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致13例患者死亡!新一轮疫情爆发,如何早期识别手足口病进行治疗?

 

手足口病又流行,家有儿童要当心...





神经医学社区

致力于帮助神经科医生逐步提高专业水平!


截至5月31日,全国因手足口病死亡的儿童有13人,均为3岁及以下儿童,家长需要长点心了!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研究制定了《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 年版)》。随着手足口病诊疗进展,进一步指导医疗机构做好手足口病的诊疗工作,相较于2010年版的指南,新指南补充细化诸多内容,如临床表现的分期、影像学检查等,其中也重点突出了如何早期识别手足口病重症病例。

在我国法定报告中,手足口病属于丙类传染病,早期识别诊断是关键。临床上,该病表现复杂多样,根据疾病轻重程度,可分为普通病例和重症病例。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控制病情与早期识别重症病例很重要。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重症病例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既然重症病例预后较差,如何早期识别?

最新指南表明:年龄 3 岁以下、病程 3 天以内和 EV-A71 感染为重症高危因素,下列指标提示患儿可能发展为重症病例危重型:

(1)神经系统表现:持续高热:体温大于 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出现精神萎靡、头痛、眼球震颤或上翻、呕吐、易惊、肢体抖动、吸吮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2)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 30~40 次/分;

(3)循环功能障碍:心率增快(>160 次/分)、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皮肤发花、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 秒);

(4)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 15×109/L,除外其他感染因素;

(5)血糖升高: 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8.3 mmol/L;

(6)血乳酸升高: 出现循环功能障碍时,通常血乳酸 ≥ 2.0 mmol/L,其升高程度可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通过上述,我们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神经系统:持续高热、四肢震颤、急性肌体无力等;

2、心肺功能衰竭前期表现:心率增快、四肢发凉、血压升高等;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高血糖等。

如果患儿出现上述的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的变化,医生需要高度重视。关于重症病例的治疗,及时予呼吸和循环支持治疗及防治脑损伤是关键。具体可参考下面表格:
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阶段性对症处理

绝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症状轻微,呈现自限的特点,不治而愈,而有少部分患儿表现出重症或危重症的临床特点。及早识别、密切监护、正确治疗,这三部曲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很重要,这样才能有效减少重症病例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参考文献[1] 王卫平.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08.

[2] 俞蕙.儿童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临床早期识别[J].中华儿科杂志, 2012,50 (4) :284-285.

[3]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 年版)[M].

[4]刘春峰,熊小雨. 小儿重症手足口病诊治进展[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8) :1377-1380.



    关注 神经医学社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