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观点】每一个焦虑的父母,心里都住着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每一个过分焦虑的父母,心里都住着一个完全由自己臆想出来的别人家的完美的孩子,而这个完美的孩子也只是拿一些支离破碎的标准糊起来的,而不是一个立体丰满充盈的生命体。...





家庭教育家长帮

传输家庭教育观念,

分享育儿成长经验。




每一个过分焦虑的父母,心里都住着一个完全由自己臆想出来的别人家的完美的孩子,而这个完美的孩子也只是拿一些支离破碎的标准糊起来的,而不是一个立体丰满充盈的生命体。






1、付出了多少,具备什么水平,就去什么学校
儿子写作业,他总习惯于先写最难的数学。刚开始没多久,就说有道题有问题,让我帮忙看一看。是一道实际应用题,他解出来是负数,肯定有问题,于是我从头开始一点一点捋。捋着捋着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这是上周日刷卷子时出现的,当时我也是费了好大劲儿才找出来,虽然问题不大,但是会导致后面出现一系列问题,最终九分的大题说不定一分都拿不到,当时就提醒他以后一定注意。昨天因为别的问题再次提到这个问题,感觉他还是不重视,又掰开了揉碎了地给他讲。谁知今天还有这样的问题,我指出来,儿子不仅不在乎,还辩解说跟今天出现的问题没关系,而且很不耐烦地催促我赶紧往下看。我“啪”的一声把笔摔在桌子上,怒道:“自己做!既然不愿听我的何必找我!”甩手而去。

一边刷碗,一边想这件事。

首先,我觉得这火发得应该,没毛病。

然后,就想了很多很多。其实现在对于中考,我觉得自己想的越来越明白了,它确实是一种相对公平的手段,把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进不同的学校。付出了多少,具备什么水平,就去什么学校。即使勉强进入更好的学校,表面上很光鲜,实际冷暖自知,当然也不排除知耻后勇,逆袭成功;如果失误进入差一点的学校,失落是难免的,但又怎知不会卧薪尝胆,在高考时一雪前耻呢?当然也可能一蹶不振,就此沉沦。一切皆有可能。

但是哪种可能会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呢?家长再上心,再努力,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呢?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孩子自己。我们不可能代替孩子生活,但我们却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去帮孩子规避错误和可能的失败,也许暂时得到了想要的结果,可是也许孩子因此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再想一想自初三以来,儿子从最初的漫不经心,到慢慢感受到压力,到现在即使对于实验这三十分也尽量做到万无一失,他确实在进步,而且他也越来越想要用自己的方法或方式来学习。虽然在我看来他还有不少顽疾没有改变,但是如果他自己认识不到这一点,我再急又有何用?人总有摔得鼻青脸肿的时候,这样的事情早晚会发生,既然这样,早一点又何妨?早一点是不是更好?

儿子写完作业,对我说:“那道题我自己重新做了,做对了。”我说:“以后有什么问题,问老师,毕竟老师更专业。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完全可以自己决定怎么做,这是你的权利。对于中考,你到底想要考哪个学校,自己想清楚,每个学校需要的分数你也很清楚,该付出什么样的努力,也不用我多说。我刚才想了很多,我以前替你做的事情太多了,总想替你规避错误,这是我的错。以后,你负责你的事,学习上的事,除非你主动提,我不再过问,相信你自己会处理好的。我只负责自己该做的事情,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好吧?”“好。”儿子点点头。



2、没有完美的父母,只有足够好的父母

现在越来越感受到心理学的妙处,对每个人来说,“向外拓展“与“向内探索“是同等重要的,一味向外拓展,忽视向内探索,是很容易迷失的。

最近一直在看美国心理学家朱迪斯哈里斯的《教养的迷思》,作者的本意是想要证明: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其实起不了多大作用,虽然我觉得并没有被完全说服,但还是了解到一种很有效实用的理论和工具,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孩子和他人。看看这本书,应该能从某种角度缓解和降低家长的焦虑程度,当然对于习惯性焦虑的家长来说,估计总能找到新的焦虑点。

这本书告诉我们,人从婴儿开始,就逐渐具备了“分类”的能力,把人和事物分类是人的天性。孩子会很自然地把自己与成人区分开来,孩子的目标是成为“成功的孩子”,而不是“成功的成人”。孩子的社会化行为不是从父母那里学到的,而是从同辈群体那里学到的。任何一个群体都会有意使自己与其他群体区分开来,使“我们”与“他们”不一样。每个群体都会有自己的“文化”。在孩子们的群体中,就连换装这样的行为,比如是谁,在什么时候开始第一个换装都是微妙和有某种象征意义的。

上初中以来,最觉得难以理解的就是儿子的发型,在我和爸爸看来,太老气横秋了。我们有机会就不停地建议他留回原来的发型,说原来的发型朝气蓬勃,最符合学生的身份。儿子却嗤之以鼻,说那也太幼稚可笑了,现在的发型同学都说帅。看完这本书,终于理解了:那是“他们”的“文化”和审美,即使“我们”关于发型的看法是正确的,“他们”也不会接受。儿子要做的是在”他们“的群体内正确的事,而不是”我们“认为正确的事。

书中还提到,在父母和老师面前彬彬有礼的孩子在同学中间可能是脏话连篇的。特意向儿子求证,儿子说男孩都是这样的,女孩子会好一些。现在还记得初二时陪儿子上课外班,在课间听到那个长相文静,文笔优美(我看过她的文章)的女孩子爆粗口时的震惊,记得有哪位家长的帖子还引起这方面的讨论,现在彻底明白了,那只是“他们”的“文化”中的一部分,并不是教养不佳,人品不好,而我作为一个“他们”之外的人意外闯入,自然产生了强烈的不适。

