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注重阅读?那你可能学了一个假语文

 

进入正文前咱们先看一组数据:今年高考全国卷I、卷II、卷III,古诗文考察占去34分,北京卷文言文+古诗文的...



进入正文前咱们先看一组数据:

今年高考全国卷I、卷II、卷III,古诗文考察占去34分,北京卷文言文+古诗文的考察分数高达44分!也就是说在这次全国高考语文卷中,【文言文+古诗文+名著】占到了54分的比例!

先别尖叫,冷静思考下这分数意味着什么?拿到它,大专变本科、二本变重本、211变985。



其实出现这种局面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毕竟教育部在年初就发布了高中语文课程新标准,其中最大的改变是大大加重了古诗文的分量!跟老课标相比,出现了两个最显著的不同:

一是数量大大增加。课标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其中古诗文的篇目从原标准的14篇(首)增加到新标准的72篇(首),足足增加了5倍!

二是要求大大提高。不仅将原标准中要求的“诵读”改为“背诵”,而且还要对古诗文进行深入研读,掌握其丰富的内涵。

如此一来开篇出现的那组数据就不足为奇了。清华大学教授王文湛曾经说过:

“今后高考的区分度主要在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年初新标准的发布引发了众多家长和学生的紧张,这些改变无疑透露出阅读积累的重要性。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新课标要做这些修改?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习古诗词?仅是为了应付语文考试吗?



“没有阅读习惯和兴趣的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卓越的人可能性几乎为零!”这话不是危言耸听。就拿古诗词举例,别说是幼童,即便是成人,也很难说自己真正读懂了一首古诗词的内涵。但诗词之所以美,在于它承载着诗人的人生阅历。因此读诗不仅仅只是读诗,更是读美,读人,读心。

也许现在的小朋友们还不太理解诗歌的意思,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总有一处风景,总有一种心情会让你觉得,只有用那一句古诗才能形容。

春天看到芳草初生,突然领会了“浅草才能没马蹄”,读懂了“春风有余力,引上古城墙”;

夏天在小舟中穿荷而过,才知道什么是“接天莲叶无穷碧”,什么是“雨中留得盖鸳鸯”;

秋天凉风乍起、天高云淡知道什么是“老树呈秋色”,什么是“苒苒物华休”;

冬天西风凛冽、天空阴沉,知道了什么是“晚来天欲雪”,什么是“红泥小火炉”。



诗歌,是学习语言和中文最好的开始。从小学习古诗词,中文之美早在心里扎了根,之后学习文言文,轻车熟路。写起作文来,语句也自然精炼。

但是要想达到如此效果,必须靠阅读。你读得越多,就读得越好。读书越多,知识和知识之间就能形成连接,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产生正向反馈。所以让孩子坚持阅读,总有一天会开出最美的那朵花。

看看高考的变化、教材的变化和学科重要程度的变化,还有这几年爆红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经典永流传》等文化类节目……所有的现象都在告诉我们:

语文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

不读名著行不通!

不积累古诗文行不通!

不会写作行不通!

轻视语文行不通!

做好高考语文卷,要从中小学抓起!


    关注 快乐魔方作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