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睡觉的您,是“觉主”吗?

 

您喜欢睡觉吗?当然!但对于患有“发作性睡病”的“觉主”,回答却是“NO”。那么,问题来啦,什么是“发作性...







您喜欢睡觉吗?当然!但对于患有“发作性睡病”的“觉主”,回答却是“NO”。那么,问题来啦,什么是“发作性睡病”,“觉主”们为什么不喜欢睡觉呢?下面小编就带您了解下~



什么是“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病”于1880年由法国医生Gélineau首次提出。主要表现为白天反复发作的无法遏制的睡眠、猝倒发作和夜间睡眠障碍。



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3版(ICSD-3)将发作性睡病分为两型:

(1)发作性睡病1型,既往称为猝倒型发作性睡病;

(2)发作性睡病2型,既往称为非猝倒型发作性睡病。
  猝倒型发作性睡病的全球患病率为0.02%~0.18%,我国患病率约为0.033%。我国发作性睡病发病的高峰年龄为8~12岁,男女均可患病,男性患病比例略高于女性。


本病发作时,患者的警觉性与肌张力下降,严重影响学习、生活与作业能力,常被误诊为癫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精神、心理障碍。本病从发病到确诊一般经历2~10年。现有证据表明多基因易患性、环境因素和免疫反应共同参与发作性睡病的发病机制。通常认为本病是一类终身性疾病,但近年来研究发现,发病数年后,部分患者症状有缓解趋势,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发作性睡病”的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日间发作性过度睡眠、猝倒发作和夜间睡眠障碍。此外,可伴有肥胖、性早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代谢综合征、嗅觉缺陷及焦虑或抑郁、偏头痛等。
1
日间过度睡眠:绝大多数患者均有,是最重要的主诉。表现为:白天难以遏制的困倦或陷入睡眠;白天小睡可暂时缓解睡意,并可保持一段时间清醒;在单调、无刺激的环境中易入睡;部分患者可在行走、吃饭、说话时突然发作,呈现出一些无意识的行为或刻板动作;发作和夜间睡眠时间长短无关;伴有注意力和精神运动警觉性的波动。
猝倒发作:多在日间过度睡眠出现后1年内发生。通常由大笑、高兴等积极的情绪诱发,负面情绪如愤怒、悲伤等也可触发。表现为部分骨骼肌无力,如眼睑下垂、舌脱垂、头下垂、上肢下垂、面部松弛、视力模糊、膝盖弯曲、身体前倾,甚至跌倒等,呼吸肌通常不受累。发作时间多短暂(16分为重度异常。
项目
打瞌睡的可能
0
1
2
3


坐着阅读书刊

看电视

在公共场所坐着不动(例如在剧场或开会)

作为乘客在汽车中坐1小时,中间不休息

在环境许可时,下午躺下休息

坐下与人谈话

午餐不喝酒,餐后安静的坐着

遇堵车时停车数分钟

附表2 :斯坦福嗜睡量表(SSS)

大多数人每天中有两个精神振奋的高峰期,分别为早上九点和晚上九点左右;同时也有一个精力最低点,一般在下午3点左右。SSS分为7个等级,倦意从低到高为1~7分,更适合测试受试者当下的主观倦意。

1.感觉有活力、生机、警觉、清醒

2.处于高水平的功能状态,但非顶峰状态,能够集中注意力

3.松弛、清醒、没有处于完全的警觉状态、有响应

4.有点模糊、不处于顶峰状态、松懈

5.模糊,开始丧失保持清醒的兴趣、行为缓慢

6.嗜睡,喜欢躺下,抗拒睡眠,糊涂

7.总在幻想、快速入睡、放弃保持清醒


“发作性睡病”的治疗?
总体治疗目标:(1)通过心理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减少白天过度睡眠、控制猝倒发作、改善夜间睡眠;(2)调适心理行为,帮助患者尽可能恢复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3)尽可能减少发作性睡病伴随的症状或疾病;(4)减少和避免药物干预带来的不良反应。
1
规律性日间小睡:可持续改善觉醒水平,有助于减少兴奋性药物和抗抑郁剂的使用剂量。
睡眠卫生:(1)保持规律的睡眠-觉醒节律;(2)避免睡眠剥夺;(3)戒酒、戒烟;(4)避免不当使用镇静剂;(5)避免过度食用富含咖啡因的食物和饮料;(6)避免过度进食高碳水化合物类食物。
社会支持和心理支持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3方面,精神振奋剂治疗日间嗜睡、抗抑郁剂改善猝倒症状以及镇静催眠药治疗夜间睡眠障碍。
通过上述的介绍,您了解“发作性睡病”了吗?各位爱睡觉的看官们,您是否是 “觉主”呢?

作者

刘娟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疗科,全科医师。

来源:浙大一院全科医疗科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号立场,转载仅作观点分享,如有侵犯版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关注 医生汇呼吸论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