今天儿子带回家的都是坏消息,历史默写把“1895”写成“1995”,数学考试又炸了,而且还不急不躁,没心没肺。好吧,我好像好久没有思考人生了,让我安静一会儿去。

今天去见了一位朋友,她在本市著名高中工作,聊天的时候她提到学校的心理老师很忙,学生们都很优秀,竞争非常激烈,所以心理要非常强大。来去匆匆,并没有详谈。记得十几年前因为工作关系我和一些学校的心理老师有所接触,当时好像心理老师在学校都是比较边缘的人物,有的是由校医兼职,也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工作。只有省实验除外,有个阵容强大的豪华团队。现在这位心理老师这么忙,可见名校光环下的压力之大,不过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一种可喜的变化,大家不再觉得心理上的“小感冒”难以启齿,对心理上的不适也不再默默承受,而是积极寻求帮助。

记得当初接触心理学时,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没有完美(perfect)的父母,只有足够好(good enough)的父母”。当时一下子觉得心下释然。其实现在想来,这句话可以有很多变形,“没有完美的职业,只有足够好的职业”,“没有完美的学校,只有足够好的学校”,“没有完美的教育,只有足够好的教育”……“没有完美的孩子,只有足够好的孩子”。

每一个过分焦虑的父母,心里都住着一个完全由自己臆想出来的别人家的完美的孩子,而这个完美的孩子也只是拿一些支离破碎的标准糊起来的,而不是一个立体丰满充盈的生命体。那么在这样一个简单堆砌出来的标准之下,观察自己的孩子,自然更多的是沮丧和溃败。我也是无意识地在这样的状态下挣扎了好几年,至今也不能说完全摆脱出来。不过我可以从那种状态下抽离出来,像对待一个朋友一样去跟她谈谈心,去拥抱和安慰她,也可以理智和清醒地告诉她这是一种多么偏执和可笑的逻辑。还好,我渐渐走出来了,正是时候。足够好,刚刚好。

等我思考完人生,儿子也早已做完作业,正认认真真地在查漏补缺。



3、儿子考试后的反思
一整天都是赶作业的状态。

上午七点四十开始学习,十点多休息时,爸爸特意跟儿子聊了会儿天。

爸爸问实验体育都考完了,这两次考试时心态差别很大,但都取得了最好的结果,关于考试心态有没有什么感想或收获。

儿子想了想说,第一,影响考试心态最重要的因素是实力,比如体育,在训练中自己的成绩一直领先,有实力当然有自信;第二,如果对实力没有十分把握那就相信努力一定会有回报,比如实验,十二组实验自己额外至少多做了三遍;第三,凡事还是要早做准备,体育和实验比起来体育准备充分的多,从初二末的暑假开始天天跑步练体能,而实验是在初三寒假最后两天才抽空草草看完实验视频的。

爸爸说,只要是考试,只要对结果有期待,紧张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心态,适度的紧张可以促使肾上腺激素的分泌,帮助人更好地应对挑战,是一种好的应激反应,但是,过度紧张就可能适得其反了,其实过度紧张焦虑主要是对未来不确定结果的担心,关于你可能的中考结果,寒假我们已经讨论过,最好和最坏的都会是什么,即使最坏的结果发生,我们也完全可以接受,对于你的未来,我和妈妈从来不认为“必须如何如何,才能如何如何”,我们认为还是会有不同的可能和选择的,所以你不必担心。当然,我们仍希望你为了更好的结果好好努力,因为你会有更好的平台,遇到更多更优秀的老师和同学,说得鸡汤一些,你也会遇到更好的自己,而且我和妈妈也会陪你一起努力。

爸爸的意思很明显,希望通过这两次考试的切身体会帮儿子更好地认识和有意识地调整心态,从而更积极地应对二模和不到两个月之后的中考,也真心希望有了这些经历,儿子的心态能慢慢成熟起来。



4、努力但不焦虑,应该是更好的状态

雨终于下了,却感觉异常闷热。十二点左右,突然一阵大雨,儿子不爱打伞,虽是合用了同学的伞,回来衣服也湿了大半,不过他并不在意。好消息是昨天的数学测试只扣了两分,很为儿子高兴。

今天继续读《思考的艺术》,想着将来儿子要读,尽量保持整洁,但今天还是忍不住用彩笔画了重点,晚上更觉得明天恐怕要开始做笔记了。虽然发现了一个明显错误(应该是校对的问题),有些地方的翻译让人费解(但毕竟自己实在没有阅读原版书的能力),还是越读越觉得有启发,并不能确定别人读这本书的感受,也许我是在恰当的时侯遇到了恰当的书,才会这么有感触。

晚上吃饭时,跟儿子和爸爸聊起这本书,说第一次这么深切地认识到人与人最大的区别是在于思考能力和思维方式,尤其刚看完吴军的《见识》,不得不承认这些成功人士确实有独到的看问题的角度和更好的思维方式,爸爸说,是呀,要不怎么会有“乌合之众”呢?是的,这本书读完就读《乌合之众》了。刷碗的时候,又想了很多,其实我上的大学要比爸爸的好很多,但是我的思维方式却比爸爸差太多,大概是我当年更擅于考试吧。想到这一点,好象又进一步减轻了对儿子中考升学的焦虑。对升学的问题能尽量想通透一些当然很好,不过该努力还是要努力。努力但不焦虑,应该是更好的状态吧。



本文来自郑州中招版块:记录初三点滴

作者:@张弛有度爱学习


戳下面的原文阅读,更有料


    关注 家教一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