点上面[南湖文学]蓝字丨关注南湖文学宗旨:打造最纯净的文学平台、营造最温馨的精神家园。
插秧种田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作者简介:费国平 桐乡市启新学校教师  桐乡市作家协会会员





端午吃过三黄(黄豆腐干、黄鱼、黄酒),农村就要忙起来了,插秧种田正当时。

这个时节,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一块块亮汪汪的水田充满着诗情画意。田塍上、河坎边、秧田里,插秧人穿梭在田间地头。每天的破晓时分,农人们已经在秧田里拔秧了,寂静的田野热闹地像办酒席一样。喧哗声此起彼伏,惊得树上的鸟儿也不得不早早飞离鸟窝觅食去了。



年长的农人,在秧田里拔秧,不要看他们一边张家长、李家短的聊着天,好似工作不认真。可他们都是眼疾手快的一把好手,看似漫不经心,可是秧苗里的稗草和杂草,早于在他们的手里被剔除了。说归说,两只收可没有闲着,在水中的秧板上移动,水圈一漾一漾的。当两手拔满秧苗时,将秧苗在水中拍打一下,使得苗根与泥分离(这样能使秧苗分量减轻,让挑秧的人轻一些)然后两把秧苗剪刀叉叠放,用稻草绊住成为一只秧把子,使力甩到田塍边上,让挑秧的人容易捡到。挑秧的净是一些年轻人,他们将秧把子装在镂空的框里(有利于秧把子上的水漏掉,减轻挑担的负担)。年轻人好强,总是将自己的框装的满满的,像两座绿色的小山在田塍上飞驰。到了水田里,年轻人又将秧把子用力甩到田中央。这时,我们可以从秧把子甩的远近和均不均匀中看出了谁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赞叹声、嬉笑声、吆喝声响彻整个田野。

插秧时,田水的深浅以漫过田泥为宜——太深了,秧苗难定根,容易漂起来;太浅了,插秧分秧不利爽,泥浆溅得身上到处都是。这个技术活一般是每家每户的中年当家人在把舵。插秧是小孩子和妇女们的主要工作。插秧要做到“胸中有丘壑”,窝距行距都有数,左三棵,右三棵,分蔸均匀,秧苗直立,排列整齐,横竖都在一条线上,不能出现闹塘(秧苗栽得太稀或没有秧苗的地方)。父亲每次都要在田中做个榜样,要求照着他的规范种下去。他还时不时来检查,我们在他的严格要求下,秧插的既直有密。走过的村人也不禁的感叹,说我们是“三考出生”(泛指什么农活都像模像样)。



因为节气上要求不种六月田,为了赶天,家家户户男女老幼齐上阵,站成一排,低头弯腰,左手分秧右手插。插秧时眼睛不看手,只看水面,插好一行退半步,一步步顺次把秧插进水田,待退到田边,秧便插好了。此时,青苗点缀的水田平整如镜,倒映出人影和天上缓缓游动的白云,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唐朝布袋和尚的那首诗充满哲理的闲情诗:“手提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静方成稻,后退原来是向前。”

我家的分工明确,妈妈拔秧、哥哥挑秧、爸爸平田、我插秧。插秧的活一般在午后进行。我在上午负责烧中饭和烧开水(这也是我在享受着最喜小儿无赖的福利吧),家长们在田头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后回家吃饭,然后午休一会,等毒辣辣的太阳向西倒一倒才出门种田(上午种的田经过一个中午的猛晒会枯死的,所有田要下午种,秧苗经过一个晚上的生长就不容易被第二天的太阳晒死)。家长们午休,我则在大门间里听广播,那是午后一点到两点,广播里会准时播出单田芳的《杨家将》。听了一个小时的评书,过足了瘾,此时的太阳也正好偏过西了。我戴上大草帽,穿上长袖衬衫、长裤(因为种田要到晚上,长袖、长裤为了防晒、防蚊子),还要带上一大壶的茶水(大热天,茶养命)出了门,走向远离村庄的水田里。虽说太阳已经偏了一个头,但要在太阳底下暴晒,也是要把头皮晒炸。赤脚进入烂水田,田里时不时出现几条被晒死的小鱼,这说明水田里的水温还是有点高的。上面是烈日下晒,下面是水汽上升,不消一会儿工夫,我的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来,洇成的盐渍在背上形成一块块不规则状的“地图”。



插秧时节,天气说变就变,早晨还是艳阳高照,午后就变得阴云密布,不多时雨便噼里啪啦下起来。下雨我们也不躲避,继续埋头苦干,让雨水从头上顺着腮帮子流下来,为了赶时间连揩的时间都没有。一会儿工夫,雨停风过,湿漉漉的背很快就干了。不一会儿背部被汗水湿透了。傍晚时分,天气放凉、暑气渐消,正是插秧的最好时间。可是野外的蚊子也正是上市的时候,它们逮着最好的时机,专门袭击脖子周围一圈下针吸血。我们两手没有空,只能忍受他们肆意的骚扰。实在难熬,就将一把烂泥涂在脖子上,让它们无法下嘴。所以回家就成为一个泥娃娃了,因为头发中、脖子圈、胸口里、双脚上全是烂泥。回家不进门,先到屋后的河埠头,一个扎猛子,下河将全身洗吧干净再进屋。

每家每户的承包田少说也有五六亩,这样的忙碌与辛劳大约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但各家各户劳动力有多有少,结束插秧的时间不一,为了早点让水田封坝靠旱,邻里之间互相帮忙也是常事。

这段时间,每家每户的老老少少都出了门在田里劳作。“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那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形成了乡村五月独特的景致。

一阵风吹过,秧苗随风舞动,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更像一幅极美的油画。

现在科技发展,种田插秧也成为往事了。

南湖文学

文学总顾问:吴顺荣              
责任编辑:青峰

音乐总监:格格

文字排版:汪垚卿 吴敏

页面制图:小鱼

平台推广:李远鹏

编辑微信:nhzc991

投稿邮箱:1097100585@qq.com
真情温暖你我

文学点亮人生

微信:nhwx990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关注 南湖文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