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幕,智商150也未必能上清华!这几个学霸特质比运气更重要

 

你还记的自己的高考志愿与分数吗?x0a你觉得孩子的成绩会比你好吗?x0a我们一起聊聊吧!...

又是一年高考季

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重大时刻

对许多家长来说已成“过去”

于多数孩子而言却是“未来”

还记得你的高考志愿与分数吗

你觉得孩子的成绩会比你好吗

带着这些问题

父母堂

进行了一次独家街头采访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长江后浪推前浪,

孩子一定比我强!
我们常说“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本次接受父母堂独家街访的家长们也几乎都表现出了对孩子未来的强大信心。







家长对孩子的未来有信心,绝不是“说说而已”!《2017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显示,在收集到的5万余份样本中:

10%的学龄前儿童每年花费学费10000元以上,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支出的26.39%;

30%中小学生每年在辅导班上花费5001-10000元;

30%家长愿意支付超出消费能力的学费。

更丰富的教育资源、更大力度的教育投资,的确会让家长对孩子的信心更加笃定,坚信TA未来一定可以比自己强!
但话又说回来,对未知感到不安也是人类的本能之一。

而家长对孩子未来发展的焦虑则主要折射在各式各样量化的测试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智商测试。不信的话,就请继续往下看……
与其焦虑十几年,

不如提前测智商?


作为家长,相信你对“儿童智商”、“儿童智商测试”这些词汇一定不陌生。

智商即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IQ),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特曼教授提出,是衡量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
人们通常会把100分作为正常儿童智商的标准分数线:

智商在90-129的儿童为正常儿童;智商在130以上(也有人认为140以上)为超常儿童;

智商89以下为智力偏低儿童;智商70以下可考虑为智力低下。
不同地区采用的智商测试方法各不相同,但通常都会包括常识、理解、算术、类同、记忆、字词、图像、积木、排列、拼图、符号这些方面,医生会结合孩子的年龄给出一个相对量化的结果。

而实际上,人的智力内涵并不能由此测试完全展现,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创造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都未必能被“测”出来。
但即便如此,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或走下坡的时候,家长还是难免会归咎于“智商低”并为此惴惴不安,非要测一测才放心。

例如:

据《今日早报》报道,2011年11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接待了一位正在读小学四年级的小朋友欢欢(化名)。

欢欢的妈妈刘女士表示,孩子的学习成绩总是垫底、上课根本听不进去、小动作很多、写数字前后颠倒、作业也经常少做漏做……

尽管医生再三提出,问诊期间孩子表现得非常机灵,并无智力发育迟缓的迹象,但刘女士还是坚持——无论如何都要测一测!

最终,通过测试,欢欢的智商为105,稳居正常范围内,刘女士这才放下心来。

为孩子的“智商”感到焦虑的不止她一人,据院方初步统计,每逢开学前后、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前后这几个“关键时期”,来医院测智商的孩子会比以往增加三成。

智商测试虽然有它存在的理由,但只看分数、不听医生的详细解释与建议;用测试结果为孩子的智力水平贴标签、产生标签效应;忽略其他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这些做法都是不明智的。
孩子的成绩与未来不是完全由智商决定的,与其在智商值上分分计较,不如多花时间和精力,盯住下面这几种更宝贵的特质并加以引导。
智商只是一方面,

这些特质更重要!
01
会说“我要”

会说“我要”而不是“我也要”、“我不知道”的孩子,往往具备更强大的自主性。

想必大家还记得,在2014年的一期《奇葩说》中,高晓松曾严厉地批评过一位清华博士。

这位本、硕、博都在清华就读的高材生,横跨法律、金融与新闻传播三大专业领域,却因节目上说了一句“我该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气得高晓松差点掀桌子。
事后,高晓松也解释道:自己生气,是因名校乃国之重器,出身名校的人如果连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都不知道,那就有愧于自己接受过的教育了。

可见,高分、名校虽好,缺少了“我要”的认知,缺乏了自主性,仍然会让孩子在未来的道路上屡屡受挫。因此,如果孩子早早表现出这种宝贵特质,请一定给TA点个大大的赞。
02
把考试当成作业

很多“学龄孩子”的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的考试成绩往往要比日常表现差那么一点点,其实,这是源于心态的差异。

