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油画故事|笔者的购画日记)弗拉基米尔.波罗金的两幅小稿作品-《西班牙》《静物花卉》

 

如果,要用理智去描述情感,反而就丧志了情感的意义,也就丧失了看画的意义。...

画家简介:

弗拉基米尔.波罗金
弗拉基米尔·波罗金,俄罗斯当代画家,功勋艺术家,1941年出生于乌克兰,自小在孤儿院长大,凭借天赋和坚强的意志考入摩尔达维亚以列宾命名的艺术学校并留校任教,创作履历丰富,他先后在圣彼得堡、德国、芬兰、奥地利、丹麦、以色列、美国、南非、荷兰、韩国、中国等近十个国家举办多次个人画展,作品先后被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和当时的德国总理科尔、沙特国王沙米尔收藏,数十幅作品被三星集团收购,是“国王十字勋章”获得者。近十多年来,波罗金创作十分活跃,硕果累累

-节选改编自《互动百科》
一说到艺术家,大家会想起什么样的形象呢?要么是高更,梵高那样的孤僻,离群索居,还是像罗丹那样衣着光鲜,穿梭于名流上层?我们对于艺术家的想象,似乎总是在走这两种极端,但第一次见到弗拉基米尔.波罗金的时候,却全然打破了这两种形象。身着运动服,系着头巾,面庞苍老但是精神矍铄,像只唐老鸭一样走路飞快,聊起画来眉飞色舞,几句不离线条的流动性,画面如何更加生动等等。

能认识弗拉基米尔.波罗金也纯属偶然,因为帮助圣彼得堡本土音乐家德米特里创作《丝绸之路》主题的钢琴曲,聊起来自己对艺术的向往,想要更多的参与和了解,德米特里就帮我引荐了波罗金,并且保证一定会喜欢和他聊天。

结果当然是很融洽,笔者也是当场就搜遍了自己身上和德米特里身上的钱,买了波罗金的两幅画。正是这样的经历,让我觉得应该把自己买画的过程也记录下来,作为回忆,封在一幅一幅画的回忆中。

弗拉基米尔.波罗金 《西班牙》2001  |树-102





弗拉基米尔.波罗金 《静物花卉》2014|树-103

第一眼看到这幅《西班牙》和《静物花卉》的时候,就被里面的不同的技法和色彩吸引了,说到这,其实有一些事后诸葛亮的嫌疑,因为在决定买的时候,是靠本能决定的,究竟为什么当时决定买,基本上都是在回答了很多小伙伴问为什么买的时候自己又琢磨的,这也是买画的奇妙所在,很多人为了增值,为了炫耀,但真正的喜欢一幅画,还是要看直觉,就像又从我手里将第二幅花卉静物买走的一丹说的那样,“当我看到她的时候,我就觉得这幅画是我的。”这种感觉才是我想要,希望有的。

自己也会和小伙伴交流,像咱们作为没有接受过艺术训练的小伙伴,基本上喜欢颜色绚丽,画面干净细致的作品,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两幅笔者挑选的作品似乎并不符合大家的标准,但是很多色彩绚丽,画面干净细致的画作其实都可以流水线生产出来。原创性究竟如何表现,一幅画的思想又在哪里,这就是流水线作品表达不出来的。但这并不是说,好画就要脏,就要繁琐看不懂,no,看不懂并不是画作原创性的原因或者必要的条件,很多时候,我们可以这样想,画家创作的原创作品,基本上都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这就像我们人说话一样,对面的人明明伤心欲绝,哭的很惨,但是我们并没有get到她难过的点,这就是一种情感表达和传递的阻塞和不畅,理智易于交流,但是显得冷酷单调,情感重于表达和宣泄,却难于交流和沟通,这也就是说,我们普通人看一幅画时,感受不到画作的《好》其实是一种常态,如果,要用理智去描述情感,反而就丧志了情感的意义,也就丧失了看画的意义。



    关注 圣彼得堡树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