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手绘效果图》课建一间“抄经室”

 

线条不会说谎,有躁动就有结和不平。...



在京都的时候参访西芳寺(苔寺),要先投寄明信片预约,预约成功后还得提前至少一小时到,寺门口设了抄经室,你脱了鞋进去,盘腿坐下来,闭嘴垂首抄《心经》,抄上一个钟,抄的心气平静了,才能进去看正题儿。这个过程,仔细琢磨一下,我觉得是一个想法/欲望的替换过程,经文里的空和静,置换了一路风尘赶路的急切燥热之心。这样,抄经室就成了一个过滤器,你穿过它,才能接的住禅院的清静。













(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我想,有没有可能,手绘课也是需要一个过滤器的?

一些在《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里看到的观点,让我思考如何建立《手绘效果图》课的过滤器。

“在自由人文主义的观点里,知识=体验×敏感性,没有必要的敏感性,就无法体验到某些事物,而没有长期的体验,就无法培养敏感性。

体验作为一种主观现象,包括三种成分:知觉,情绪,想法。 

敏感性则在于:

1.注意到自己的知觉,情绪和想法;

2.允许以上三者影响自己;

但事实上,能感觉到什么,以什么方式感觉到,以及据此如何行动,可能都是生物预设或文化预设或随机。甚至,人的欲望也不是一种选择,我们只能感觉到欲望,然后据此行动。

所以,关键不在于能不能根据内在欲望来采取行动,关键在于究竟能不能选择要产生些什么欲望。“

在这里,我想为敏感性再加上一条:

3.运用自己的知觉有意识地屏蔽情绪和想法的影响。

试一试这个——保持这个知觉,或者我常常用“觉知”来描述,什么叫“保持知觉”(觉知)呢,就是用你的注意力去注意你的注意力——若这一刻有个想法从你脑袋里冒出来时,先别急着跟随它(即照它指示做),先问问自己:为啥我会有这个想法?它是我在一分钟前决定要想到它它才出现的,还是它自己出现的?如果我真是自己想法的主人,能不能决定接下来30秒之内脑袋里面不出现任何想法?

如果你试着这样做,你很快会留意到自己被什么样的想法和情绪驱策着,也就能更快地中止这种被驱策,然后就能很快地回到当下,选择或创造一个属于当下的情绪和想法,这样,对当下的专注就产生了。

对当下的专注产生了,耐心,也水到渠成。

在我的体验里,当我作为一名教师不是那么有专业上的优越感的时候,不那么急切地预设对学生的期待(包括进度和结果)的时候,就能平视并留意到学生的成长,这个时候耐心就产生了。因此,我觉得,对于教师来说,耐心背后的心理机制之一,可能就是没有专业优越感以及不预设期待(包括进度和结果)。

(一位师兄亲自示范了期望和失望的产生,其实和别人一点关系都没有。)

对于学生来说,对自己耐心可能更重要的是,忘记成年人对自己的期望和失望——一个只在意评价的人会忘记事情的是非曲直,会为了达到目标不择手段、偷工减料,也就很难真正有专注和耐心去深入一件事情。

所以《手绘效果图》这门课,我在第一部分的设计是解放心理模式和自我认知的束缚,“想画就画”;第二部分的线条练习磨了整整两周,除了练出漂亮的线条,更为了磨心态,这两周就好比一个抄经室,大家从此通过,打磨心气,磨的心平气静,下一周就可以入正题了。

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的作业都能看到其中的心静,线条不会说谎,有躁动就有结和不平,不过呢就周末偷懒,下周再专开一贴,展些学生们的线条练习。


    关注 模度设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