做作业是一个温故知新的过程,而考试则是阶段性的检验。如果孩子能以考试的心态对待每次作业,认真完成、及时查缺补漏,并以做作业的心态面对考试、顺畅地发挥出最佳水准,那么不仅仅是考试,日后更纷繁复杂的挑战、更具里程碑意义的场合,他们也可以从容面对了。

而要“练就”这种宠辱不惊的心态,家长对孩子作业和考试的态度非常关键。台湾女星陈乔恩的母亲,就是个非常典型的反例。
陈乔恩曾在节目中提到,小时候,每逢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她宁愿逃去鬼屋,也不愿与母亲“分享”自己的失落。

特别是有一次,她因为刚刚转校就赶上考试,所以“只考了20几分”,母亲不仅没有安慰她,还毒打了她一顿。
你若重视孩子每次作业的完成情况,孩子自然不敢轻视作业;你若坦然面对每次考试的结果,孩子也不会因为考试将至而紧张得“大脑一片空白”。

因此,想让孩子具备“把作业当成考试、把考试当成作业”的能力,家长先从自己的心态开始转变起来吧!
03
坐得住板凳

常听家长抱怨自家小孩“屁股上像长了刺一样,总是坐不住板凳”,的确,“注意力”对成绩的影响力不容小觑,这也是广大家长为了让孩子专注于作业本、不惜牺牲个人时间陪孩子写作业的关键原因。

前文中提到的那位非要给孩子测智商的母亲,也深受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困扰。

但你知道吗?注意力的训练并非一朝一夕,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注意力发展水平也不一样。
2岁以下:以无意注意为主

2岁:约7分钟

3岁:9分钟

4岁:12分钟

5~6岁:15分钟

6岁以上:逐步由15分钟过渡到30分钟或更长
与上一个问题相同,培养孩子“坐得住板凳”的本事,更需要家长的帮助。

建议1:约束自己的言行

从孩子可以开始自主玩耍起,家长就要开始约束自己的言行了!当孩子认真画画、玩泥巴时,不要一会儿询问逗弄、一会儿端茶倒水;孩子入学后,写作业时,家长也不要出于心疼和体谅,时不时送个水果、倒杯牛奶……这些都是影响孩子注意力的行为。

建议2:置办开放式书桌

孩子和大人不一样,他们不喜欢在安静的房间里面壁看书、学习,特别是好动或个性散漫的孩子,处在安静封闭的环境中反而会更加不安。对孩子来说,视野开阔的开放空间更为有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看着窗外休息,才能长久地坐在桌旁。

建议3:给孩子的时间留白

静下心来是集中注意力的第一步,因此,那些业余时间被课外补习塞得满满的孩子,在争分多秒的过程中也会逐渐丧失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为了避免得不偿失,家长请一定要给孩子一些留白时间!
父母堂独家街访

【更多花絮】
高考的到来与落幕,不仅会让家长提前关注起孩子的教育问题,更会唤起我们自己的高考记忆。

父母堂独家街访小组成员在本次采访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位特殊的“考生”,他向我们展示了自己1984年参加高考时的准考证与考试时间表,泛黄的纸张上回忆满满。
你对高考有哪些回忆呢?不如也在留言区与我们一同分享一下吧!
每 日 送 书
“不管教”是更好的管教


作者:(美)杰西卡·莱西

定价:38 元 / 册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内容介绍
“不管教”并不是放任孩子,而是给孩子成长空间,激励孩子的自主性,让他们体会属于自己的胜任感和存在感。作者用父母和老师的双重身份,为我们解答这个时代的父母在教养孩子上面临的几大实际问题:怎么陪孩子做作业、如何跟老师建立积极关系、如何从本质上提高孩子成绩……《纽约时报》畅销书,美国豆瓣GOODREADS票选年度教养类好书。
留言送好礼
欢迎大家留言分享!截止周日(6月10日)12:00,评论获赞前5名中挑选1位幸运者送出《“不管教”是更好的管教》一册。父母堂还为每日积极留言互动的用户增设额外福利,感兴趣的麻麻立即添加小助手(微信号:fmtang2014),备注:宝妈交流
-End-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网络,若涉及版权请联系

info@fumutang.com我们会及时处理



    关注 父母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